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詩歌鑒賞訓練題帶答案
四川高考詩歌鑒賞訓練題(一)
21.這首詞上下闋分別扣住 與 兩個地點的變遷,寫出了倍加感傷的世事滄桑。(2分)
22.本詞寫了登臨所見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5分)
四川高考詩歌鑒賞訓練題答案
21.六朝勝地,行宮內院。(2分)
22. (1)空曠青山,破敗離宮,萋萋芳草,無人松徑,荒涼落日,明滅鬼火,凄清明月。(2分)(2)與所寫虛景結合(或虛實結合),突出表達了長江一線連年征戰、豪杰消磨、功業成空的蒼涼悲壯,詠出了風云易消、青山常在的感慨,意境更深遠,情感更深沉。(3分)
四川高考詩歌鑒賞訓練題(二)
淮上與友人別
唐 鄭谷 宋 志南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⑴ 賞讀不同時代兩位作者的兩首絕句,分析它們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2分)
⑵ 鄭詩有一個別開生面和富于情韻的結尾,使得它受到較高的評價。請從用詞和情韻兩方面賞析它的結尾。(4分)
⑶ 志南絕句的后兩句是傳世佳句,他傳神地寫出了江南春景的神韻,請圈定關鍵詞重點賞析。(3分)
四川高考詩歌鑒賞訓練題答案
⑴相同點:景物、季節。都寫了以楊柳為代表的江南春景;(1分)不同點:情感、情趣。一個是樂景寫哀情,一個是春日美景中充盈著愜意的春游樂趣。(1分)
⑵“向”字重疊,“君”“我”對舉,(1分)增添了畫面的張力和詩句詠嘆的情味。(1分)作者用一系列物象情景對離情進行反復渲染,結句的突然而止,(1分)讓讀者的自然流淌的感情遭遇制動的猛沖(臨歧握別的黯然傷魂,各向天涯的無限愁緒,南北異途的深長思念,乃至漫長旅程中的無邊寂寞,都一瞬間充盈到讀者心中。)作者言盡而讀者意無窮。(1分)
⑶ “欲濕”、“不寒”。“欲濕”,表現了濛濛細雨似有若無的神韻,(1分)“不寒”二字,點出春風拂面感受,(1分)細雨滋潤了云蒸霞蔚般的杏花,江南春雨的嬌妍紅暈,細長柳條的輕盈多姿,表現的春風嫵媚宜人。(1分)
四川高考詩歌鑒賞訓練題帶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