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物理熱身模擬試卷
2017高考物理熱身模擬試卷第Ⅰ卷
本卷共18小題,每小題6分,共10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聞其聲而不見其人”現象說明遇到同樣障礙物時聲波比可見光容易發生衍射
B.用超聲波被血流反射回來其頻率發生變化可測血流速度,這是利用多普勒效應
C.如果地球表面沒有大氣層覆蓋,太陽照亮地球的范圍要比有大氣層時略大些
D.已知某玻璃對藍光的折射率比對紅光的折射率大,紅光從該玻璃中射入空氣發生全反射時,紅光臨界角較大
14.為了研究樂音的物理規律,某同學用計算機同時錄制下優美的笛聲do和sol,然后在電腦上用軟件播放,分別得到如下圖(a)和圖(b)的兩個振動圖象,由此可以判斷
A.do和sol的周期之比約為2:3
B.do和sol的頻率之比約為2:3
C.do和sol在空氣中傳播的波速之比為3:2
D.do和sol在空氣中傳播的波長之比為2:3
15.在教學樓的樓梯口,有如圖所示的0、1、2、3 k級臺階,每級臺階的長為30cm,高為15cm(g=10m/s2).某同學從第0級臺階的邊緣以v0=5m/s水平拋出一小球(不計一切阻力),則小球將落在第幾級臺階上
A.7級 B.8級 C.9級 D.10級
16.兩電荷量分別為q1和q2的點電荷放在x軸上的O、M兩點,兩電荷連線上各點電勢φ隨x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其中A、N兩點的電勢均為零,ND段中的C點電勢最高,則
A.q1與q2帶同種電荷
B.A、N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為零
C.NC間場強方向向x軸正方向
D.將一負點電荷從N點移到D點,電場力先做正功后 做負功
17.2013年6月13日,北京時間6月13日13時18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十飛船在離地面343Km的近圓軌道上進行了我國第5次載入空間交會對接。神舟十號航天員成功開啟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艙門,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以漂浮姿態進入天宮一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航天員以漂浮姿態進入天宮一號,說明航天員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B.完成對接后組合體的運行速度小于7.9Km/s
C.王亞平在天宮一號中講課時可以用彈簧秤懸掛測一杯水的重力
D.完成對接后的組合體運行的加速度大于9.8m/s2
18.如圖甲所示,在豎直方向上有四條間距相等的水平虛線L1、L2、L3、L4,在L1L2之間和L3L4之間存在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B大小均為1T,方向垂直于虛線所在平面。現有一矩形線圈abcd,寬度cd=L=0.5m,質量為0.1kg,電阻為2Ω,將其從圖示位置由靜止釋放(cd邊與L1重合),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t1時刻cd邊與L2重合,t2時刻ab邊與L3重合,t3時刻ab邊與L4重合,已知t1~t2的時間間隔為0.6s,整個運動過程中線圈平面始終處于豎直方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則
A.在0~t1時間內,通過線圈的電荷量為0.25C
B.線圈勻速運動的速度大小為2m/s
C.線圈的長度為1m
D.0~t3時間內,線圈產生的熱量為4.2J
2017高考物理熱身模擬試卷第II卷
必考部分
第II卷必考部分共10題,共157分。
19.(18分)
(Ⅰ)(8分)用如圖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跨過定滑輪的細線兩端系著質量均為M的物塊A、B,A下端與通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相連,B上放置一質量為m的金屬片C,固定的金屬圓環D處在B的正下方。系統靜止時C、D間的高度差為h。先接通電磁打點計時器,再由靜止釋放B,系統開始運動,當B穿過圓環D時C被D阻擋而停止。
①整個運動過程中紙帶上計數點的間距如圖乙所示,其中每相鄰兩點之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已知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 Hz。由此可計算出C被阻擋前B的加速度大小a =
m/s2;B剛穿過D時的速度大小v = m/s(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②該實驗中需驗證等式是 (用M、m、v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還可運用圖象法加以驗證:改變物塊B的釋放位置,重復上述實驗,記錄每次C、D間的高度差h,并求出B剛穿過D時的速度v,作出v2 – h圖線如圖丙所示,根據圖線得出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g= ,代入數據再與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比較,判斷系統機械能是否守恒。
③在不增加實驗器材的情況下,請提出減小實驗誤差的一個辦法。
。
(Ⅱ)(10分)在實驗室測量兩個直流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電源甲的電動勢大約為4.5V,內阻大約為1.5Ω;電源乙的電動勢大約為1.5V,內阻大約為1Ω.由于實驗室條件有限,除了導線、開關外,實驗室還能提供如下器材:
A.量程為3V的電壓表V
B.量程為0.6A的電流表
C.量程為3A的電流表
D.阻值為4.0Ω的定值電阻
E.阻值為100Ω的定值電阻
F.最大阻值為10Ω的滑動變阻器
G.最大阻值為100Ω的滑動變阻器
(1)選擇電壓表、電流表、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等器材,采用如圖甲所示電路測量電源甲的電動勢和內電阻.
①在數據處理過程中,分別以電流表的示數I和電壓表的示數U為橫坐標和縱坐標,經過計算機擬合得到如圖乙所示的 圖象,U和I的單位分別為V和A,擬合公式為 .則電源甲的電動勢E= V;內阻r= Ω(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②根據上述實驗結果,請你判斷,在實驗中定值電阻選擇的是 (填D或者E);
電流表選擇的是 (填B或者C);滑動變阻器選擇的是 (填F或者G).
(2)為了簡便快捷地測量電源乙的電動勢和內電阻,選擇電壓表、定值電阻等器材,采用如圖丙所示電路.
①定值電阻應該選擇 (填D或者E).
②實驗中,首先將 閉合, 斷開,電壓表示數為1.48V.然后將 、 均閉合,電壓表示數為1.23V.則電源乙電動勢E= V;內阻r= Ω(小數點后保留兩位小數).
20.(15分)出現霾時空氣則相對干燥,空氣相對濕度通常在6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極細微的沙塵粒、煙粒、鹽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見度小于10km的空氣混蝕的現象.而沙塵暴天氣是風把一些沙塵顆粒揚起來,與“霾”不同的是顆粒要大得多且必須有比較大的風.
(1)假定某高速路段上由于嚴重霧霾的影響,其最大可見距離小于77m.而小車以108km/h運動時,把剎車用力踩下,還需前行50m才能完全停下(不管小車速度多大,踩下剎車后我們都近似認為小車做相同的減速運動),而司機發現情況到踩下剎車的反應時間約為0.5s.那么小車在該路段上允許的最大速度多大?
(2)對沙塵暴天氣,現把沙塵上揚后的情況簡化為如下情況:v為豎直向上的風速,沙塵顆粒被揚起后懸浮在空氣中不動,這時風對沙塵的作用力相當于空氣不動而沙塵以速度v豎直向下運動時所受的阻力,此阻力可用下式表達,Ff=αρ0Av2,其中α為一系數,A為沙塵顆粒的截面積,ρ0為地球表面地面的空氣密度.若沙塵顆粒的密度為ρ,沙塵顆粒為球形,半徑為r,試計算在地面附近,上述v的最小值vmin.
21.(19分)如圖所示,MN為絕緣板,CD為板上兩個小孔, AO為CD的中垂線,在MN的下方有勻強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外(圖中未畫出),質量為 電荷量為 的粒子(不計重力)以某一速度從A點平行于MN的方向進入靜電分析器,靜電分析器內有均勻輻向分布的電場(電場方向指向O點),已知圖中虛線圓弧的半徑為R,其所在處場強大小為E,若離子恰好沿圖中虛線做圓周運動后從小孔C垂直于MN進入下方磁場。
(1)求粒子運動的速度大小;
(2)粒子在MN下方的磁場中運動,于 MN板O點發生一次碰撞,碰后以原速率反彈,且碰撞時無電荷的轉移,之后恰好從小孔D進入MN上方第二象限內的勻強磁場,從A點射出磁場,求MN上下兩區域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之比為多少?
(3)粒子從A點出發后,第一次回到A點所經過的總時間為多少?
22.(20分)如圖所示,勁度系數k=20.0N/m的輕質水平彈簧右端固定在足夠長的水平桌面上,左端系一質量為M=2.0kg的小物體A,A左邊所系輕細線繞過輕質光滑的定滑輪后與輕掛鉤相連。小物塊A與桌面的動摩擦因數μ=0.15,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現將一質量m=1.0kg的物體B掛在掛鉤上并用手托住,使滑輪右邊的輕繩恰好水平伸直,此時彈簧處在自由伸長狀態。釋放物體B后系統開始運動,取g=10m/s2。
(1)求剛釋放時物體B的加速度a;
(2)求小物塊A速度達到最大時彈簧的伸長量x1;
(3)已知彈簧彈性勢能 ,x為彈簧形變量,求整個過程中小物體A克服摩擦力年做的總功W。
選考部分
第II卷選考部分共5小題,共35分。其中第29、30題為物理題,第31、32題為化學題,考生從兩道物理題、兩道化學題中各任選一題作答,若第29、30題都作答,則按第29題計分,若第31、32題都作答,則按第31題計分;第33題為生物題,是必答題。請將答案都填寫在答題卡選答區域的指定位置上。
29.[物理——選修3—3](本題共有兩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就越劇烈,每個分子動能也越大
B.布朗運動就是液體分子的熱運動
C.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其內能可能不變
D.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可知熱量能夠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但不可能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
(2)右圖所示為一帶活塞的氣缸,缸內盛有氣體,缸外為恒溫環境,氣缸壁是導熱的.現令活塞向外移動一段距離,在此過程中氣體吸熱,對外做功.用W1表示.然后設法將氣缸壁及活塞絕熱,推動活塞壓縮氣體,使活塞回到原來位置,此過程外界對氣體做功用W2表示.則
A.有可能使氣體回到原來狀態,且W1
B.有可能使氣體回到原來狀態,且W1>W2
C.不可能使氣體回到原來狀態,但W1=W2
D.上面A、B、C三種說法都不可能實現
30.[物理——選修3—5](本題共有兩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1個鈾235吸收1個中子發生核反應時,大約放出196 MeV的能量,則235 g純鈾235完全發生核反應放出的能量為(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 。(填選項前的字母)
A.235 NA×196 MeV B.NA×196 MeV
C.235×196 MeV D.NA235×196 MeV
(2)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a)圖裝置來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圖中PQ是斜槽,QR為水平槽,(b)圖是多次實驗中某球落到位于水平地面記錄紙上得到10個落點痕跡,有關該實驗的一些說法,不正確的有:
(填選項前的字母)
A.入射球和被碰球必須是彈性好的,且要求兩球的質量相等,大小相同
B.被碰球靜止放在槽口,入射球必須每次從軌道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
C.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不易測量,所以通過測小球“平拋運動的射程”間接地解決
D.圖(b)可測出碰撞后某球的水平射程為64.7cm(或取64.2cm — 65.2cm之間某值)
猜你感興趣:
1.2017高考物理萬能答題模板匯總
2.2017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帶答案
3.2017高考英語模擬題附答案
4.2017高考英語模擬試卷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