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考知識點總結
高中生物必考知識點總結
1.基因重組只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體,病毒,細菌等不能基因重組。)
2.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種堿基,8種核苷酸。
3.雙縮尿試劑不能檢測蛋白酶活性,因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質。
4.高血糖癥,不等于糖尿病,高血糖癥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驗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試劑檢驗,因為血液是紅色的。
5.洋蔥表皮細胞不能進行有絲分裂,必須是連續分裂的細胞才有細胞周期。
6.細胞克隆,就是細胞培養,利用細胞增值的原理。
7.細胞板不等于赤道板,細胞板是植物細胞分裂后期由高爾基體形成,赤道板不是細胞結構。
8.激素調節是體液調節的主要部分,co2刺激呼吸中樞使呼吸加快屬于體液調節。
9.注射血清治療患者不屬于二次免疫,(抗原加記憶細胞才是),血清中的抗體是多種抗體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會收縮,不屬于反射,反射必須經過完整的反射弧(這個點昨天一摸理綜就考了),判斷興奮傳導方向有突觸或神經節。
11.遞質分興奮行遞質和抑制性遞質,抑制性遞質能引起下一個神經元電位變化,但電性不變,所以不會引起效應器反應。
12.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中的“主要”如何理解?每種生物只有一種遺傳物質,細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遺傳物質,而是針對“整個”生物界而言的,只有少數rna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13.隱性基因在哪些情況下性狀能表達?...1.單倍體,2,純合子,3.位于y染色體上。
14.染色體組不等于染色體組型不等于基因組。染色體組是一組非同元染色體,如人類為2個染色體組,為二倍體生物。基因組為22+x+y,而染色體組型為44+x x或xy.
15.病毒不具細胞結構,無獨立心陳代謝,只能過寄生生活,用普通培養基無法培養,之能用活細胞培養,如活雞胚。
高考生物知識點匯總
1.沒有紡錘絲的牽拉著絲粒也會斷裂,紡錘絲的作用是使姐妹染色單體均分到兩極。
2.精子、卵細胞屬于高度分化的細胞,但全能性較大、無細胞周期。
3.表觀光合速率判斷的方法:坐標圖中有“負值”,文字中有“實驗測得”。
4.哺乳動物無氧呼吸產生乳酸,不產生二氧化碳,酵母菌兼性厭氧型能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植物無氧呼吸一般產生酒精、二氧化碳(特例:馬鈴薯的塊莖、玉米的胚、甜菜的塊根)。
5.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動物細胞(受精卵、2~8細胞球期、生殖細胞)也有全能性;通常講動物細胞核具有全能性(實例:克隆羊),胚胎干細胞具有發育全能性。
6.基因探針可以是dna雙鏈、單鏈或rna單鏈,但探針的核苷酸序列是已知的(如測某人是否患鐮刀型貧血癥),則探針是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或熒光標記的鐮刀型貧血癥患者的dna作為探針。
7.病毒作為抗原,表面有多種蛋白質。所以由某病毒引起的抗體有多種。即一種抗原(含有多個抗原分子)引起產生的特異性抗體有多種(一種抗原分子對應一種特異性抗體)。
8.每一個漿細胞只能產生一種特異性抗體,所以人體內的b淋巴細胞表面的抗原-mhc受體是有許多種的,而血清中的抗體是多種抗體的混合物。
9.抗生素(如青霉素、四環素)只對細菌起作用(抑制細菌細胞壁形成),不能對病毒起作用。
10.轉基因作物與原物種仍是同一物種,而不是新物種。基因工程實質是基因重組,基因工程為定向變異。
11.標記基因(通常選抗性基因)的作用是:用于檢測重組質粒是否被導入受體細胞(不含抗性)而選擇性培養基(加抗生素的培養基)的作用是:篩選是否導入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抗生素針對的不是目的基因,而是淘汰不具有抗性的沒有導入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
12.產生新物種判斷的依據是有沒有達到生殖隔離;判斷是否為同一物種的依據是能否交配成功并產生可育后代。
高中生提高生物成績的方法
1.在生物課堂上認真聽講,做好課堂學習筆記。課后復習當天所學知識,做到溫故而知新。
2.多思考,思考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知識并拓展知識。思考得多就會發現自己哪里學明白了,還有哪里不懂。不懂的及時請教老師或同學,消滅疑點。
3.課后的練習非常重要,能幫助把死的知識運用于活的練習或實際。
4.培養對生物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5.不要只局限于課本,去圖書館借閱生物方面的書籍閱讀,開闊視野。
6.多觀察,生物在生活中的運用是普遍而廣泛的。學以致用能讓人深刻體會到生物學習的重要性,促進更好地學習。
提高生物成績的竅門有哪些
記誦。首先記誦還是必要的,生物中的好多知識,你不記住是沒有用的,萬變不離其宗,所以課本上的知識還是要背誦的。
做簡單的習題。我舉個例子,就是基因問題,基因題目一般都是大題目,有一個很復雜的題目假設,然后會問你一些問題。其實這個你要是拆分來一點一點分析,你就發現其實很簡單,只要把最基礎的記住就好。
弄清知識內在聯系。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后,同學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來了。這時大家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系,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
實驗。不要覺得生物實驗沒什么做的,其實生物實驗很重要,也很有意思。看看洋蔥表皮的細胞,觀察一下顯微鏡下的單細胞等等,這都是個新奇的過程。
高中生物的學習技巧
(1) 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例如DNA的分子結構可簡化為“五四三二一”,即五種基本元素,四種基本單位,每種單位有三種基本物質,很多單位形成兩條脫氧核苷酸鏈,成為一種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2) 聯想記憶法
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例如記微量元素:鐵錳硼鋅鉬銅這六種元素,可以用諧音記憶鐵猛碰新木桶,這樣就記住了,而且不容易遺忘。
(3) 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于這樣的內容,可以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獨列出,然后從范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明顯,容易記憶。例如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等等。
(4) 衍射記憶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識點為核心,通過思維的發散過程,把與之有關的其他知識盡可能多地建立起聯系。這種方法多用于章節知識的總結或復習,也可用于將分散在各章節中的相關知識聯系在一起。例如,以細胞為核心,要衍射出細胞的概念、細胞的發展、細胞的學說、細胞的種類、細胞的成分、細胞的結構、細胞的功能、細胞的分裂等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