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種諤傳文言文練習及答案帶譯文
宋史·種諤傳閱讀原文
(選自《宋史·種諤傳》)
宋史·種諤傳閱讀題目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諤善馭/士卒臨敵/出奇戰必勝/然詐誕殘忍左右/有犯立斬/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諤飲食自若/
B.諤善馭/士卒臨敵/出奇戰必勝/然詐誕殘忍/左右有犯立斬/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諤飲食自若/
C.諤善馭士卒/臨敵出奇/戰必勝/然詐誕殘忍左右/有犯立斬/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諤飲食自若/
D.諤善馭士卒/臨敵出奇/戰必勝/然詐誕殘忍/左右有犯立斬/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諤飲食自若/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字”又稱表字,古代男子的“字”是二十歲行加冠禮時由長輩所起,“字”與“名”意思相同或相近,是對“名”的解釋和補充。
B.“夏”指西夏,是歷史上黨項人在我國西部建立的一個政權,曾與北宋對峙,蘇軾詞“西北望,射天狼”中“天狼”即喻指西夏國。
C.“畿”指我國古代國都四周的廣大地區,后又指京城所管轄的地區,“畿內”“畿輔”“京畿”一般是指京城及其附近地區。
D.門下客又名門客、食客,指依附寄食于貴族門下并為其服務的人,多有一技之長,如“戰國四君子”之一的孟嘗君就曾有食客數千人。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種諤富有智謀。西夏人前來索要歸附宋朝的首長令ロ夌 ,種諤巧妙回應,讓敵人無言以對;后來他又巧施計謀,迫降了兩夏將領嵬名山。
B.種諤屢立戰功。他跟從李憲出兵邊塞,收復失地,攻占城池,斬首七千;攻打米脂時,面對增援的八萬西夏軍隊,他巧設伏兵,大破敵軍。
C.種諤備受重用。皇帝認為種諤正值壯年,有征討西夏的決心,就委以重任,讓他節制眾將;他的官積一路升遷,一直做到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
D.種諤為人狡詐,他曾在渡黃河時,突然遇上敵人,為使自己脫險,就欺騙門下客,讓他扮成自己去追趕大軍,門下客差點兒丟掉性命。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詵問所以報,諤曰:“必欲令ロ夌,當以景詢來易。”
(2)文喜因出所受金盂示之,名山投槍哭,遂舉眾從諤而南。
宋史·種諤傳答案解析
10.D(3分)(諤善馭士卒,臨敵出奇,戰必勝,然詐誕殘忍,左右有犯立斬,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諤飲食自若。)
11.A(3分)(“‘字’與‘名’意思相同或相近”不全面,“字”與“名”意思有相同或相近的,也有相反的,如曾點,字晳,點為黑污,晳為白色。)
12.C(3分)(“皇帝認為種諤正值壯年,有征討西夏的決心”錯,文中“帝壯之,決意西討”意思是“皇帝認為他豪壯,決意西征”。)
13.(1)陸詵詢問種諤如何答復,種諤說:“(如果)一定要討還令㖫,就應當用景詢來交換。”
[5分;關鍵詞“所以”(“用來……話”“如何”)、“報”(“回復”“答復”)、“易”(交換)各1分,大意2分。]
(2)李文喜于是拿出所接受的金盂給嵬名山看,嵬名山丟掉槍哭泣,于是率領眾人跟從種諤南歸。
[5分;關鍵詞“因”(于是,就)、“示”(給……看)、“南”(“南歸”“南行”“向南去”)各1分,大意2分。]
注意:①“關鍵詞”與“大意”不重復扣分;②“關鍵詞”譯成近義詞也可;③“關鍵詞”翻譯從嚴,“大意”翻譯從寬。
宋史·種諤傳參考譯文
種諤字子正,因父親恩蔭多次升官至左藏庫副使,延州守帥陸詵舉薦他掌管青澗城。西夏酋長令㖫歸附,陸詵怕惹起事端,不打算接納,種諤請求接納他。西夏派人來索要令㖫。陸詵詢問種諤如何答復,種諤說:“(如果)一定要討還令㖫,就應當用景詢來交換。”西夏人才停止要人。景詢,是從中原逃亡到西夏去的人。西夏將領嵬名山部落在以前的綏州境內,他的弟弟夷山先歸降,種諤派人通過嵬夷山來誘降嵬名山,用金盂賄賂他,嵬名山的手下小吏李文喜接受了金盂并答應歸降,嵬名山卻還不知道此事。種諤立即把此事奏明朝廷,皇帝詔令轉運使薛向和陸詵委托種諤招納嵬名山。種諤不等嵬名山答復,就發動他所統領的全部士兵長驅向前,包圍嵬名山的軍營。嵬名山驚慌,拿起槍想要作戰,嵬夷山大喊道:“兄長已經相約投降,你為什么還要這樣做?”李文喜于是拿出所接受的金盂給嵬名山看,嵬名山丟掉槍哭泣,于是率領眾人跟從種諤南歸。宋軍獲得三百酋長首領、一萬五千戶、一萬兵士。種諤跟從李憲出兵邊塞,收復洮州,攻占東宜等城市,乘敵不備進襲到黃河,斬殺敵軍七千人。升任東上閣門使、文州刺史、涇州知州,又轉任鄜延副總管。上奏說:“西夏國王秉常被其母親囚禁,可趕快由本路官兵直搗他的巢穴。”種諤于是入朝見皇帝,夸口說:“西夏國沒有人才,秉常是個孩子,我前去即可抓住他的手臂把他帶來。”皇帝認為他豪壯,決意西征,任命他做經略安撫副使,眾將全聽他的指揮。敵人屯兵于夏州,種諤率領本路和京畿內的七個將領所屬的軍隊攻打米脂,三天沒有攻克。西夏八萬軍隊來援救,種諤在無定川抵御,伏兵出擊,截斷敵軍的首尾,大破西夏援軍。捷報傳到朝廷,皇帝大喜,群臣都向皇帝祝賀。種諤升任鳳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種諤善于駕馭士兵,每當遇敵能出奇計,每戰必勝,但為人狡詐殘忍,身邊的人有犯法的立即斬首,有時先剖取肺肝,同坐的人掩面不忍看,種諤飲酒吃飯如故。敵人也懼怕他勇敢善戰,所以他屢有戰功。曾經在渡黃河時,突然遇上敵人,種諤欺騙門下客說:“事情緊急,你可以穿上我的衣服,乘坐我的馬,讓旗鼓和千騎跟隨,趕快趕到大軍那里去。”門客相信了他,敵人以為是種諤,隨后追擊,門下客差點兒丟了性命。自從熙寧年間首次開拓綏州,到后來兩次進行西征,都是種諤首先謀劃,最終招致永樂之敗。議論者說種諤不死,邊事不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