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帶答案(2)
黑龍江高考語文模擬試卷答案
1.【答案】A(B范圍夸大。原文是說“中國藝術追求這種絕對的寧靜”,而并未說這種永恒的寧靜是中國藝術追求的全部內容。C原文中并未提到“幫助我們還原宇宙的本來面目”,無中生有。無中生有。原文中說的是“世界永遠充滿著齷齪與清潔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僅是中國人的社會理想,也是一種審美追求”,而并沒有說化解了這種沖突。
2.【答案】對應原文“在靜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輕煙縹緲,青山浮蕩,孤亭影亂,這不又是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嗎!徹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這動靜轉換中全然蕩去。”,可知是將“徹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全然蕩去,而不是用它反襯生機。
3.【答案】原文中說“靜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而并未說“靜之寒就是空之寒”,且中國藝術保持“自然的純粹性”與“靜之寒”“空之寒”沒有關系。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題畫詩的目的是為了論證“是在靜寒中表現生趣,靜寒為盎然的生機躍動提供了一個背景”。 C題干中兩者并未構成因果關系,且原文中并未提及中國畫是聽覺藝術。
4. C(解答此題要注意文言標志性詞語。在本題中,抓住“大理卿”“高拱”“徜”“事”這些關鍵詞即可斷句。)
5. D(“起”有兩個意思:一是第一次做官,二是重新起用。不含“升任”之意。“出、左”一般表示貶官)
6. B(“但都因皇帝信任得以保全”錯,按原文“事白,起故官”和“居正已死,事乃解”。)
7.(1)巡視陜西的御史,知道馮保等人對李徜痛恨不已,暗地里勸告西安知府誣陷李徜貪污受賄。
(譯出大意給2分;“按”“憾”“諷”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先后舉薦隱居山林年高而有德望的人,皇帝素來的意思是不任用舊臣,全擱置不答復。
(譯出大意給2分;“推轂”“耆碩”“寢”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參考譯文】李徜,字正言,平城人。嘉靖三十五年考中進士。授職為行人,他被提拔為御史。依次巡視京都附近、淮、揚等地,糾正過失雷厲風行。隆慶年間,被提拔為大理丞。因為曾經彈劾高拱,高拱的門徒給事中程文誣陷并彈劾李徜,李徜被革職等候查辦。高拱被罷免,事情水落石出,李徜被起用任原官。
萬歷元年被提拔為右僉都御史,巡察保定各府。他采用嚴厲手段治理政事,下屬官吏都很恐懼。巡視關隘,增設御敵的城樓三百多所,修筑邊防墻一萬多丈。記載功勛,升任右副都御史。宦官馮保的家在京城附近,張居正囑咐李徜替馮保修建牌坊,李徜拒絕不答應。李徜知道他們兩人一定會生氣,萬歷五年春天托病辭官回歸故里。
這年冬天大規模審核京官,言官們迎合張居正的意旨而彈劾李徜。詔令他起用官職時,調至南京聽用。巡視陜西的御史,知道馮保等人對李徜痛恨不已,暗地里勸告西安知府誣陷李徜貪污受賄。知府派遣官吏告知御史,官吏(途中)被老虎咬死了。等再派人去告知,張居正已經死了,事情于是才停止。李徜起任應天府尹。朝廷下詔任命李徜為大理卿,提拔他為戶部右侍郎。
萬歷十五年,黃河以北大鬧饑荒。李徜的故鄉和鄰縣蒲城、同官的百姓到了采石作為食物的地步。李徜感到哀傷,把數升石頭進獻給皇帝,趁機對皇帝說:“現在全國百姓被額外征收的賦稅所困,貧窮的并非只有吃石頭的百姓。應該減輕賦稅節省開支,罷除那些額外的收稅派捐項目和不緊急的事務,減少官方收益而增加百姓的收益,來保護百姓性命。”皇帝被他的話感動,很多賦稅被減輕或罷除了。
不久,李徜由左侍郎升為南京右都御史,因病辭歸。后來朝廷又把他召回任命他為刑部尚書。李徜認為監獄里滯留很多囚徒,是由于被不相統屬的官署間的公文制約。商議刑部、大理寺各添置名冊,凡是案子呈上刑部,第二天就詳細呈報給大理寺,大理寺審核批準后,次日就反饋到刑部,從此沒有長期滯留的囚犯了。不久上奏朝廷,皇帝答復說聽從這樣的建議。后來分條呈上減免刑罰和處罰的各三十二件事。皇帝稱好,用褒美的詔書來嘉許并采納了。從此刑部案子大大減少。有個宮內小臣殺了人,逃匿到帝王所居的宮內。李徜上奏要求逮捕他,最終將其發配邊關。李徜改任左都御史。
李徜年老還去上朝,認為不是舉薦賢能之士就不能用來報效國家。先后舉薦隱居山林年高而有德望的人,皇帝素來的意思是不任用舊臣,全擱置不答復。雖然李徜年邁,(但)皇帝推崇他年老持重品德高潔,更加優待他。可李徜不停地乞求辭官,上書二十多次。他知道不能請求辭官退休后,便在第二年二月上奏章后直接回到了故鄉。在家居住兩年后去世,享年八十三歲。朝廷贈封李徜為太保。天啟初年,李徜被追贈“恭介”的謚號。
8.①“濕”字描寫地面濃重的風露水氣使行云也充滿濕氣而顯得厚重凝滯,突出了外在環境的潮濕,陰冷,表現了作者凄涼和沉重的心情(分)。②“迷”字描寫水面迷霧的霧氣使歸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朧,迷茫的氛圍,表現了作者內心的迷惘(分)。
9.①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現作者胸懷大志,而報國之志難以實現,內心悲憤無奈(分)②寓情于景(融情與景或情景交融),描寫江湖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的表達了作者面對國勢衰退內心的悲涼,寄寓了濃郁的愛國情感(分)。
11. (1)(5分)答案:BD。(答對1項給2分,答對2項給5分。E項“不失夸張的表達”錯,其余正確。A項“準備不夠充分,對打贏這場官司毫無信心”曲解原意,錯。C項“這足以證明她在那次意外事故中受到了巨大傷害”錯。)
(2)①文章開頭巧設懸念,以被告方律師戈爾德知道自己已輸這一情節引出下文,也激發起讀者的興趣;
②文章標題《趁機勒索》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串聯起羅杰斯太太和戈爾德兩人分別勒索的故事;
③文章先揚后抑,先以羅杰斯太太的故事刻畫了戈爾德正直的形象。又筆鋒一轉,揭露戈爾德的貪婪虛偽,情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一點2分,三點滿分,有其他合理分析也可酌情給分。)
(3)分別指:第一處是指羅杰斯太太趁鐵路意外事故勒索更多的賠償,
第二處是指戈爾德趁電梯事故欲對大樓管理機構勒索賠償;(2分)
作用:(是趁機勒索的具體內容,推動情節發展;
(是主人公思想轉變的催化劑,有助于刻畫人物形象。(4分)
(4)①揭露了人性的貪婪,文中羅杰斯太太用穿戴胸衣來造成自己腰部受傷,以此來勒索更多的賠償,以及戈爾德假裝電梯事故中受傷,這些都暴露出人性的貪婪;(3分)
②揭露了人性的虛偽,文中戈爾德義正言辭,一再強調要提防羅杰斯太太的勒索行為,而自己抓住機會也在趁機勒索,言行不一,虛偽至極;(3分)
③人性中的弱點的確存在,無法否認,但我們應恪守本心,堅守準則,不隨環境變化而改變初衷,戰勝自己的弱點,而不能任它擺布。(2分,若有其他觀點亦可,但價值觀必須正確)
(有答“人性的懦弱,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立場不堅定者”也可給分)
12.⑴答BE。(答對1項給2分,答對2項給5分。A.原文“受其啟發”應是受大哥馮煥買的科普讀物的影響,“受大哥影響考入中央大學,選擇物理學作為其專業”于文無據。C.馮端把出國進修的機會讓給了年輕老師,主要體現他對年輕人的關愛和培養,以及他的人格魅力。D.馮端的成就并不能完全說明中國的物理學研究已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⑵①改建南京大學晶體物理教研組,開創我國晶體缺陷物理學先河②研究凝聚態物理學與材料科學,是我國金屬物理學和凝聚態物理學奠基人之一。 ③把真知灼見形諸文字,撰寫了一系列的物理學專著。
⑶①引用學生、同事的言論,從側面表現傳主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感人。 ②豐富文章的內容,使文章更具可讀性,使人物更加真實可信。③從不同角度多處引用,表達不同人物對馮端的贊賞之情,進而表達作者對馮端的敬仰之情。
⑷①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無論求學還是科研敢于迎難而上,在逆境中堅守,最終取得成功。 ②標新立異,開拓創新。在科研中不滿足已有成績,不斷開拓新領域,創造新成就。③關愛學生,培養后輩,不貪功,不自私,注意團隊協作。(每點2分) ④結合現實,談啟示2分。
13.【答案】【解析】“披露”,意為發表,公布;“透露”意為泄漏或顯露<消息、意思等> :諾言。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14. 答案:(B.中途易轍,在“支持下”后面加上“不懈努力”不合邏輯表意不明,是三個報社,還是三個領導歌舞與文藝并列不當。)1)又融于人們的精神生活之中;(2)絕大多數是以糧食釀造的;(3)來調節酒的生產。
17.該圖由祥云、漢畫像車馬構成。(2分)祥云體現中國文化元素,漢畫像車馬寓意歷史的車輪,展示著歷史與文明的演進;整個圖形體現了東方思想和民族氣韻。(3分)
18.略
猜你感興趣:
1.高考語文全真模擬試卷帶答案
2.2016年黑龍江省大慶市語文中考模擬試卷及答案
3.2017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帶答案
4.高三語文高考模擬考試試卷帶答案
5.2017年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含答案
6.2017高考語文模擬檢測試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