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政治政治生活模擬復習題及答案
2017高考政治政治生活模擬復習題
D.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是一致的
2.(2015·山東臨沂模擬)2014年7月20日,從公安部門獲悉,隨著我國反腐敗斗爭的深入,近期有個別網民蓄意編造一些混淆視聽、擾亂人心的惡性謠言,社會影響極其惡劣。公安機關根據群眾舉報,已經依法對2名在網上編造、傳播謠言的網民予以刑事拘留,并對37名編造、傳播相關謠言的網民予以治安處罰和教育訓誡。這啟示公民( )
①遵守國家的憲法和法律,依法行使言論自由權利 ②堅持權利與義務的統一 ③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④不相信、不傳播網絡信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5·江西五校聯考)《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明確規定,國家逐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障制度。鼓勵、引導商業保險公司開展長期護理保險業務。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其失能程度等情況給予護理補貼。上述規定( )
①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 ②體現了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 ③體現對人權的尊重和保障 ④表明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自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2015·安徽江淮名校聯考)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人大代表的選舉出現了如下變化: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加大了組織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的力度;基層一線工人代表、女代表比例比上屆有所提高,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新居民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人士均有一定數量的代表。以下認識正確的有( )
①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 ②我國選民的政治素養有了迅速提升 ③人民民主具有法律和制度保障
④人民民主得來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2015·浙江慈溪模擬)2015年5月17日是第25個全國助殘日,此次全國助殘日的主題是“幫扶貧困殘疾人”。此次全國助殘日強調了國家對殘疾人事業的重視,是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重要體現。這說明( )
A.我國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
B.我國的人民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C.在我國,公民是國家的主人
D.民主是專政的基礎,專政是民主的保障
6.(2015·河南鄭州第一次質檢)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的任務。增強全體公民的法治觀念,需要公民( )
①樹立權利義務統一的法治理念 ②直接參與政府的各種重大決策 ③公正司法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 ④堅定維護國家法律尊嚴和權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2015·湖北荊門調研)黨和政府對腐敗一向是零容忍。2014年,我國實施“獵狐”行動,加大海外追逃力度,通過與有關國家政府合作,不少潛逃國外多年的貪官被緝捕回國接受處罰。11月,我國推動APEC第26屆部長級會議通過了旨在攜手打擊跨境腐敗行為的《北京反腐敗宣言》。我國對外逃貪官的態度( )
①再次證明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性質 ②彰顯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和精神 ③表明公民有維護國家利益和榮譽的義務 ④說明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2015·山東實驗中學診斷)2014年12月13日,是中國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主席指出,“我們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而不是要延續仇恨。中日兩國人民應該世代友好下去,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共同為人類和平作出貢獻。”國家公祭日的設立啟示我們( )
①人人都應珍愛和平、維護和平,用自己的行動爭取和平
②我國應在國際社會中發揮主導作用 ③履行遵守憲法和法律的義務 ④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2015·江蘇宿遷一模)近年來,江蘇省堅持讓更多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穩步推進義務教育、基本養老、基本醫療衛生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常住人口。這一改革舉措( )
①體現人民民主的真實性 ②說明公民的政治權利不斷擴大 ③表明民主管理的優越性 ④有利于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實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14·湖南十三校聯考)經過十年的奮起直追,中國網民總數達到4.85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6. 2%,手機網民達到3.18億。微博井噴式發展大大拓展了國人的言論空間。如今,更多的民眾認識到,豐富的表達渠道不過是“麥克風”,要想發出“好聲音”,還要練就“好嗓子”,這才能讓網絡形成靜水深流的力量。要想在政治生活中練就“好嗓子”,發出“好聲音”,公民必須( )
①增強公民意識,參與民主管理 ②積極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③創造多種途徑,充分表達意愿 ④遵守法律規則,有序參與政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2015·安徽江南十校聯考)2014年11月20日,合肥居住證正式取代暫住證,將流動人口納入實有人口屬地管理。有利于保障居住證持有人享有與戶籍人口同等的勞動就業、教育、醫療衛生、計劃生育服務等權利和基本公共服務。“暫”改“居”( )
A.擴大了公民的政治權利與自由
B.有利于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充分實現人民公共服務均等化
D.城市居民的既有權利受到挑戰
12.(2015·山西山大附中模擬)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從2015年1月1日起,符合條件的法院生效裁判文書應當在互聯網全面公布,要求當事人實名公開,并且與送達當事人的一致。同時,保障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隱私權和信息安全。這一要求( )
①表明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 ②滿足公眾對司法的知情權,接受公眾對司法的監督 ③保證審判機關獨立行使審判權,不能監督行政機關 ④是保障司法公正的根本措施,保障了社會公平正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15·安徽安慶聯考)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憲法歷經四部發展,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冰封的“人治”傳統觀念逐漸得以融化。如今,憲法在中國普通民眾的生活中日益“激活”,法治精神已逐漸融入每個公民的血液!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與“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相同,建設法治中國,每個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觀。公民不僅是法治中國前行的受益者,更應該是參與者和推動者。
聯系材料,從公民政治參與的角度,說明公民應怎樣積極參與建設法治國家。
14.(2015·福建廈門質檢)2014年9月4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力破“一考定終身”陳規;實行不分文理政策;力改“唯分數論”,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升學參考,注重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進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在東部地區高校安排專門招生名額面向中西部地區招生,重點高校定向招收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優秀農村學生。根據意見,從2015年1月1日開始,取消學科奧賽、體育藝術等6項鼓勵性加分項目,保留烈士子女、少數民族考生等5項扶持性加分項目。
有同學認為,我國高招政策向特殊學生群體傾斜,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的真實性,但違背了平等原則。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對這一觀點加以評析。
2017高考政治政治生活模擬復習題答案
1.C [制定條例,保護不動產人的合法權利,體現人民民主的真實性,具有法律保障,C符合題意;A、B、D均與材料主旨不符。]
2.A [材料體現了公民行使言論自由時要遵守法律法規,選A。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③說法錯誤;④說法錯誤,網絡信息有真有假,公民要有鑒別能力,不能完全相信網絡信息。]
3.C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我國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這是我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表現。材料中保護老年人的權益,給予老年人相應的補貼,說明人民民主專政具有真實性,體現對人權的尊重和保障,選C。①錯誤,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材料并未涉及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④與題意無關。]
4.A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大代表的選舉出現了新變化,這說明我國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人大代表的選舉新變化,享有人民民主的主體具有廣泛性,體現了人民民主的廣泛性。我國人民民主得來不容易,需要倍加珍惜。①④說法正確;②③與題意不符。該題選A。]
5.A [作答時注意題中的關鍵“是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重要體現”,注意“尊重和保障人權”,這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的真實性,答案A正確;B“具有鮮明的階級性”的表述錯誤;C“公民”表述有誤,應是“人民”;材料沒有體現民主和專政的關系,因此D不符合題意。]
6.C [②“直接參與”的表述錯誤;注意題中設問的主體是公民,而司法機關要做到公正司法,因此③不符合題意,排除;依據材料信息,①④表述正確且符合題意,答案C正確。]
7.A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對廣大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對分子實行專政。潛逃國外多年的貪官受到法律的制裁,體現了人民民主專政保障人民利益,打擊敵對分子,彰顯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①②說法正確;③④與題意無關。該題選A。]
8.D [②“主導”表述不合理,且與材料無關;材料強調要以史為鑒為和平作貢獻,因而③與材料不相符,而選擇①。答案為D。]
9.B [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常住人口,體現人民民主的真實性,有利于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實現,①④符合題意;公民的政治權利不斷擴大,觀點錯誤,排除②;材料未涉及民主管理,排除③;故答案選B。]
10.B [在政治生活中練就“好嗓子”,發出“好聲音”,意味著公民要有序參與政治生活,遵守法律規則,堅持公民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堅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④說法正確;公民發出好聲音,在于公民參與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而沒有體現民主管理,①與題意不符;表達渠道不過是“麥克風”,要想發出“好聲音”,還要練就“好嗓子”,強調“如何表達”而不是強調“表達渠道”,③與題意不符,該題選B項。]
11.B [“暫”改“居”有利于保障居住證持有人享有與戶籍人口同等的勞動就業、教育、醫療衛生、計劃生育服務等權利和基本公共服務,有利于流動人口與常住人口享有平等權利,B說法正確;A說法錯誤,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憲法規定,不會隨意擴大;C、D說法明顯錯誤。]
12.A [③“審判機關不能監督行政機關”的表述有誤,審判機關對行政機關具有監督權;④“根本措施”的表述有誤;依據材料信息,①②符合題意;答案A正確。]
13.解析 “怎樣積極參與”表明該題是措施類題目,需要回答怎么做;“公民”是措施的主體,回答的措施要符合公民的身份;“參與建設法治國家”是措施圍繞的主題;“公民政治參與”是該題的原理范圍。學生可以從公民參與政治生活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上回答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原則;參與政治生活,要有序的參與,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與法制觀念;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途徑和方式等角度回答。
答案 ①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自覺履行政治性義務,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②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增強公民意識和法治觀念,努力實踐,提高參與建設法治國家的能力。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依法有序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做建設法治國家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14.解析 應根據題目涉及到的民主的真實性、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展開論述,回答二者是否矛盾的問題。
答案 ①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我國高招政策向農村、少數民族等特殊學生群體傾斜,有利于實現發展成果由這些地區的人民共享;②我國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公民平等享有法定權利。長期以來,中西部、農村和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相對滯后。高招政策向特殊學生群體傾斜,有利于切實保障他們平等享有文化教育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2017高考政治政治生活模擬復習題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