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健康飲食 中學生健康小常識
中學生健康飲食
2、每餐均應有葷有素。也可以糧、豆、菜混食。主副食品搭配適宜,可以充分發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以早餐為例,主食(麥片、米)、副食(鹵蛋、肉松或小魚)、加上適量新鮮蔬菜;其中副食也可換成煮黃豆、豆干、豆腐等豆制品。除此,米面混食、干烯搭配也很重要,不應在一餐中既吃稀飯又喝湯,或全吃干稠食品而無湯汁供給。例如稀飯加饅頭,配雞蛋或豆類及其制品,比較合理。
3、選擇富含維生素和無機鹽的食物為原料。如奶類、瘦肉、海產品、蔬菜(綠、黃、紅色),以保證各種無機鹽和維生素的供給。
中學生健康小常識
1、注意勞逸結合,一般學習總時數是7--8小時,晚上10點左右休息較適當。睡眠時間為8--9小時,中午要有1小時休息時間。每天有2--3小時戶外活動(包括體育鍛煉、徒步往返學校等),每周不超過2--3小時的社會活動(包括科技活動)。
2、每日3餐都要注意營養,尤其是早餐不可少更不可不吃,每頓要定時,兩餐間隔4一5小時為宜。
3、不吸煙,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各組織器官尚未發育成熟,比較嬌嫩脆弱,對各種有害物質抵抗能力比較弱。
4、不喝酒,酒精會造成頭暈、頭痛、注意力渙散、情緒不穩定、記憶力減退等,從而影響學習,這對正在長知識的青少年是非常不利的。
5、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預防疾病,使體型優美,有利提高學習成績。
中學生健康的食物
鼓勵多吃的食物
以下食物應該每天食用,并采用蒸、煮、燉、涼拌等低鹽少油的烹調方式。
1、糧谷類,尤其是粗雜糧及薯類。建議小學生每天吃粗雜糧不少于25克、中學生每天不少于50 克。
2、新鮮蔬菜水果,其中一半以上應為深綠色、紅色、橙黃色、紫色的蔬果,要吃整個的蔬菜水果而不是榨汁喝。另外,由于不同的蔬菜營養特點有所不同,所以應該在葉菜類、根莖類、瓜茄類、鮮豆類、菌藻類和水生類蔬菜中輪流選擇食用不同種類的蔬菜。
3、奶及奶制品,建議每天喝鮮奶至少300 毫升,也可用300 毫升酸奶或45克奶粉替換著喝。
4、水產品(如魚、蝦、貝類等),建議每周至少吃3 次,每次150~200 克。
5、蛋類,建議每天保證1 個。
6、大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腐干、千張、豆漿等),建議每天都能有豆制品,甚至可以替代一部分動物性食物。
7、白開水。
盡量少吃的食物
有些食物本身含有或在加工中加入了中等量的油脂、鹽或糖,應盡量少吃,每周要少于3 次。
1、添加了油脂的谷類,如炒飯、炒面等。
2、含脂肪較多的肉類或帶皮的禽肉,如五花肉、帶皮雞肉等。
3、加工或腌制的肉、蛋、蔬果類制品,如臘肉、咸鴨蛋、水果(蔬菜)沙拉、鹽焗花生等。
4、含一定量糖,且含有奶、果汁、蔬菜汁的飲料,如杏仁露、核桃露、乳酸菌飲料等。
限量食用的食物
下列食物本身含有或在加工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油脂、鹽或糖,這些食物盡量做到每周不超過1 次,超重或肥胖的學生更應該嚴格控制攝入這些食物。
1、油炸食品、燒烤食品。
2、含動物脂肪酸或飽和脂肪酸高的食品,如肥肉、動物腦、黃油、煉乳、油炸方便面等。
3、添加了氫化植物油或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如奶油蛋糕、起酥餅干、人造黃油等。
4、含糖量高的食品,如糖豆、果凍、含糖碳酸飲料(如橘子味汽水、橙汁汽水)、風味飲料(如果味飲料、茶味飲料)等。
5、高鹽分或者高糖分的蔬果類制品,如醬菜、蜜餞等。
看過“中學生健康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