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健康飲食指南 如何預防高血壓
高血壓健康飲食指南
每日包括烹調用鹽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鈉折合成食鹽的總量應逐漸減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蓋去掉膠墊后一平蓋。這樣有助于降低血壓,減少體內的鈉水潴留。
2、限制脂肪的攝入
用植物油烹調食物,多吃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海魚類,從而氧化并降低血漿膽固醇,延長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風。其中含有較多的亞油酸,還對增加微血管的彈性,防止高血壓并發癥有一定作用。
3、控制能量的攝入
提倡吃復合糖類,如淀粉、玉米,少吃易引起血脂升高的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等單糖類。
4、適量攝入蛋白質
高血壓病人每日攝入蛋白質的量為每公斤體重1g為宜。每周吃2-3次魚類蛋白質,可改善血管彈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鈉排出,從而降低血壓。如高血壓合并腎功能不全時,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
5、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
如土豆、茄子、海帶、萵筍,含鈣高的食品如牛奶、酸牛奶、蝦皮。少吃肉湯類,因為肉湯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夠促進體內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腎臟的負擔。
6、吃新鮮蔬果
每天吃新鮮蔬菜不少于8兩,水果2至4兩。
高血壓飲食注意事項
1、飲食要清淡
素食方式可使高血壓患者血壓降低,高血壓患者應多吃粗糧、雜糧、新鮮蔬菜和水果、豆制品、瘦肉、魚、雞等食物,少吃動物油脂和油膩食品,少吃糖、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品。
2、限制食鹽量
控制鈉鹽攝入量有利于降低和穩定血壓,在飲食中應減少烹調用鹽,每人每日以不超過6g為宜。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物,含鉀豐富的食物有:土豆、芋頭、茄子、萵筍、海帶、冬瓜、西瓜、柑橘等。含鈣豐富的食物有:牛奶、酸奶、蝦皮、芝麻醬、綠色蔬菜等。
3、戒煙戒酒
煙、酒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嗜好煙、酒的人更容易發生高血壓心腦血管病變,而且煙、酒還能降低高血壓患者對藥物的敏感性。
4、飲食應節制
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要暴飲暴食,吃飯以八分飽為宜。高血壓患者在飲食中應適量吃一些能降低血壓的食物,如:黑木耳、荸薺、芹菜、葫蘆、綠豆、西瓜皮、蓮子心等。
5、早餐少吃雞蛋
雞蛋所含的膽固醇比較高,不適合高血壓患者食用,其中,蛋黃所含的膽固醇是蛋白的2000倍,所以即使吃雞蛋也盡量少吃蛋黃。
6、多吃豆類
無論紅小豆、綠豆、黃豆、黑豆、蕓豆,只要是豆類含鉀都十分豐富,大豆制品中的豆腐含鈣和鎂也較為豐富,因此,豆腐是高血壓病人每天都應當吃的食物。成年人200~300克/日為宜。而紅豆、綠豆、蕓豆搭配稻米、燕麥、小米、玉米等谷類食物做成五谷米飯、八寶粥、紅豆湯、綠豆湯等,都非常好。
7、多吃蔬菜
很多高血壓朋友都有這樣的體會,吃芹菜有很好的降血壓食療功效,因為無論是鉀、鈣、鎂,都在綠葉蔬菜中,而芹菜的確是綠葉蔬菜降血壓的典型代表。通常越是顏色深的綠色蔬菜,鉀、鈣、鎂含量越高,同一株蔬菜,葉子的顏色比桿莖深,自然有效成分含量也更高,吃芹菜一定要連同葉子一起吃。
8、注意補鎂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膳食中鎂的攝入量與血壓水平呈負相關,即攝入鎂越多,血壓降得越低。
預防高血壓的方法
1、心理平衡
精神緊張、壓力大、抑郁與血壓的升高密切相關。精神緊張、情緒壓抑、心理矛盾等因素可以導致高血壓病的病理過程已被國內外學者所公認。根據國外學者研究發現,痛苦、憤怒通過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而升高舒張壓,恐懼則通過增加心輸出量而使收縮壓升高。
2、戒煙限酒
吸煙會導致高血壓。研究證明,吸一支煙后心率每分鐘增加5-20次/分,收縮壓增加10-25mmhg。主要是因為煙葉內含有尼古丁(煙堿)會興奮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使心率加快,同時也促使腎上腺釋放大量兒茶酚胺,使小動脈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尼古丁還會刺激血管內的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壓升高,所以吸煙也是高血壓的原因之一。
3、注意合理飲食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上應遵守低鹽、低脂、低熱量的原則,并注意飲食結構的合理搭配;飲食不宜過飽、過快;最好忌不良嗜好,如煙、酒等。從預防高血壓的角度還應注意適當控制食鹽的攝入量,改變飲食“口重”的習慣。
4、適量運動
適量的運動,能舒筋活絡,暢通氣血,緩解人的緊張情緒,有利于控制血壓。一般來說,可選擇戶外散步、慢跑、打太極拳、氣功等節律慢、運動量小的項目,且以自己活動后不感到疲倦為度。寒涼可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故冬季老年人宜在室內運動,也可做爬樓梯運動,但一定要慢。
5、定期測量血壓
定期測量血壓是早期發現高血壓的有效方法。對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從兒童起就應定期檢查血壓。正常小兒的收縮壓=年齡×2+80(mmHg),舒張壓為收縮壓的2/3-3/5。 學齡兒童正常最高值120/80mmHg。對無高血壓家族史的人,從40歲起應定期測量血壓,即便是無任何自覺不適(早期高血壓或持久性高血壓可不產生明顯的主觀癥狀),每年也至少需測量血壓2-3次。
看過“如何預防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