2017高考政治必背知識點(2)
2017高考政治政治生活必背知識點
1、我國的國家性質(國體)和政體分別是什么?==人民民主專政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什么?人民當家作主
3、在我國,人民民主的特點及其表現是什么?
廣泛性表現在: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和民主主體的廣泛性
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有制度,法律和物質保障
4、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是什么?A、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B 、政治自由 C、監督權 其中,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和標志。
5、我國憲法規定了公民必須履行政治性義務是什么?
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遵守憲法和法律 、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6、公民參與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必須哪些基本原則?
(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2)堅持權利和義務統一的原則
(3)堅持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
7、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有哪些?意義?
方式: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專家咨詢制度 C、社會公示制度 D、聽證會。
意義:(1)有助于決策充分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民主性(2)有助于決策廣泛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科學性,(3)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提高落實決策的自覺性,推動決策的實施;(4)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關心公民的政治責任感。
8、公民參與民主監督的方式?意義?如何行使監督權?
方式:(1)A、信訪舉報制度 B、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C、輿論監督制度D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活動,都是近年來的新形式。
(2)意義:有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有利于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現代化建設籌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
(3)負責地行使監督權。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監督權;另一方面要采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
9、政府的宗旨?原則及其如何堅持這一原則?職能?
(1)政府的宗旨:為人民服務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對人民負責。表現在
A、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 B、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C、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工作方法。
(3)職能:A、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 B、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C、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D、提供社會公共服務。
其中,組織經濟建設主要是進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
10、怎樣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政府依法行政的具體要求是: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基本要求是A、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 B、建立權責明確的執法體制
C、加強執法隊伍建設 D、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11、如何對政府的權力進行監督?
(1)關鍵是: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這個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2)建立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
(3)建立政務信息公開制度,政府自覺接受監督
12、我國的權力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1)、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具有最高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2)在我國的國家機構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國家機關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13、人民代表的權利與義務:
權利: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和質詢權
義務:(1)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2)與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要求;(3)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接受人民監督。
14、為什么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
(1)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國人民作出的歷史性選擇。
(2)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這是由黨的性質(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和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決定的。
(3)意義: 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才能最廣泛的最充分的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15、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基本方式是什么?
(1)方式: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科學執政。(2)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
1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容是什么?
A、鄧小平理論 B"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學發展觀
17、三個代表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18、我國的政黨制度是什么?
(1)含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堅持共產黨領導,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多黨合作的根本活動準則:遵守憲法和法律。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人民政協。
19、人民政協的性質:是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也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協的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
20、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是什么?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21、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1)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2)為什么必須堅持民族團結?民族團結、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照耀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
2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自治機關: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核心內容:自治權 35、為什么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
23、我國的宗教政策是什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4、主權國家是國際社會的最基本成員和國際關系的主要參加者
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
25、聯合國憲章規定的聯合國的宗旨:促進國際合作和發展。
26、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是競爭、合作和沖突。
27、影響國際關系的因素是什么?
A、國家利益是決定因素B、國家力量是影響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
28、當今時代的主題是什么?;和平與發展問題
29、(1)、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新特點: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
(2)、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30、我國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決定因素是什么?
(1)、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由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的
31、我國的外交政策基本內容是什么?
(1)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2)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
(3)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4)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
下一頁更多有關“2017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識點”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