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現代文閱讀試題及答案
上海高考現代文閱讀原文
因為有行政職務,任繼愈拒絕參與自己主編的這些著作的評獎。在編輯《中華大藏經》最困難的時候,沒有辦公室,他自己掏錢,每月400元租房子給編輯部用。他對中華古籍那是真愛,感情深極了。
20世紀90年代的一天,任繼愈在館內巡視,突然發現老朋友季羨林坐在古籍善本閱覽室里,也沒在看書,就在那兒坐著。任繼愈很奇怪,就上前問為什么。季羨林說,你們國家圖書館不是有規定嗎,看古籍善本達不到一定級別就沒資格看,我學生需要看但沒資格,我有資格,我替他借,他看,我坐著。任繼愈大怒:“這些不合理的規矩必須改!”此后,古籍善本的借閱就不再像以前那樣困難了。
但是,任繼愈也清醒地看到,古籍善本既有文獻價值,也有文物價值。古籍善本是不可能像普通圖書一樣任人使用的。為解決使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他提出大力開展古籍影印出版的主張,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于是承擔了這項重任。時任國圖出版社社長的郭又陵說:“我還記得當時任老對我說,不能什么書賺錢就出什么書,出版事業不能一切向錢看。古籍影印成本高,印數少,利潤薄,但只要對讀者有益,我們就要做下去。”出版社在影印《敦煌遺書》和《四庫全書》時遇到了資金困難,是任繼愈親自給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領導寫信要來了資金,使深藏于書庫的古籍善本特別是重要而稀見的古籍化身千百,嘉惠學林。
1987年,國家圖書館一期工程竣工后,國圖門前的那條中關村南大街也開始改造,但完工后的道路在國圖這一段既沒有過街天橋,也沒有地下通道,甚至連個斑馬線都沒畫。讀者從路東到路西的國圖正門需要繞很大一個彎。任繼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國圖和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協商一年多還是毫無進展。最后是任繼愈親自去找,才總算在門口給國圖留了一條斑馬線。
1988年,國家圖書館準備出訪日本國會圖書館。時任辦公室主任的黃潤華按慣例給任繼愈送去500元置裝費。當時出國不像現在,大家工資也低,都沒啥像樣的衣服,所以出國都給發置裝費,買身西裝,但給任先生送去時,他堅決拒收。
在同事們印象里,任繼愈和任何人說話都是商量的口吻,絕沒有以上壓下那種命令式的話。
但有一次,任繼愈把郭又陵叫到家里,說:“這本書你幫我出了。”口氣很嚴肅,也很堅決。看著一臉疑惑的郭又陵,任繼愈解釋說,這部書是他的一個老學生寫的。這位學生是1960年代北大哲學系的高才生,本打算畢業后留校當老師的,但當時國家號召支援邊疆,學生在征求任繼愈的意見時,任繼愈鼓勵他去邊疆工作。結果到了邊疆之后運動不斷,學術研究被迫中斷,直到80年代回到北京才恢復,成果就是這本薄薄的書稿。也不讓出版社虧本出書,這位學生拿了1.5萬元,用做出書費。后來書出版了,郭又陵聽說,這筆錢是任先生自己掏的。
任繼愈不但是著名學者,也是享譽全國的書法大家,來求墨寶的人絡繹不絕。但只要對方是學校、研究機構、博物館等,他分文不取;如果對方是商業機構,對不起,不寫。有一次,一所新成立的學校請任繼愈題寫校名,他在了解了學校的教學宗旨后欣然提筆。不久秘書科就收到該校送來的一筆現金,行政處長知道任先生會拒收,到他家里扔下錢就跑。沒幾天,這所學校的校長收到了“母親水窖”的受捐通知。
任先生家里沒什么東西,有的只是書,但這批書最后也都捐給了他老家的圖書館。
上海高考現代文閱讀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
A.任繼愈在國圖擔任行政職務,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當中,尤其是古籍的整理和編纂出版,也因此而放棄了自己的研究與著述。
B.任繼愈利用主持、參與古籍整理工作的機會,寫下了大量的心得體會和讀書摘抄,準備重寫 《中國哲學史》,但未能如愿就去世了。
C.季羨林借書卻不看書的細節,一方面表現了任繼愈善于聽從建議的態度,從中也可以看出當時文人對于國圖僵化的制度的強烈不滿。
D.任繼愈先生出面命令郭又陵為自己的學生出書,是因為他覺得當年鼓勵學生去邊疆工作是自己的失誤,現在只能用這一方式來彌補。
E.這篇傳記沒有重點介紹任繼愈先生在學術方面作為大師的成就和貢獻,而是選擇了生活、工作中的幾件小事來表現他為人處世的特點。
(2)任繼愈任職國家圖書館期間,為國圖做了哪些工作?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3)文中多次寫到任繼愈先生對金錢的態度,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回答。(6分)
(4)任繼愈先生的魅力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8分)
上海高考現代文閱讀答案
(l)答A給3分,答E給2分,答C給1分;答B、D不給分;回答三項或三項上,不給分。(B“利用……機會”分析不當,原文為“在繁重的古籍整理工作之余,任繼愈并未放棄自己的學術追求”。C“強烈不滿”這一說法夸大。D“自己的失誤”分析不當,學生工作后被迫中斷學術研究原因復雜,并非因他造成。)
(2)①主持編訂了大量古典文獻資料,并出版,參與了古籍的修訂。②完善了古籍善本的借閱制度,并開展古籍影印出版工作,較好地解決了古籍善本使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③努力解決國圖硬件建設方面的問題,他親自找,為國圖門口留下斑馬線,方便了讀者。(6分,每答出一個要點給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
(3)①這此材料表現了他對物質追求的淡泊,表現了任繼愈先生高尚的人格。②增強了傳記的真實性,使人們對大師有更清晰的印象。③呼應題目“大師小事”,通過這此生活中的小事表現人物性格(6分,每答出一個要點給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
(4)①熱愛本職工作。他晚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古籍整理中去,在生命最后的20年里,編纂了大量古籍。②精于學術研究。任繼愈家中保存著大量零零碎碎寫有心得體會和讀書摘抄的紙片,他想把這此資料積累起來,重新寫一部《中國哲學史》,還想寫一部有關教育的書。③熱心為人解決困難。為了讀者,他改革了不合理的古籍善本借閱規矩,親自給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領導寫信要來了資金,使深藏于書庫的古籍善本嘉惠學林,親自去找,在門口給國圖留了一條斑馬線。④不逐名利,看淡錢財,他自己掏錢幫助困難學生出書,把潤筆費捐給“母親水窖”。 (8分,每答出l點并合理分析得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
上海高考現代文閱讀試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