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考語文文言文例題附答案譯文
云南高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是時,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臺省官皆矯尾厲角,務毛摯搏擊為名高。先生獨淡泊寧靜,下直輒焚香掃地,晏坐終日,如退院僧。暇即與其友汪婉、劉體仁、董文驥、王世禛輩出游豐臺、草橋諸勝地,或會食浮屠、老子之宮。諸子酒酣耳熱,辨難蜂起,各負氣不肯相下。先生默坐,或微笑不發一語。偶出一語,則人人自失,覺我言為煩。先生固耽內典①,于三藏十二部之書無不研究,而于《楞嚴》尤了悟初因證果大旨。每過其居邸,繩床藥灶外,惟經論數卷而已。
先生嘗巡視茶馬于秦,不名一錢。或以為言,則笑曰:“吾籌之熟矣。居官而謀利,為子孫計耳。子孫不肖而居厚實,三蠢將至,曰盜賊,曰博徒,曰倡優。吾懼夫三蠢之為子孫憂也,故不敢也。
在京師,日懷歸田之思,屬長洲文點畫《江村讀書圖》以見志,予輩皆為賦詩。未幾,謝病歸。淄川高侍郎念東詩云:“燕臺奚被親相送,一個嵩丘行腳僧。”蓋紀實云。歸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當事,同年王中丞巡撫河南,饋問亟至,一無所受。答書曰:“生有癖性,酷愛古帖,亦昔人玩龍團,飲廷珪墨之意也。聞宋仲溫書《蘭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
趙子昂書《鐵佛岙鐘銘》在鶴沙報恩懺院,倘各損惠一通,敬拜賜矣。”其雅操如此。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禪悅文字尤善。
先生生明天啟壬戌,卒康熙壬申,年七十一。
(選自錢仲聯主編《廣請碑傳集》,有刪節)
注釋:①內典,佛經。
云南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10.對下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 晏坐終日 晏:平靜。
B 子孫不肖而居厚實 居:積儲
C 不接當事 當事:權要
D 必合古人矩度 矩度:氣度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 皙次其別號也 B、 偶出一語,則人人自失
吾其還也 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C、 予輩皆為賦詩 D、 饋問亟至,一無所受
為武置酒設樂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 梁煕年少時本性純凈,才思過人。他出身世家而無富貴習氣,把名利看得很輕;讀書好古,能詩善文,很早就有詩才和文名。
B 梁煕深研佛典,志愿清雅,對某些佛經要義體悟得特別透徹;酷愛古帖,還對一些書法名作的情況頗為熟悉。
C 梁煕恬淡好靜,不戀官場。他在朋友聚談時經常默坐其間,含笑不語,在京做官時總想辭去官職,去享受清靜的讀書生活。
D 梁煕任職時清正愛民,行事低調。他在任期間能夠廉潔自守,視民如子,政績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沒有得到皇帝的賞識。
13.把原文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①出知西安之咸寧,誓于神,不以一錢自污。(3分):
②諸子酒酣耳熟,辨難蜂起,各負氣不肯相下。(4分)
③吾懼夫三蠢之為子孫憂也,故不敢也。(3分)
云南高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10、答案:D(“矩度”應譯為“規矩法度”)
11、答案:C(A 代詞/語氣詞,還是;B 副詞,就/表假設,如果;C 都是介詞,譯為“替、給”;D 所字結構/被動句)
12、答案:D(“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沒有得到皇帝的賞識”說法不準確)
13、⑴答案:(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寧知縣,向神靈發誓,不會因一文錢而玷污了自己。(關鍵詞:“誓”發誓,“以”,因為)
⑵答案:眾人酒興正濃時,辯駁問題紛然并起,人人憑恃義氣不肯服輸。(關鍵詞是:“諸子”,各位先生。“蜂”,象蜜蜂一樣。“負氣”,憑恃義氣)
⑶答案:我擔心這三蠢問題會成為子孫后代的禍患,所以不敢啊。(關鍵詞是:“憂”,憂患)
云南高考文言文閱讀譯文
先生姓梁,名熙,字叫緝,皙次是他的別號。先生出生于一個世家大族,年幼時就不喜歡富貴子弟的習氣,愛讀古書,名聲與利益毫不看重。對詩歌,特別喜歡陶淵明,年少時就寫有詩句:“明月生東隅,清輝照北床。”老人們很詫異。十三歲以第一名的成績成為縣學生員,文才的名聲很大。
順治三年參加鄉試考中舉人,順治十年又考中進士。到西安的咸寧擔任知縣,在神面前發誓,不因為一文錢的原因來玷污連自己的名聲。對待百姓就如家人,政績在西安府所轄地區最好。在咸寧任職半年,就到云南道擔任監察御史。
這時,世祖章皇帝正重視地方官員向朝廷進言途徑的開放,臺、省的官員個個都逞強好勝、趾高氣揚,往往表現得嚴酷兇悍,來博取高的名聲。唯獨先生淡泊寧靜,在宮中當直結束,回家就過著清閑幽靜的隱逸生活,整日平靜地坐著,就如一個脫離寺院的僧人。有閑暇就和他的好友汪婉、劉體仁、董文驥、王世禛等人到豐臺、草橋一些圣地去游玩,有時在寺廟、道觀相聚宴飲。眾人酒興正濃時,辯駁問難紛然并起,人人憑恃意氣不肯服輸。只有先生默默地坐著,或微笑,但不說一句話。偶爾說一句,大家就覺得自己不足而若有所失,覺得自己說的不得要領。先生本來就沉迷于佛經,對三藏(經、律、論)十二類的書沒有不研究的,對《楞嚴》尤其明了“悟、初、因、證、果”的要義。我每次經過他的住處,除了繩床、藥灶外,只有幾卷經論罷了。
先生到秦地任茶馬司巡視,極其貧困。有人向他建言(謀取錢財),他卻笑著說:“我已經仔細考慮過了。做官謀取利益,是替子孫打算罷了。如果子孫沒出息,而又為他們積聚了富裕的財物,三種壞事就會隨之而來:一是偷竊、劫奪的人,二是賭徒,三是娼妓及優伶。我擔心這三蠹成為子孫后代的禍患,所以不敢啊。
在京師,每天都懷有辭官回鄉的想法,就囑托長洲的文點畫了一幅《江村讀書圖》來表達自己的志向,我們這些人都替圖畫寫詩。不久,他就稱病回到家鄉。淄川高念東侍郎贈給他一首詩,說:“燕臺襥被親相送,一個嵩丘行腳僧”。大概說的是實情。回歸家鄉后,更加耿直方正,固守自我,不和當權的人來往。同榜錄取的王中丞到河南擔任巡撫,多次送去的禮物,一件都不接受。回信說:“我一生的癖好就是酷愛古代的碑帖,和古人品嘗龍團茶、享有廷珪墨的意思是一樣的。聽說宋仲溫書寫的《蘭亭十三跋》的摹本在松江府亭,趙子昂書寫的《鐵佛嶴鐘銘》在鶴沙報恩懺院,如果能各自饋贈一件,我將非常感謝。”他高尚的操守就像這樣。先生對古文不多寫,如果有寫的,一定符合古人的規矩法度。而那些寫“禪悅”的文章更好。
云南高考語文文言文例題附答案譯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