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考文言文精選閱讀題含答案
江西高考文言文精選閱讀原文
莊宗入汴,素聞琪名,因欲大任。同光初,歷太常卿、吏部尚書。同光三年秋,天下大水,京師乏食尤甚,莊宗以朱書御札詔百僚上獉封事獉。琪上書數千言。莊宗深重之,尋命為國計使,垂為輔相,俄遇蕭墻之難而止。
及明宗即位,豆盧革、韋說得罪,任圜陳奏,請命琪為相,為孔循、鄭玨排沮,乃相崔協。琪時為御史大夫,安重誨于臺門前專殺殿直馬延。雖曾彈奏而依違詞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請老朝旨不允除授尚書左仆射?。自是之后,尤為宰執所忌,凡有奏陳,靡不望風橫沮。長興中,卒于福善里第,時年六十。
江西高考文言文精選閱讀題目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密遣人以“漢祖得三杰賦”題就獉其第試之 就:到
B. 鐸覽而駭之 駭:驚訝
C.將投諸荒裔 荒裔:邊遠地區
D.莊宗以朱書御札詔百僚上封事 封事:密封的奏章
5. 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 分)
A.雖曾彈奏而依違/詞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請老/朝旨不允/除授尚書左仆射
B.雖曾彈奏/而依違詞/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請老/朝旨不允/除授尚書左仆射
C.雖曾彈奏/而依違詞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請老/朝旨不允/除授尚書左仆射
D.雖曾彈奏/而依違詞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請老/朝旨不允/除授尚書左仆射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李琪雖然博學多才,備受推崇和尊敬;但他為政不懂韜晦養性,因而在梁祖和明宗主政時期,備受同僚排擠。
B. 晉公王鐸懷疑少年李琪作文假手他人,因而出題測試,李琪才思敏捷,出語不凡。王鐸欽佩不已,深表贊譽。
C. 李溪贊賞李琪原因有二:做賦直入主題,和當時幾句之后還不見主題的文風大相徑庭;文章對偶,文辭典雅華麗。
D. 李琪和蕭頃雖同為宰相,但兩人性格截然不同,互相敵視,后因蕭頃的誣告,李琪受到皇上斥責并被罷相。
7.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 分)
(1)梁祖經略四方,而琪以學士居帳中,專掌文翰,下筆稱旨,寵遇逾倫。(5 分)
答: ▲
(2)莊宗深重之,尋命為國計使,垂為輔相,俄遇蕭墻之難而止。(5 分)
答: ▲
江西高考文言文精選閱讀答案
4、B (意動用法,覺得……驚異)
5、C (參見譯文標點)
6、D (“互相敵視”“誣告”錯,原文只是說了蕭頃專門找李琪的過錯去告狀,告狀的內容也是事實,不是“誣告”)
7、(1)梁太祖謀劃天下,李琪憑借學士的身份隨軍住在軍營中,專門掌管文書,下筆起草文書很合皇帝心意,受到的優待不比一般。(得分點:譯出大意給2分,“經略”、“以”、“倫”各1分)
(2)莊宗很重視他的建議,不久就任命李琪為國計使,又將要任命他為宰相,不久因內亂而作罷。(譯出大意給2分,“重”、“尋”、“蕭墻之難”各1分)
江西高考文言文精選閱讀題含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