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常考一詞多義
一詞多義
1.固
①據崤函之固(險固,堅固,特指地勢險要,城郭堅固,形容詞用作名詞)
②君臣固守以窺周室(牢固,頑強,形容詞)
③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固守的據點,屏障,名詞)
2.因
①因遺策(沿襲,動詞)
②因利乘便(趁著,介詞)
③因河為池(憑借,依據,介詞)
3.亡
①秦無亡矢遺鏃之費(丟失,損失,動詞)
②追亡逐北(逃亡,動詞;此用作名詞,指逃亡的軍隊)
③吞二周而亡諸侯(滅亡,動詞;這里是使動用法,使……滅亡)
4.制
①吳起……趙奢之倫制其兵(統率,動詞)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動詞)
③履而制六合(統治、控制,動詞)
5.兵
①……趙奢之倫制其兵/行軍用兵之道(軍隊,名詞)
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陳利兵而誰何/斬木為兵(兵器,名詞)
6.策
①蒙故業,因遺策(策略、計策,名詞)
②振長策而御宇內(馬鞭子,名詞)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納,動詞)
②致萬乘之勢(達到、獲得,動詞)
8.之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的,結構助詞)
②……趙奢之倫制其兵(這,指示代詞)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詞)
④聚之咸陽(代"天下之兵",代詞)
9.及
①非及向時之士(比得上,動詞)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詞)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長城而守藩籬(在北方,方位名詞作狀語)
②追亡逐北(敗北的軍隊,動詞作名詞)
11.度
①內立法度(制度,名詞)
②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量長短)
高考語文文學常識
1、關漢卿,號己齋叟,金末元初人,元代戲曲家。本色派代表,其代表作有《竇娥冤》(全名《感天動地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拜月亭》。
2、元曲四大家及各自代表作分別是關漢卿的《竇娥冤》、白樸的《墻頭馬上》《梧桐雨》、馬致遠的《漢宮秋》和鄭光祖的《倩女幽魂》。文采派的代表作家是王實甫,他的代表作品是《西廂記》。另外,紀君祥的《趙氏孤兒》是中國在西方影響深廣的一部元雜劇。
3、元曲的組成包括兩類文體:散曲和雜劇,其中,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數。元雜劇一般由四折組成,有些四折之外還有楔子,它起序幕或過渡的作用。雜劇的舞臺演出由唱、科、白三部分組成。角色由末、旦、凈三大類組成。
4、曹禺,原名萬家寶,現當代劇作家,解放前著有《雷雨》、《日出》、《原野》、《蛻變》、《北京人》等話劇,其中《雷雨》標志著中國話劇藝術開始走向成熟。
5、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杰出的`戲劇家、詩人。被稱為“四大悲劇”《哈姆萊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代表著他藝術的頂峰。本·瓊生曾如此評價莎士比亞:他不屬于一個時代,而屬于所有的世紀。
6、柳永,字耆卿,原名三變,北宋時期詞人。因排行第七世稱柳七,又稱為柳屯田。他的詞集名叫《樂章集》,流傳下來的有二百多首。“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
7、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蘇洵、蘇轍并稱“三蘇”,詩歌與黃庭堅齊名,合稱“蘇黃”。詞上,擴大詞的表現范圍,開宋代豪放詞先河,詞風與辛棄疾相近,合稱“蘇辛”。蘇軾的散文也非常出色,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8、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偉大的愛國詞人,與蘇軾同為豪放派代表,有詞集《稼軒長短句》。
9、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北宋末、南宋初期女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詞》。一生經歷可以宋室南遷為界,分作前后兩個時期。
10、詞,詩歌的一種。又稱長短句、曲子詞、詩余。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詞最早起源于民間,后來,文人依照樂譜聲律節拍而寫新詞,叫做“填詞”或“依聲”。按長短規模分,詞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至90字)和長調(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按創作風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約和豪放。
11、《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張衡傳》選自范曄的《后漢書》,前四史指《史記》、《漢書》、《三國志》、《后漢書》。
12、蒙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隨筆集》。帕斯卡爾,17世紀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思想家,他的名言是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高考語文基礎知識點
1、通假字: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說,通脫,擺脫,脫身)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泮,通畔,岸邊)
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通吁,嘆息。無,通勿,不要)
匪來貿絲(匪通非,不是)
將子無怒(無通毋,不要)
2、古今異義:
泣涕漣漣(涕: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三歲食貧(三歲,古義多年,今義三歲的年齡)
送子涉淇(子:古:你今:孩子)
將子無怒(將:古:請,希望今:將要;將軍)
總角之宴(宴:古:歡聚,快樂今:宴會)
至于頓丘(至于:古:到達今:連詞,說完一事,要說另一事時用至于)
3、詞類活用:
夙興夜寐(夙,夜:名詞作狀語,在早晨;在夜晚)
4、特殊句式:
秋以為期(賓語前置)
5、一詞多義
夙:夙興夜寐(早)
夙夜憂嘆(日)
夙志已酬(素有的,舊有的)
高中語文學法歸類
1.課文預習六步法:A查注生詞,掃清三字B朗讀課文,感知內容
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D標明段序,分清結構
E畫關鍵句,體會作用F簡寫主旨,歸納特色
2.學生課堂聽講五法(細聽講做筆記):A聽到listenB看到look
C寫到writeD說到speak
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腦五官并用)
3.賞詩三步法:A知人論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B譯析字面(通譯全詩,分析景情)
C闡明主旨(簡述內容,闡明理趣)
4.劃分文章結構四法:A依據表達方式B找尋明暗線索
C依據時空順序D依據邏輯順序
5.分析八種關鍵句作用:A點明題目,引起下文(點題句)
B點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設置懸念,引發興趣(懸念句)
D承上啟下,自然銜接(過渡句)
E前后照應,和諧統一(照應句)
F側面烘托,間接映襯(烘托句)
G后文鋪墊,埋下伏筆(鋪墊句)
H增強語言,突出特征(修辭句)
6.辨別七類文章寫法:A對比寫法B象征寫法C烘托寫法
D以小見大寫法E先揚后抑寫法
F虛實結合寫法G夾敘夾議寫法
高考語文易錯多音字
1、單:單(shàn,姓)老師說,單(chán匈奴族首領)于只會騎馬,不會騎單(dān)車。
2、折:這兩批貨物都打折(zhé)出售,嚴重折(shé)本,他再也經不起這樣折(zhē)騰了。
3、喝:武松大喝(hè)一聲:"快拿酒來!我要喝(hē)十二碗。"博得眾食客一陣喝(hè)彩。
4、著:你這著(zhāo名詞)真絕,讓他干著(zháo動詞)急,又無法著(zhuó)手應付,心里老是懸著(zhe)。
5、蕃:吐蕃(bō藏族的前身)族在青藏高原生活、蕃(fán茂盛、繁多)衍了幾千年。
6、量:有閑心思量(liáng)她,沒度量(liàng)寬容她。野外測量(liáng)要量(liàng)力而行。
7、沓:他把紛至沓(tà)來的想法及時寫在一沓(dá)紙上,從不見他有疲沓(ta)之色。
8、烊:商店晚上也要開門,打烊(yàng晚上關門)過早不好,糖烊(yáng溶化)了都賣不動了。
9、載:據史書記載(zǎi),王昭君多才多藝,每逢三年五載(zǎi)漢匈首腦聚會,她都要載(zài)歌載(zài)舞。
10、曝:陳濤參加體育鍛煉缺乏毅力、一曝(pù)十寒的事情在校會上被曝(bào)光,他感到十分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