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寧夏高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后楊駿反,以豫誅駿功,封西城侯,邑萬戶,賜絹萬匹。攀固讓所封戶及絹之半,余所受者分給中外宗親,略不入己。征為揚州刺史,在任三年,遷大司農。轉兗州刺史,加鷹揚,固讓不就。太常成粲、左卞粹勸攀蒞職,中詔又加切厲,攀竟稱疾不起。及趙王倫篡位,遣使召攀,更稱疾篤。倫怒,將誅之,攀不得已,扶疾赴召。卒于洛陽,時年五十八。
攀居心平允,蒞官整肅,愛樂人物,敦儒貴才。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遺滯。巴西陳壽、閻義皆西 州名士,并被鄉閭所謗,清議十余年。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濫。攀雖居顯職,家甚貧素,惟以周窮濟乏為事。子璋嗣,亦有父風。(選自《晉書·何攀傳》 有刪改)
寧夏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今之開制/當垂于后/若尊卑無差/有爵必進數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
B.今之開制當/垂于后若尊卑/無差/有爵/必進數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
C.今之開制/當垂于后/若尊卑無差/有爵必進/數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
D.今之開制當/垂于后若尊卑無差/有爵必進數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牙門與牙旗一樣,源起都有古人借猛獸利牙的圖案彰顯榮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喪是指遭逢母親喪事。舊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喪,謂之“丁憂”。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與“察茂才”“舉孝廉”一樣,是自上而下選拔官吏的制度。
D.鄉、閭在古代各指一種行政區域名,合在一起還可以泛指家鄉故里、父老鄉親。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何攀擔任別駕之時,不僅奉王濬之命帶著奏章前往中央,與張華商量伐吳事宜,還又前去拜訪羊祜,面陳討吳之策,他的才能贏得皇帝嘉許。]
B.何攀與石崇共同彈劾楊駿,認為其賞賜封爵不應厚于本朝開國之時,不應高于對滅吳功臣的封賞,即使不能遵循遠古典制,也應當依照先例。
C.何攀為官嚴肅,曾任廷尉、刺史、大司農等職,卻堅決推辭了兗州刺史之職,后帶病應召,是為篡位的趙王司馬倫所迫,實屬無奈之舉。
D.何攀正直愛才,不僅任梁州、益州中正之時引薦被埋沒的人才,而且還勇于辯明曲直,為刺史皇甫晏以及西州名士陳壽、閻義洗清了冤枉。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時廷尉卿諸葛沖以攀蜀士,輕之,及共斷疑獄,沖始嘆服。
(2)攀固讓所封戶及絹之半,余所受者分給中外宗親,略不入己。
寧夏高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4、C
5、C
6、A
7、(1)當時廷尉諸葛沖 因他是蜀地的人,輕視他,等到共同審理疑難案件,諸葛沖開始佩服他。
(2)何攀堅決推辭,讓出食邑和絲絹各一半,剩余的分給親戚,基本上沒留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