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政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復習題帶答案(2)
2017高考政治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復習題帶答案
2017高考政治復習題二、非選擇題11.材料1:
注:①CPI即消費者物價指數,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商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②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這是自2010年10月以來,央行第五次加息。
材料2:2011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204459億元,同比增長9.6%。社科院發布的2011年度《經濟藍皮書》預計,2011年GDP增長速度為10%左右。
(1)概述材料1、2所反映的經濟信息,并據此說明我國應如何進行宏觀調控。
(2)結合材料1、2,從經濟生活角度說明央行五次加息的客觀依據。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考生對宏觀調控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第(1)問中的第一小問難度不大,從材料中概括出我國的CPI和經濟發展狀況即可。第二小問則要結合我國當前實施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說明。第(2)問難度較大,回答加息的客觀依據時,既要從價值規律和貨幣流通規律的理論層面說明,又要從CPI上漲和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實踐層面說明。
答案:(1)材料1: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國CPI走勢總體上呈上升態勢,通貨膨脹壓力不斷增大。不斷高企的CPI給居民生活帶來不利影響。材料2:2011年我國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態勢。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積極穩妥地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與管理通貨膨脹預期的關系,把穩定價格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2)①我國CPI走勢總體上呈上升態勢和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態勢是央行五次加息的事實依據。②價值規律和貨幣流通規律,是五次加息的客觀規律依據。受供求關系影響,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紙幣發行量要以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的實際需求量會導致物價上漲。加息可以抑制不合理的需求,減少流通中的貨幣量,從而實現供求平衡,抑制物價上漲,這是運用價值規律和貨幣流通規律的體現。
12.“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這是老百姓用生命與健康換來的警世之語。近年來相繼發生的“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饅頭”等惡性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某校高三(1)班同學自發組成研究性學習小組,就此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讓我們一起參與其中。
討論爭鳴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市場是一只“看不見的手”,通過競爭和利益杠桿的作用,調節商品生產者、經營者的生產經營活動。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現往往是某些經營者追金逐利突破道德底線或職業準則的結果。
(1)有同學據此認為,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都是市場惹的禍。請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評析該觀點。
議政建言
同學們還了解到,從生產到銷售,再到消費,管理食品安全的職能部門有十多個,但問題食品“不歸我管”之聲時有耳聞。
2011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由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修正案單列了食品安全監管瀆職犯罪,修改了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罰幅度,強化了刑法對食品安全這一重大民生問題的規范。
(2)為了解除食品安全“誰來管、怎么管”的難題,請你結合材料從宏觀調控的手段的角度為我國政府建言獻策。(至少三條)
解析:本題以食品安全為探究點,深刻考查學生對經濟生活知識的綜合理解和運用能力,難度較大。第(1)問,解答時要辯證地分析市場的作用,既要看到市場調節的缺陷,也要看到市場調節的優點,同時要指出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第(2)問,解答時要注意材料的指向性,材料指向宏觀調控的手段。
答案:(1)①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后性等固有的缺陷。如果僅有市場調節會導致牟取暴利、坑蒙拐騙等非法行為的發生,擾亂市場秩序,影響社會安定。因此,該觀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②在市場經濟中,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市場能夠通過價格漲落反映供求變化,傳遞市場供求信息,實現資源合理配置;面對市場競爭,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在利益杠桿的作用下,積極調整生產經營活動,從而推動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資源的有效利用。因此該觀點又是不科學的。
③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規范和引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既需要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又需要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
④良好的市場秩序要依賴市場規則來維護,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
(2)①法律手段是國家通過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重要手段。國家應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國家相關部門監管食品安全提供充分依據,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②國家應進一步明確相關規定,進一步明確生產經營者的法律責任,促使企業合法經營,確保食品安全。
③國家應以法律為突破口,綜合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學發展的宏觀調控體系,充分發揮宏觀調控手段的總體功能。
④國家應通過經濟司法活動,保證各項經濟政策的執行,打擊各種經濟違法犯罪行為,切實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最終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這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