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健康飲食知識 男人一周健康飲食
男性健康飲食知識
中醫的食療養生注重食物的搭配,營養互補、相輔相成。同樣從現代營養科學觀點看,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食物,如果搭配合理,不僅不會“相克”,而且還會“相生”。俗語叫“鴛鴦配”。那么,食物究竟該怎么搭配更健康呢,一起來看看吧。
隨著人們生活的提高,營養膳食被提到了一個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可是營養究竟是什么?怎么樣才算營養,好多人都很困惑。營養是一種和諧,飲食和人之間的和諧。
那么,怎樣算是和諧?那么我們就要從膳食搭配上去找這種和諧。
膳食搭配的原則
1、“食不厭雜”。意在食物要多樣。目的是通過食物多樣化的途徑,實現營養全面性的目標。“雜”主要指的是食物的種類要多,跨度要大,屬性遠,一般人的膳食每日的食物種類應在30種以上(日本人每人每日的食物種類要求35種以上)
2、食物的搭配能起到營養互補的作用或彌補某些缺陷或彌補某些損害。
3、食物搭配一定要避免“相克”的“不宜的”即是安全無毒的。
4、力求搭配的食物具有共同性能增強營養保健作用。
5、將現代營養學理論與中醫養生理論相結合,指導食物的合理搭配和完成搭配的技巧。
主食搭配的技巧
1、粗細搭配,糧豆混食
如二米面發糕(標粉、玉米面各二分之一)、綠豆小米粥、芝麻醬花卷、紅薯粥
2、糧蔬、糧果搭配
最常見的是南瓜飯、胡蘿卜飯,如果再配上些果類,如紅棗、蓮子、栗子或果仁,不僅會增加主食中的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又會使主食別有風味。
3、主食與麥的搭配
燕麥、蕎麥、莜麥等中的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鈣、鋅等營養素含量均高于小麥粉,某些成份又有降脂等保健作用。如蕎麥、玉米粥;大麥、高梁米粥;蕎麥、標準粉的家常餅等。
4、糧菜搭配
米飯配以素菜好,如油菜飯。
5、米面混吃
日常膳食采用米、面混吃的方法是比較科學的。
傳統宴席的組成缺陷是主食的比例太小,不能體現主食在膳食中的地位。要改革傳統宴席熱比關系的不合理性。要做到主食的多樣性,花樣多、品種齊,營養互補,美味可口。如可增加以下品種,包子、餃子、餡餅、春餅、春卷等主副食搭配的風味小吃均屬糧菜搭配、主副搭配、菜豆搭配的主食品種。
副食搭配的技巧
1、葷素搭配
葷素搭配不只是口味的互補,在葷素結構上的互補性則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如青菜炒肉絲、鮮筍冬瓜球、土豆燉雞塊等。葷素搭配是重要的原則,也是搭配的關鍵。
2、蔬菜的搭配
如燒三菇、炒合菜、蘑菇燒腐竹等。
3、質地搭配
主料和配料的質地有軟、脆、韌配韌,如蒜苗炒魷魚;嫩配嫩如菜心炒雞片。
4、色澤搭配
主料與配料的色澤搭配主要有順色搭配和異色搭配兩種。順色搭配多采用白色,如醋溜三白、茭白炒肉片等。異色搭配差異大,如木耳炒肉片。色澤協調會引人食欲,反之,如搭配不協調,反而會影響人的胃口。
很多食物,在正常情況下都是營養的美食,但是在不同的搭配下,很可能會變成披著“健康”外衣的有毒食物哦!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你很可能已經誤食了這些看似“健康”的美食。
生活中,有些食物的搭配組合已經是由來已久,其美妙的口味也被人們所接受,習慣上也覺得這些種搭配是順理成章的了。但從健康的角度講,還是不科學的,健康專家可是有著充足的理由呢。
男人一周健康飲食
星期一:韭菜
在中醫里,韭菜有一個很響亮的名字叫“壯陽草”,還有人把韭菜稱為“洗腸草”,不但如此,韭菜還有很多名字。韭菜還叫草鐘乳、起陽草、長生草,又稱扁菜。韭菜入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在《本草綱目》中,韭菜的功效是:“生汁主上氣,喘息欲絕,解肉脯毒。煮汁飲,能止消咳盜汗。”
推薦
以韭菜為主料做成韭菜炒雞蛋、韭菜炒肉等,或以韭菜為主料包餃子、包子等。家常菜也可韭菜炒雞蛋:新鮮韭菜100克,洗凈切碎,雞蛋3只(去殼),同切碎之韭菜搗勻,用素油、食鹽同炒至熟佐食。功能:溫中養血、溫腎暖腰膝。
注意
由于韭菜不易消化,故一次不應吃得太多。不喜歡吃辣味的人不宜吃,易引起過敏的人也不宜吃。
星期二:羊肉壯陽
早在1800年前,醫圣張仲景就將當歸生姜羊肉湯歸為食療方劑,載入《金匱要略》。而《本草拾遺》更是將羊肉與人參相提并論,認為它是溫補、強身、壯體的肉類上品。現代營養學也證實,羊肉不僅營養豐富,還含有微量性激素,的確有壯陽作用。
推薦
杜仲燉羊肉:羊肉是冬季餐桌上的常見菜,屬熱性,本身就有助陽的作用,而杜仲則是補腎的良藥,能緩解腰膝酸軟、疲倦遺精的癥狀。杜仲是杜仲樹的樹皮,《本草經集注》里記載,在選擇杜仲時可以把它折斷,里面有像棉纖維一樣的白絲,就是質量較好的杜仲。可以取20克杜仲配合250克羊肉做成“蜜月菜”進補,一般先把杜仲煎成藥湯,然后再把藥汁加在燉羊肉里,一周吃一兩頓就可以了。
注意
這雖是一道藥膳,也不宜連續服用,只要覺得腰膝酸軟等癥狀緩解了,就要停一停。另外,吃羊肉進補禁忌較多:一是不宜與醋、茶葉同食,否則會降低壯陽效果,產生鞣酸蛋白質,引發便秘;二是忌與西瓜、黃瓜等涼性食物同食,否則不僅會大大降低羊肉的溫補作用,還會有礙脾胃功能。
星期三:小豆腐
別小看一塊小小的豆腐,其實,豆腐和中,生津潤燥,與其他食物配伍,可有補腎壯陽,養陰益血之功效,為滋補強壯之品。適用于身體虛贏,陽痿遺精,小便頻數等癥。同時亦可作為中老年人的保健滋補膳食。可用豆腐做成各種各樣的“豆腐菜”,如黃豆芽燉豆腐、雪里蕻燉豆腐、麻辣豆腐、五香豆腐等。
推薦
海參豆腐:海參400g,水豆腐300g,蛋清6個,牛奶150g,冬菇片15g,青菜心3棵,火腿片20g,熟雞片25g,料酒、蔥姜汁、味精、鹽、肉湯、豬油、淀粉各適量。豆腐加蛋清、牛奶、鹽、味精拌勻,蒸20分鐘;海參切片,沸水焯一下。鍋內放入豬油,下海參、料酒、蔥姜汁、鹽、味精、肉湯燒開,燜入味后,加火腿片、冬菇片、熟雞片、青菜心燒燉片刻,淀粉勾芡,起鍋裝盤,海參放在盤中間,再將芙蓉豆腐放在海參四周,即可佐餐食用。功效補腎壯陽,滋陰養血,豐肌。
星期四:吃蝦
男性食補,威風凜凜的蝦實在不可忽視。中醫養生認為,蝦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的功能。現代營養學家一致認為,蝦營養價值豐富,脂肪、微量元素(磷、鋅、鈣、鐵等)和氨基酸含量甚多,還含有荷爾蒙,有助于補腎壯陽。在西方,也有人用白蘭地酒浸蝦以壯陽,鑒于此,便不難知道為何扶陽不可缺少蝦了。
推薦
醉蝦:原料:蝦600克,紹酒適量。制法:將蝦洗凈,剪去頭須,除凈肚腸。再將蝦與紹酒一同煮2分鐘,根據自己喜好,適當加調味品。浸泡1小時后可以食用。功效:主治腎虛、陽痿、性功能減退等癥。
星期五:淡菜
淡菜又名珠菜、殼菜。含豐富蛋白質、碘、B族維生素、鋅、鐵、鈣、磷等。中醫認為淡菜補肝腎、益精血,可治療各種虛勞之癥。其味咸,性溫,有溫腎固精、益氣補虛功效。適用于男子性功能障礙、遺精、陽痿、房勞、消渴等癥。男子常食可強壯身體增強性功能。
推薦
松花淡菜粥:原料:皮蛋1個、淡菜50克、粳米、鹽、味精各適量。做法:皮蛋、淡菜、粳米共煮粥,加鹽、味精調味即可。功效:補益肝腎,益精血,除煩,降火。適用于高血壓病。
星期六:牡蠣
牡蠣,又名蠔。既是食物,也可入藥。含有豐富的鋅元素及鐵、磷、鈣、優質蛋白質、糖類等多種營養素。其味咸、性微寒。《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牡蠣)久服,強骨節,殺邪氣,延年”。《本草綱目》記載,吃牡蠣肉“能細潔皮膚,補腎壯陽,并能治虛,解丹毒”。牡蠣殼是一味中藥,性微寒,味咸,入肝、腎經,能平肝潛陽、散結軟堅、收斂固澀。歷史上拿破侖與愷撒就十分喜愛吃牡蠣,男子常食牡蠣可提高性功能及精子質量。可以和山藥、芡實、蓮子、豬肉一起煮,能治療腎虧。還可以將牡蠣和甲魚一起燉,或者做韭菜炒牡蠣肉,放一點牛肉或羊肉,達到蛋白互補,口感也非常好。
推薦
天然牡蠣湯做法:1.鮮牡蠣肉60克洗凈,切小片;2.紫菜清洗放入大碗中,加清湯、蠣肉片、蔥花、細姜絲,放入蒸鍋蒸30分鐘;3.取出加入精鹽、味精、胡椒粉、紹酒調勻。
星期日:魚類
沿海地區的居民多食魚類食物,因此他們常是子孫滿堂。人們發現,魚類是滋養性欲的理想食品,特別是鯊魚肉,作為性愛的“催化劑”至今仍享有盛譽。魚肉含有豐富的磷和鋅等,有“夫妻性和諧素”之說。凡體內缺鋅者,男性會出現精子數量減少且質量下降,并伴有嚴重的性功能和生殖功能減退,而女性則發生體重下降,性交時陰道分泌液減少等癥狀。
推薦
黃鱔——營養豐富,并能增強性欲,很多人認為吃黃鱔能“壯陽生精”。相傳,古代有些大力士,他們之所以力大無比,就是由于常吃黃鱔的緣故。唐代《名醫別錄》載:“主補中益血”。《食療本草》載:“補五臟,逐十二風邪,治風濕”。
生炒鱔片:黃鱔2條(約250g),大蔥(胡蔥)50g。黃鱔宰殺,取其肉,加鹽控后,開水淋沖切成片,加料酒、姜汁、醬油,腌漬20分鐘,放入由蒜、姜煸香的油鍋中,炒透,加水煮熟,加鹽、味精,煮之入味,撒上蔥花,淋上麻油即可食用。
看過“男人一周健康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