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考語文文言文訓練題及答案
新疆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原文
新疆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題目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馬融辭命/鄧氏逡巡隴漢之間/將有意于居貞乎/既而羞曲士之節惜/不貲之軀終/以奢樂恣性黨附成譏/固知識能匡欲者鮮矣/
B.馬融辭命/鄧氏逡巡隴漢之間/將有意于居貞乎/既而羞曲士之節/惜不貲之軀/終以奢樂恣性/黨附成譏固知識/能匡欲者鮮矣/
C.馬融辭命鄧氏/逡巡隴漢之間/將有意于居貞乎/既而羞曲士之節惜/不貲之軀終/以奢樂恣性黨附成譏/固知識能匡欲者鮮矣/
D.馬融辭命鄧氏/逡巡隴漢之間/將有意于居貞乎/既而羞曲士之節/惜不貲之軀/終以奢樂恣性/黨附成譏/固知識能匡欲者鮮矣/
5.下列是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舍人,古代豪門貴族家里的門客,宋元后用以稱呼權貴子弟,明代軍衛應襲子弟也稱“舍人”。
B.老莊,老子和莊子的并稱,老子和莊子是道家學說的代表人物,道家主張“清靜無為”“順應天道”“人性本善”“逍遙齊物”等思想。
C.岱宗,泰山的尊稱,泰山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歷代帝王封禪的神山,是佛道兩家的圣地,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縮影。
D.《左氏春秋》,簡稱《左傳》,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馬融年輕時長相英俊,擅長辭令,頗有才氣,拜隱居的摯恂為師,學業大有長進。摯恂認為馬融是個奇才,將女兒嫁給了他。
B.馬融因上奏《廣成頌》諷諫朝廷,得罪了當權的鄧氏,被滯留在東觀,十年得不到升遷,還遭到禁錮,被限制了人身自由。
C.馬融起初拒絕了大鄧騭的征召,客居在武都、漢陽一帶,后邊境不安定,物價飛漲,馬融生活陷入困頓,最終接受了鄧騭的邀請。
D.馬融門下學生數以千計。教授學生時,他坐在高堂上,堂上設置紅色紗帳,紗帳后安排女樂,學生按照次序傳習他的學說,能登堂入室得其面授者很少。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古人有言:“左手據天下之圖,右手刎其喉,愚夫不為。”所以然者,生貴于天下也。(5分)
(2)而俗儒世士,以為文德可興,武功宜廢,遂寢蒐狩之禮,息戰陣之法,故猾賊從橫,乘此無備。(5分)
新疆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答案
4.D
5.B “人性本善”是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張。
6.B 馬融因為哥哥的孩子去世,向朝廷請求回鄉,太后認為馬融輕視、羞辱了朝廷的任命,想到州郡做官,于是下令禁錮他。不是因為上奏《廣成頌》被禁錮。
7.(1)古人有這樣的話:“左手拿著天下的地圖,右手割斷自己的喉管,這是愚蠢的人都不做的事情。”這樣的原因,是生命比天下更寶貴。(“據”、“刎”、“所以”、狀語后置各1分,句意1分。)
(2)而當時淺陋的儒生和讀書人,都認為可以大興文德,武力應該廢止,于是停止打獵的禮儀,停息作戰布陣的法令,所以狡猾的盜賊放縱橫行,乘朝廷當時沒有防備。(“以為”、“宜”、“寢”、“從”各1分,句意1分。“寢蒐狩之禮,息戰陣之法”兩句亦可作互文理解,對學生不作要求。)
新疆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譯文
4.D
5.B “人性本善”是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張。
6.B 馬融因為哥哥的孩子去世,向朝廷請求回鄉,太后認為馬融輕視、羞辱了朝廷的任命,想到州郡做官,于是下令禁錮他。不是因為上奏《廣成頌》被禁錮。
7.(1)古人有這樣的話:“左手拿著天下的地圖,右手割斷自己的喉管,這是愚蠢的人都不做的事情。”這樣的原因,是生命比天下更寶貴。(“據”、“刎”、“所以”、狀語后置各1分,句意1分。)
(2)而當時淺陋的儒生和讀書人,都認為可以大興文德,武力應該廢止,于是停止打獵的禮儀,停息作戰布陣的法令,所以狡猾的盜賊放縱橫行,乘朝廷當時沒有防備。(“以為”、“宜”、“寢”、“從”各1分,句意1分。“寢蒐狩之禮,息戰陣之法”兩句亦可作互文理解,對學生不作要求。)
新疆高考語文文言文訓練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