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北京高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有自岳陽至者,以滕侯【】之書、洞庭之圖來告曰:“愿有所記。”予發書按圖,自岳陽門西距金雞之右,其外隱然隆高以長者,曰偃虹堤。問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為也。”問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險;而岳陽,荊、潭、黔、蜀四會之沖也。昔舟之往來湖中者,至無所寓,則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遠且勞,而又常有風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無患。”問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長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萬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時以成。”問其始作之謀,曰:“州以事上轉運使,轉運使擇其吏之能者行視可否,凡三反復,而又上于朝廷,決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議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書矣。”
蓋慮于民也深,則其謀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險不測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荊、潭、黔、蜀,凡往來湖中,無遠邇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陽四會之沖,舟之來而止者,日凡有幾!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則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數計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壞。蓋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繼者常至于殆廢。自古賢智之士,為其民捍患興利,其遺跡往往而在。使其繼者皆如始作之心,則民到于今受其賜,天下豈有遺利乎?此滕侯之所以慮,而欲有紀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聞當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時,常顯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無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慮熟謀審力不勞而功倍作事可以為后法一宜書不茍一時之譽思為利于無窮而告來者不以廢二宜書岳之民人與湖中之往來者皆欲為滕侯紀三宜書以三宜書不可以不書,乃為之書。
慶歷六年某月某日記。
注釋:【1】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屢遭貶黜,其時被貶,任岳州知州。
北京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1、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5分)
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愿有所記 愿:希望
B.覆溺之虞 虞:料想
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 使:假如
D.常顯用之 常:曾經
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予發書按圖
我打開書信并查看洞庭之圖
B.問其所以作之利害
問滕侯的建堤動機和修建的利弊
C.皆不能易吾侯之議也
(各級官員)都不能輕視滕侯的具體策劃
D.此滕侯之所以慮,而欲有紀于后也
這就是滕侯思慮并想記錄下來傳告后世的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文章認為,滕侯對偃虹堤的周密策劃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對百姓深切的關懷和熱愛。
B.古代不少利國利民的工程,由于年深日久缺乏維護,往往成了廢棄的遺跡,令人遺憾。
C.滕子京請歐陽修作《偃虹堤記》,是為了記載岳州面貌的改變和百姓安居樂業的情景。
D.《偃虹堤記》是一篇應邀之作,歐陽修在文中借贊美滕侯表達了心中理想的為官之道。
5、《偃虹堤記》寫到“(滕侯)功未及就,退守一州,無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請在方格里填寫《岳陽樓記》中內容與之相關的文句。(3分)
6、歐陽修的《偃虹堤記》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堪稱姊妹篇,內容相得益彰。談談你從兩篇《記》所抒發的為官情懷中獲得的感悟。(200字左右)(12分)
北京高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1、夫慮熟謀審/力不勞而功倍/作事可以為后法/一宜書/不茍一時之譽/思為利于無窮/而告來者不以廢/二宜書/岳之民人與湖中之往來者//皆欲為滕侯紀/三宜書/以三宜書不可以不書
解析:“一宜書”“二宜書”“三宜書”已經標明了層次,然后通過一些具體的動詞和虛詞來劃分,難度不大。
2、B
解析:覆溺之虞,“虞”的意思是擔心、擔憂,與上句“風波之恐”的“恐”意思接近。
3、C
解析:“皆不能易吾侯之議也”譯為“(他們)都不能改變我們太守的主意”。“易”。此處為“改變”意。
4、C
解析: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主要解釋了作文的目的和原因:1.讓后人效法滕侯的做事行為;2.告訴后代不要廢棄;3.太守受人民擁戴,共有此意。重點不在于描寫安居樂業的情景。
5、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廢具(俱)興
解析:試題中“功未及就,退守一州,無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是指滕子京在仕途不順的境遇下仍心為百姓,勤于政事,惠及百姓做出一定政績的具體陳述,與《岳陽樓記》的此句意義相似,考生可能易錯答“先天下之憂而憂”等名句,但這些名句都是作者抒發個人情懷的句子,與題干中給出的句子不符。
6、感悟角度:
(1)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時刻把百姓放在心上,“慮于民也深,則謀其始也精”。
(3)即使自己身處逆境,也要為百姓謀利,有所作為。
解析:此題首先要指出兩篇《記》抒發的為官情懷。《岳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句體現了為官憂國憂民的情懷。《偃虹堤記》“慮于民也深”等句體現出以民為本,仕途受阻也依然保持自我高尚的德行情懷。然后要從兩篇《記》抒發的情懷出發來談感悟,要能聯系實際,要有分析。與過去閱讀延伸題的答題思路完全一致。
北京高考文言文閱讀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