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崔恭傳文言文練習及答案帶譯文
明史·崔恭傳閱讀原文
明史·崔恭傳閱讀題目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也先犯 / 京師遣民兵數千入援 / 廷議城臨清 / 檄發役夫 / 恭以方春民乏食 / 請俟秋成/居府六年 / 萊人以比漢楊震 /
B. 也先犯 / 京師遣民兵數千入援 / 廷議城臨清 / 檄發役夫 / 恭以方春民乏食請 / 俟秋成 /居府六年 / 萊人以比漢楊震 /
C. 也先犯京師 / 遣民兵數千入援 / 廷議城臨清 / 檄發役夫 / 恭以方春民乏食 / 請俟秋成 /居府六年 / 萊人以比漢楊震 /
D. 也先犯京師 / 遣民兵數千入援 / 廷議城臨清 / 檄發役夫 / 恭以方春民乏食請 / 俟秋成 /居府六年 / 萊人以比漢楊震 /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除”即拜官,就是授官拜職,說“除”一般指除去原有的官職而就任新的官職。
B.“致仕”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還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蓋指官員辭職歸家。
C.“徭役”是古代國家征派各階層人民從事的有償勞役,有力役、軍役及其他雜役。
D.“憂”指父母之喪,古代官員遭遇父母之喪必須辭官回到祖籍,為父母守孝。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崔恭機智能干,享有聲名。他在萊州,另建房屋貯存內地輸送給遼東的布匹,既保證了計量供給,又減少了折耗,節省了人力,充實了軍餉。
B.崔恭為民減負,安撫百姓。景泰年間,他與同僚佐臣約定,官府部門不向百姓索取供給,并采用入籍和遣送同步實施的辦法平定了流民搏殺。
C.崔恭廣開言路,興利除弊。他巡查屬地,傾聽年老德高者的議論,并與當地官員一起疏通河道,廢除了雖很公平卻難于計算的耗損收取規則。
D.崔恭不畏權貴,恪盡職守。天順二年,寧王朱奠培做了不法之事,他堅決彈劾;任吏部右侍郎期間,為加強對官吏的管理,他設置了“勸懲簿”。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司有廣濟庫,官吏干沒五十萬,恭白于巡撫韓雍,典守者咸獲罪。(5分)
(2)服除,起南京吏部,劾罷諸司不職者數人。(5分)
明史·崔恭傳答案解析
10.【答案】C(解答文言斷句題,最好在弄懂語段大意的基礎上進行。答題時特別要注意語段中的動詞和它們的主語和謂語。語段中,“京師”是動詞“犯”的對象,其后應停頓。“食”是動詞“乏”的賓語;動詞“請”的內容是“俟秋成”,所以“食”之后應停頓。)
11.【答案】C(題中,C項錯誤為:徭役是無償勞役。)
12.【答案】B(題中,B項“入籍和遣送同步實施”的說法有誤,依據文本“恭下令愿附籍者聽,否則迨秋遣歸”的信息提示,“遣送”要晚于“入籍”。)
13.【答案】⑴官署有廣濟庫,官吏貪污五十萬,崔恭向巡撫韓雍稟告,掌管、看守的人都被判有罪。(得分點:干沒、介賓短語后置句式“白(于巡撫韓雍)”、“典”各1分,大意2分。) ⑵服喪期滿,被起用為南京吏部,彈劾罷免各部門不稱職的數人。(得分點:服除、被動句式“起”、“職”各1分,大意2分。)
明史·崔恭傳參考譯文
崔恭,字克讓,廣宗人。明英宗正統元年考中進士,被授職戶部主事。出朝管理延綏倉儲,有能干的名聲。因楊溥的推薦,被提拔為萊州知府。內地輸送給遼東的布匹,全部貯存在郡中的倉庫中,年月久了腐朽破爛,守倉庫的人大多因為賠償而家中破產。崔恭另外建了三十楹屋來貯存它,請求約計每年輸送以外,剩下的用來充作本府的軍餉,因此就遣散了守倉庫的八百人。也先侵犯京城,他派遣數千民兵入京救援。朝廷討論修筑臨清城,用檄文征召服勞役的人。崔恭認為正值春天,百姓缺乏糧食,請求等到秋天收獲以后完成。在官府六年,萊地人把他比作漢代的楊震。明代宗景泰年間,崔恭被破格提拔為湖廣右布政使。各部門的供給,都是從老百姓那里取得來的。崔恭與同僚佐臣約定,全部廢除它們。公安、監利的流亡百姓擅自互相搏殺。
崔恭下令,愿意隸屬戶籍的游民聽從自便,不愿意的等到秋天再遣送回去,眾游民于是安定了下來。崔恭不久被提升為江西左布政使。官署有廣濟庫,官吏貪污了五十萬。崔恭向巡撫韓雍稟告,掌管、看守的人都被判有罪。崔恭設定均徭法,斟酌輕重,十年服役一次,從此成為定例。宋英宗天順二年,寧王朱奠培做了不守法的事,崔恭彈劾他,削去他的護衛,寧王才稍稍收斂。崔恭被提升為右副都御史,代替李秉巡視蘇、松等府。巡查屬地,引進年老德高的人議論政治的利弊,進行興辦和革除。與都督徐恭疏通儀真的漕河,又疏通常、鎮等河,避免了長江險情的發生。后來,崔恭又大規模治理吳淞江。
老百姓依靠水運獲得便利,都把曹家港看作“都堂浦”。起初,周忱上奏定立收取耗損的規則,李秉改定為按照賦稅的輕重而相應增減。這一規則很公平,但難于計算,官吏不勝煩擾。崔恭于是廢除,都按照周忱的舊制。吏部右侍郎空缺,李賢、王翱推舉崔恭。于是崔恭被召入朝廷使用。崔恭設立“獎懲簿”,有所聽聞都記錄下來。王翱非常依仗崔恭,將他調任左侍郎,在崔恭父親去世服喪期未滿就命他回京起用。明憲宗即位,崔恭請求退休。沒有得到允許。明憲宗成化五年,尚書李秉被免官。商輅想用姚夔,彭時想用王概,而擔任諫官的北方人,說啟用彭時其實是在驅逐李秉,在朝廷上大聲指責。彭時稱病不上朝,侍讀尹直因為彭時、王概都是自己的老鄉,擔心因此獲罪,急忙告訴商輅,用崔恭代替李秉。過了五個月,崔恭因母親去世回家。服喪期滿,崔恭被起用為南京吏部,彈劾罷免各部門不稱職的數人。成化十一年春,朝廷命令崔恭參謀協助機務。在職三年,崔恭退休。又過二年,崔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