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太原市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及答案(2)
2017太原市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現代文閱讀(9分)
1.(3分)A (原文是說古典音樂的精粹閃爍異彩)
2.(3分)B (“世界各地”“都”“預期效果”表述不準)
3.(3分)C (“早期作品”應為“《劇場音樂》《鋼琴協(xié)奏曲》……”)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4.(3分)C (輦:用車載)
5.(3分)D (①表明劉溫叟選拔人才公正,側面說明其人品方正;②寫他不因皇帝偶然行為而改變自己,表明其方正耿直;④⑤均表明劉溫叟沒有接受贈饋,為人清正;③交代當時的舊例,與溫叟正直清介無關;⑥言其子弟成才,與正直清介無關)
6.(3分)D (原文是“免選以為厚恩”,而不是免除過失)
7.(1)我之所以呼喝開路走過皇宮的原因,是想向眾人暗示陛下不是時候不會登樓啊。
(譯出大意給2分,“所以”“導”“過”各1分,共5分)
(2)他的父親有清廉的節(jié)操,錄用他的兒子入朝做官,是希望足以能夠表示勸勉。
(譯出大意對2分,“登朝”“庶”“勸”各1分,共5分)
8.從意境上看:寥落的晨星,南歸的雁陣,哀婉的笛聲,倚樓吹笛之人,營造了一幅凄清的畫面,烘托出內心的悲涼之情。
從手法上看:①視覺和聽覺多角度寫:“殘星幾點”“雁橫塞”“人倚樓”是目見,“長笛一聲”是耳聞。②動靜結合:“雁橫塞”是動態(tài),“殘星”“人倚樓”是靜態(tài)。
(意境2分,手法4分,共6分;答“遠近視角變化”“詩中有畫”等酌情給分)
9.竹籬旁邊紫艷的菊花,閑雅靜穆;水塘里面的蓮花,紅衣脫落,枯荷敗葉,滿面愁容;家鄉(xiāng)的鱸魚正美。詩人以靜賦“菊”,以“愁”狀蓮,移情于物,融情于景,“鱸魚正美”引用典故,表達了詩人的故園之思和歸隱之意。
(分析3分,感情2分,共5分)
10.(1)間關鶯語花底滑 冰泉冷澀弦凝絕
(2)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3)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每空1分,共6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1)答E給3分,答A給2分,答D給1分;答B(yǎng)、C不給分。
(B“細膩的筆觸”有誤;C工作組長與副主要是用以襯托主人公徐阿婆的;D徐阿婆的故事不全由子誠講述)
(2)①美麗端莊,氣度不俗;②清名至上,自尊自立;③吃苦耐勞,隱忍頑強。
(答對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3)①表現“我”對徐阿婆的同情、欽佩與敬重;②以“我”的反應,襯托徐阿婆遭際之不幸、個性之頑強及對清名之重視;③“我”的反應漸次強烈,反映徐阿婆隨境遇之蹙迫,其志彌堅,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4)觀點一:認為自然合理。
①徐阿婆對清名的追求,就如朝圣者朝圣時的虔誠與忠實的心情;②在當今社會徐阿婆對清名的“另類”追求,頗有獨行俠“獨行”的意味;③聯(lián)想自然巧妙,更好地塑造了徐阿婆堅守清名的人物形象。
觀點二:認為矯情做作。
①徐阿婆不過是山區(qū)的一位老嫗,如此聯(lián)想,過分拔高人物;②徐阿婆還錢本身與清名未必相干,這與朝圣者與獨行俠所堅守的理想信念尚有距離;③徐阿婆對清名的堅守有點執(zhí)拗,如此聯(lián)想,顯得做作。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種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正確,論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給分。觀點明確,給2分;理由充分、論述合理,給6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1)答C給3分,答E給2分,答B(yǎng)給1分;答A、D不給分。
(A“堅持教學半個世紀”有誤,應是“在山西大學任教長達半個世紀”,另“專注學術研究”也不準確,在姚奠中而言,培養(yǎng)學生是第一位;B“總是針對流弊,有感而發(fā)”不當;D“主要原因”表述有誤,原文只是強調“重新切割”與“文化精神流失”兩者相伴而生,有關聯(lián),但并非主要原因)
(2)①課程開設急教學所需,罔顧個人意趣;②一身多任,不言困難,額外工作,從不推辭;③培養(yǎng)學生為至上,個人學術居其次。
(答對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3)①為學作文,有感而發(fā),足見其深摯于中國文化生命、勇?lián)懒x之精神;②特殊政治思潮下,以平和之心面對,足見其屈伸自如、篤定淡然之胸襟風格;③面對傳統(tǒng)文化精神大量流失,守住根基,尋繹道脈,足見其堅守國學正脈、承傳文化之使命精神;④當后學遭排擠打壓 時,奮筆疾書,仗義執(zhí)言,足見其關注中華學脈薪火相傳、后繼有人的拳拳之心。
(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4)觀點一:褒。
①表面應承,并非實際放棄對真理的堅守,特殊時期還可避禍;②只有保全自我,才可更好守正,屈伸自如本身就是一種智慧;③能以平和之心面對暫時動蕩。是更高層次的篤定與達觀。
觀點:二貶。
①“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學者的生命;②堅持真理,寧折不彎,是為人的原則;③敢于斗爭。不畏殉道,有助于改變現狀。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種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正確,論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給分。觀點明確,給2分;理由充分、論述合理,給6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3分)B (A從善如流:聽取正確的意見及接受善意的規(guī)勸像流水那樣快;B臨淵羨魚:比喻只有愿望而沒有措施;C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受到對方的恩惠一樣;現多指雖未親身經歷,但感受就同親身經歷一樣。一般不帶賓語;D陽春白雪,原指戰(zhàn)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藝術性較高、有難度的歌曲。后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14.(3分)A (B語序不當,“已超齡服役25年”應放在“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之后;C并列不當,“時代背景、社會與時代”相互包含。刪去“時代背景”;D句式雜糅,刪去“更好”)
15.(3分)C (③緊承前文;⑤④形成漢魏六朝詩與《詩經》《楚辭》的對比;②①⑥得出結論,并和下文聯(lián)系緊密)
16.(1)位置:石峁城址內城偏西的中心部位。
(2)形狀:大致呈方形但轉角處為圓形。
(3)護披墻體:塹山砌筑。
(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17.示例:我不去想是否能夠如愿,既然樹立目標,便只顧一往無前;我不去想能否飛得更遠,既然執(zhí)著于藍天,就縱情的扇動翅膀。
(內容貼切2分,句式相同2分,語言生動1分,共5分;只寫一句最多得2分)
六、寫作(60分)
18.參照高考作文等級評分標準 1
附:[參考譯文]
劉溫叟。字永齡,河南洛陽人。為人厚重方正。七歲就能寫文章,擅長楷書、隸書書法。顯德初年,升任禮部侍郎、知貢舉。錄取進士十六名。有人向皇帝誣陷他,皇帝發(fā)怒,斥除其中十二人,把溫叟貶任為太子詹事。溫叟實際上并無私心,后來幾年,那些被斥除的人相繼考中。
宋朝初期,改任刑部侍郎。建隆九年,任御史中丞。遭母喪,退居西洛,不久恢復本官。建隆三年,兼任判吏部銓。一天晚上回家從宮前走過,太祖正與中黃門數人偶然登明德門西樓,溫叟前面騎馬的侍從偷偷地知道了,告訴他。溫叟下令像平常過皇宮那樣傳呼。第二天朝見時,溫叟詳細地說;“人主登樓非時,則近臣都希望得到降恩寬恕,護衛(wèi)諸軍也希望得到賞賜。我之所以呼喝開路走過皇宮的原因,是想向眾人暗示陛下不是時候不會登樓啊。”太祖認為他做的對。御史府舊例,每月賞給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錢一萬,公用不足就以罰款補充。溫叟厭惡罰款之名而不取用。任臺丞十二年,多次求人自代。太祖難找合適人選,不允許。開寶四年染病,太祖知道他貧窮,賞賜給他器幣,幾個月后去世,終年六十三歲。
太宗在任晉王時,聽說他清正耿直,派人送給他錢五百千,溫叟接受下來,存放在廳西舍房中,命令府吏封署后離去。第二年重午節(jié),太宗又派人送去角黍、執(zhí)扇,所派的人正好是去年送錢的人。看見西舍封記還在,回來后告訴太宗。太宗說:“我的錢他尚且不用,何況是他人的錢?從前接受下來,是不想拒絕我;現在過了一年還不啟封,他的清節(jié)越是明顯。”命令官吏把所送物品載回。這年秋天,太宗在后苑侍奉太祖用宴,在談論當世有名的清節(jié)之士時,詳細講述了劉溫叟以前的事情,太祖再三嘆賞。
雍熙初年,他的兒子炤被罷免徐州觀察推官待選,因為家貧到朝廷請求注官。等到皇帝詔見時,太宗問他是誰的兒子。回答是溫叟。太宗很悲傷,召宰相來談他的事,并且說當今大臣很少這樣的了。于是問他:“炤應得任什么官?”宰相說:“免除待選作為厚恩。”太宗說:“他的父親有清廉的節(jié)操,錄用他的兒子入朝做官,是希望能夠表示勸勉。”提升炤為太子右贊善大夫。溫叟的另兩個兒子劉炳、劉燁都考中進士。
猜你感興趣:
1.2017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及答案
2.2017高考語文模擬試卷答案
3.2017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及答案
4.2017年高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