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健康飲食十大原則 運動前11種健康食品
運動員健康飲食十大原則
在運動員耗供平衡的前提下,應合理安排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食物中的比例。以熱量的攝取為例,一般蛋白質占總熱量的15%,脂肪占總熱量的30%左右、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的55%左右較為適宜。蛋白質的攝取也應根據不同運動條件,合理安排動、植物蛋白的攝入。水、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其他營養素的攝取也應如此。
注意熱量的平衡
由于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中消耗能量較多,只有給予及時補充,才能滿足他們的正常需要和保護充沛的運動能力及必要的能量貯備。然而過多的熱量可導致體脂肪增多、身體發胖、運動能力降低。所以,運動員的飲食安排一定要合理,要因人并因項目而異。
合理的飲食制度
飲食制度包括飲食質量、飲食分配和進食時間。進食時間要與訓練和比賽相適應。最好在進餐2.5小時以后再進行訓練或比賽,否則劇烈運動會使參與消化血液流向肌肉和骨骼,影響胃腸部的消化和吸收。飯后立即劇烈運動還會因胃腸震動及牽扯腸系膜而引起腹痛和不適感。訓練或比賽后也應休息40分鐘后再進餐,否則也會因進入胃腸的血液減少,胃液分泌不足而影響消化吸收功能,長注意熱源質的合理比例
運動員的熱源質應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脂肪要少。對大多數運動項目的運動員來說,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應為1:1:4;耐力項目的比例則應為1:1:7,一定要做到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
正確選擇食物、合理烹調加工
正確選擇食物是保證飲食質量的關鍵。運動員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由運動項目的強度和身體條件來決定。所強調的是蛋白質的質量,蛋白質攝取不足可引起運動性貧血,這在賽前強化期尤需注意。賽前的調整期要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比賽當日碳水化合物應為主要食物。選擇食物要講究營養,應選那些有營養、易消化、符合運動員需要的食物,主食不宜過于精細,品種要多樣化,米、面應合理搭配,充分發揮食物的互補作用。副食不能單從價格出發,因為昂貴的食物不一定營養豐富。烹調時應盡量保持食物的營養成分,還要注意色、香、味,以增進運動員的食欲。
高熱能飲食
這一原則的確定,是為了減輕運動員的腸胃負擔,力爭在體積較小、重量較輕的食品中獲得身體所消耗和所需求的熱能供給,一般每天食物總量不宜超過2500克。
充足的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生命和調節代謝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維生素缺乏會造成機體活動能力減弱、抵抗力降低,運動能力也隨之下降。運動時代謝旺盛、激素水平增高、排汗增加,對維生素的需要量也因項目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說,耐力項目對維生素B1、維生素C的需要量較大。如果蔬菜水果供應充足,則無需另外補充維生素。此下去還會引起慢性胃腸疾病。
飲食多樣化
這一原則的提出,一是為了運動員胃口的需要,二是為了獲取充分營養的需要。也就是說,這樣有助于運動員避免偏食、挑食的不良飲食習慣。當然,在多樣化的前提下,如果沒有食物良好的色、香、味的配合,沒有合理、適當的營養素的搭配,多樣化的目的是達不到的,并且會因營養攝入不足而影響身體。這里所說的多樣化是在良好的色、香、味和“營養”的前提下的多樣化飲食。
少食多餐
少食多餐是為了減輕運動員的腸胃負擔,為了適應高強度運動的要求,也是為了及時補充各種體內因運動而耗費的營養。如果少餐多食,會給腸胃增加負擔,從而影響運動員的身心狀態,對運動水平的發揮、運動成績的提高及以后體能的恢復都是有害無益的。
注意酸堿平衡
飲食的酸堿搭配不僅與運動員的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也直接影響到運動后體力的恢復。一般來說,白面、玉米等谷類食物,以及花生、核桃、肉類、蛋類、糖及酒類,含磷、硫、氯等元素較多,在人體內被氧化后,會產生帶陽離子的酸根,使體液出現酸性傾向。大豆、綠豆、水果、海帶、牛奶、蔬菜等含鉀、鈉、鈣、鎂等元素,在人體內氧化后則生成帶陰離子的堿性氧化物,會使體液出現堿性傾向。如果食酸性食物過多,就會使運動員的血液呈酸性,這不僅會增加體內鈣、鎂的消耗,易引起疲勞,而且還會使血液的黏滯度增高,對運動是極為不利的。因此運動員飲食要求酸堿相對平衡,酸堿食物要合理搭配。
運動前11種健康食品
1、水果奶昔
水果奶昔是健身前的非常好的小點心,因為它不僅含有很高質量的蛋白質和各種簡單和復合的碳水化合物,并且能夠快速消化。
2、香蕉
香蕉富有能為健身過程中迅速補充能量的高速碳水化合物。香蕉中富含的鉀離子對我們的肌肉和神經系統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早上鍛煉的人最好的選擇就是吃上一根香蕉。
3、燕麥
燕麥富含纖維素,它輔助碳水化合物擴散到血液中,再運送到全身提供能量。
4、咖啡
咖啡因的著名功效是緩解疲勞,并且增加燃脂率。對于經常喝咖啡的人,鍛煉的時候更加精力充沛。
5、鷹嘴豆
鷹嘴豆作為運動前的小點心,準備起來非常簡單。只需要1/4杯鷹嘴豆加上檸檬汁調味就好了。僅僅是四分之一杯的鷹嘴豆就含有10g的蛋白質,30g的碳水化合物還有9g的纖維素。
6、雞蛋白
雞蛋黃里面的脂肪很難分解消化,因此會給你飽腹感,對于健身是不利的。所以我們準備一些蛋白作為運動的前餐,一個雞蛋的雞蛋白大概含有4g的蛋白質,幾乎不含脂肪。
7、干果
干果便于攜帶,非常適合運動前吃。干果中所含的是簡單碳水化合物,能夠迅速分解提供能量,其中干莓果、開心果和菠蘿是比較好的選擇。
8、希臘酸奶
希臘酸奶比一般的酸奶多含有一倍的蛋白質,還少了一半的糖,但是你有乳糖不耐癥的話就不要食用。其他的高蛋白奶制品還有干酪。
9、全麥土司
全麥面包含有很高的纖維素(復合碳水化合物),能夠提供持久能量,在運動中被慢慢釋放。搭配一點果醬(簡單碳水化合物)吃效果更加。
10、雞胸脯和糙米
如果你想要在午餐或是晚餐后運動,你可以選擇這樣一頓低脂正餐。糙米的纖維素能提供持久能量。如果你愿意,可以用土豆或者其他淀粉型的蔬菜代替糙米。你不能選擇米飯,因為米飯較難以消化,運動時會有不適感。
11、Maca秘魯人參
秘魯人參作為天然的能量補給越來越受歡迎。許多南美的足球運動員都是吃秘魯人參來給自己充電。
十大最健康的飲食習慣
1、用涼開水泡紅茶
美國農業部研究發現,與青菜或胡蘿卜相比,紅茶中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質,可以有效幫你抵抗皺紋和癌癥的侵擾。日本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喝兩杯以上紅茶的人,遭遇流感病毒侵襲的幾率要比不喝的人少30%。用熱水泡茶會比冷水泡茶釋放出更多的咖啡因與單寧,導致周期性頭痛、失眠等癥狀,而用涼開水泡茶可使其中的有益物質在不被破壞的情況下,慢慢溶出。
2、睡前吃些高纖維食物
專家介紹,睡前半小時吃些低熱量的碳水化合物零食,比如谷類食物,有助于睡眠。大多數人每天攝入的纖維量只有身體需要量(25—35克)的一半,所以,建議抓住睡前的最后時刻補充一下。
3、有些素菜要“葷”著吃
油吃多了不好,但一點不吃更不好。專家表示,南瓜、胡蘿卜中含有大量β—胡蘿卜素,因此不能吃得太清淡,用油炒一下更有利營養素吸收。如果南瓜用來煮粥,那么保證其他菜里有油,讓它們到腸胃里會合。
4、涼菜的汁用來蘸著吃
很多人去飯店都喜歡點盤大拌菜或蔬果沙拉,覺得這樣能補充維生素。其實,這些菜中的醬汁反而會給原本健康的菜帶來不少熱量。最好把調好的醬汁放在一個小碗里,用切好的菜蘸著吃,這樣,你需要的醬汁只是原來的1/6。
5、冷水洗肉,熱水洗菜
許多人洗肉前,喜歡拿熱水泡上一會兒。殊不知,用溫水或熱水洗肉,不但容易變質、腐敗,做出來的肉口感也會受影響。最重要的是,會加速肉中蛋白質、氨基酸和B族維生素的流失。與之相反,洗各類果蔬時用溫水更好。專家指出,溫水比涼水更容易去除果蔬表面的農藥殘留。
6、每餐之前喝兩杯水
控制體重,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場“持久戰”。不久前,研究人員發現,飯前喝兩小杯水能減少饑餓感和食物攝入量,比節食減肥的效果更明顯。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布倫達。戴維說:“喝水是控制體重的一種最簡單、廉價的方法。”餐前飲水的人一天能少攝入近300卡熱量。美國格拉斯哥大學肥胖專家邁克·里恩教授也指出,除喝水外,餐前吃水果、蔬菜和麥片粥,同樣含熱量少,還有助于增進飽腹感。
7、復合維生素飯后吃
專家表示,生活中吃得精細,會損失大量B族維生素;蔬菜過度浸泡,會泡掉大量水溶性維生素;食品放置時間過長,或油煎、烘烤等烹飪方式都可能減少維生素含量。這時,補充復合維生素就像上了一道“保險”,而且最好飯后吃。葉酸、維生素B、C等水溶性維生素如果飯前空腹吃,很快通過胃進入小腸被吸收,還沒完全被人體利用就通過尿液排出體外。維生素A、D、E、K等脂溶性維生素必須溶于脂肪類食物中才能被吸收,如空腹服用,大部分都不能被吸收。
8、生吃洋蔥防心臟病
很多人吃菜時會小心翼翼地把洋蔥挑出來,這就大錯特錯了。美國哈佛醫學院心臟科教授克多·格爾威治博士指出,洋蔥含有大量保護心臟的類黃酮,每天生吃半個,或喝等量的洋蔥汁,可增加心臟病人約30%的“好膽固醇”。尤其在吃烤肉這樣不怎么健康的食物時,里面的洋蔥就像你的“救命草”。專家指出,洋蔥對高血壓、高血脂和心腦血管病人確實有好處,而且生吃、涼拌效果最佳。
9、深色水果抗衰老
買水果時拿不定主意,就選深色的那種。相比淺色水果,深色水果里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劑、維生素、硒、鐵、鈣、鋅等物質,具有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功效。
10、晚餐早比晚點好
專家表示,人體排鈣高峰期是餐后4—5小時,晚餐吃得太晚,不僅影響睡眠、囤積熱量,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結石。老年人晚餐的最佳時間最好在下午六七點,而且應不吃或少吃夜宵。
看過“運動前11種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