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政治環保問題答題模板
2017高考政治環保問題時事評論背景
38名責任人被查處,山西治被提名去職,長治市環保局長被撤職……引發各方關注的苯胺泄漏事故,在50天后給出了問責結果。事故直接肇事者是一家化工企業。然而,據調查組結論,當地政府有關部門上報遲緩、應急處置不力,是主因之一。以“負有重大責任”的長治市環保局為例,是在企業報告事故89個小時后才向上一級環保部門報告,嚴重違反有關規定,且面對大量監測數據不能及時作出正確判斷和建議,在監測數據連續超標的情況下,仍將污染事件暫定為“一般”事件,最終影響并誤導了事故處置。
2017高考政治環保問題答題模板
時事評論觀點:如何看待“環保問題的及時回應”?
環保“最后防線”如何不失守?
環境問題的解決,職能部門和當地政府的積極回應是關鍵。不按規定上報信息,不能作出專業判斷,作為環境保護的職能部門,如此失職無法寬容。當初,瞞報5天后,長治在“瞞無可瞞”情況下向社會致歉時,以三個“沒想到”解釋遲報原因。現在看來,“沒想到”除了有敷衍公眾、避重就輕之嫌,也與環保部門不能及時、準確地提供信息有一定關系。說到底,無論是自己“沒想到”,還是被誤導了才“沒想到”,其背后都是一種失職。
這尤其讓人反思。并非每個地方都會發生重大污染事故,但是,在當前中國進入“環境風險期”與“環境敏感期”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地方會面對公眾的環境焦慮。就像近期,浙江一企業家痛心于家鄉的河流污染嚴重,以“20萬元請環保局長下河游泳”公開“懸賞”;春節以來公眾對地下水污染的持續舉報與質疑,也將山東濰坊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我們的職能部門和地方政府,今后要更多面對的,不僅是如何按規定上報信息、及時處置,還要學會面對公眾如何回應,包括如何面對“懸賞”與“舉報”,如何及時核實,作出專業判斷、正確建議。。
環境問題已經置身一個全新的時代場景。
一方面,信息化讓環境問題暴露后傳播越來越快,留給環保部門解決問題的“窗口時間”越來越短。另一方面,公眾“環境風險感受”日趨敏感,對環保部門更為挑剔,環境問題正在遭遇信息時代和權利覺醒的雙重考驗。環保部門作為保護環境的第一責任人和“最后防線”,理應改進工作方式、跟上時代腳步。在公眾表達環境焦慮時,少一些自我撇清,多一些正面回應,是否更能紓解焦慮、樹立公信?在媒體曝光污染事故后,少一些封閉調查,多一些公眾參與,是否更能查清真相、取信于民?
更應看到,不僅要善于回應,更要體現專業擔當。
環境問題具有專業壁壘,環境污染更有“累積效應”,過分依賴“公眾反映—部門回應”,必然導致發現問題的滯后和采取行動的遲緩。現在的環保問題,媒體都在關注霧霾和地下水,但從專業角度看,還有哪些沒有曝光的問題應該防患未然?還有哪些“定時炸彈”需要提前排查?環保部門更應跳出簡單的事后回應思維,將關口前移,更多體現專業性和責任感。
環境問題的獨特性在于,它關系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容易上升為公共事件,甚至成為群體性事件的引爆點。為避免環境風險發酵為社會風險,環保部門應該以及時回應和專業擔當,做環境焦慮的潤滑劑、環境改善的導航儀,進而成為社會風險的安全閥。
高中政治知識點: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①體現新的發展觀要求,要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和諧發展。其核心是可持續消費。
②綠色消費的含義: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
③為什么要提倡綠色消費?面對嚴峻的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我們應該樹立生態文明觀念,保持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綠色消費理念不僅有利于個人的生命健康,也有利于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綠色消費作為一種科學、健康、合理的消費觀念正在為人們所認同和接受。
④綠色消費體現、要求,即5R節約資源,減少污染(Reduce);綠色生活,環保選購(Reevaluate);重復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類回收,循環再生(Recycle);保護自然,萬物共存(Rescue)。
主要內容:
第一,以人為本的發展觀。
第二,全面發展觀。
第三,協調發展觀。
第四,可持續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的黨的指導思想,是胡錦濤為的黨的第四代領導集體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核心思想:
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它之所以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以人為本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項基本原則。
第二,以人為本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
第三,以人為本全面回答了科學發展觀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科學發展觀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根本宗旨,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堅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為發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為發展的根本途徑,把尊重人作為發展的根本準則,把為了人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做到發展為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學發展觀地位
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科學發展觀必要性: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的戰略思想。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速度、GDP的增加,而忽視社會的全面進步,這種觀點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