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健康飲食 適合過冬的食物
秋冬健康飲食
2、洋蔥
洋蔥的特殊香氣可刺激大腦皮層,有鎮靜作用。將洋蔥切碎后裝入布袋放在枕邊,臨睡前聞一聞,有催眠的效果。另外,洋蔥含豐富的維生素、鈣、磷等礦物質,對大腦神經系統也有營養作用。
3、胡蘿卜
對調理脾胃有顯著的效果。常吃胡蘿卜,對于秋后常見的消化不良、風熱型感冒、扁桃體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都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4、芹菜
芹菜中富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降血壓、降膽固醇和鎮定神志的作用。
5、生菜
生菜富含維生京和微量元素,含水量也是蔬菜中的佼佼者,多吃有助于皮膚補水,對胃腸功能不好引起的痤瘡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6、苦瓜
苦瓜富含粗纖維、維生素C、鈣、鐵等營養素,還含有抗癌作用的活性蛋白質不但能夠增加免疫細胞的活性,還能清除體內毒素、幫助排毒。
7、萵筍
萵筍中的含碘量高,對人體的基礎代謝和體格發育很有利。萵筍葉的營養遠遠高于萵筍莖,秋季愛患咳嗽的人多吃萵筍葉可平咳。
8、小白菜
小白菜含維生素C和鈣質很多,還含有磷、鐵、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等營養物質,具有通腸利胃的功效。對于肺熱、口渴、心煩等情況,小白菜有清肺的功效,可以緩解這些癥狀。
9、銀耳
銀耳富有天然特性膠質,正適合秋冬季滋潤而不膩滯的滋養特點,能養陰清熱、潤燥補脾、益氣清腸,經常食用還可以潤膚,祛斑。含豐富膳食纖維,還能養肝。
10、百合
溫潤如花的百合,含生物素、秋水堿等多種生物堿和營養物質,對病后體弱、神經衰弱等大有裨益。秋季容易出現的支氣管癥,食用百合,也能有助改善,皆因百合可以解溫飽潤燥,有潤肺、清心、止咳安神之效。
11、葡萄
葡萄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食用后可延緩衰老,并起到清除體內自由基的功效,對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也有積極的治療和預防作用。
12、山楂
山楂中含有豐富的果膠,而果膠是一種多糖物質,食用后有控制和血脂的功效。此外,山楂中還含有大量的黃酮類化合物和有機酸,食用后具有抗癌、防癌、降血壓和降膽固醇的功效,特別適合消化不良、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腸炎患者食用。
13、柑橘
秋季是柑橘大量上市的時候,而柑橘中的維生素B1含量豐富,食用后對神經系統的信號傳導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柑橘中的類胡蘿卜素也比其他水果豐富,食用后會在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具有護眼明目的功效。另外,柑橘還含有抗癌、抗氧化、抗過敏成分,食用后有預防血凝、減少冠心病、中風和高血壓等功效。
14、石榴
石榴中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食用后不會被消化道中的酶分解,既可以防止便秘,又可以緩解腹瀉。另外,石榴籽中的維生素C、多酚類物質含量豐富,這些物質具有延緩衰老的功效。所以,食用石榴時最好將石榴籽一同咀嚼一下。
15、鮮棗
鮮棗與其他水果相比,營養成分居在首位,比如維生素C、鉀、鎂、鐵、鋅等。而維生素C對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軟化血管等很有療效。而鉀對控制血壓也有很好的療效。鎂可以抵抗壓力等。
16、山藥
山藥藥食兩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能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壽的功效。蒸著吃、做湯喝、炒菜均可。蒸著吃,營養損失最小。可以和枸杞搭配來熬枸杞山藥粥,能更好地發揮滋補效果。
17、蓮藕
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還富含膳食纖維,對治療便秘有益。七孔藕淀粉含量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適宜做湯;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涼拌或清炒最為合適。可以搭配黑白木耳。搭配銀耳滋補肺陰,搭配黑木耳滋補腎陰。
秋冬健康飲食原則
1、多飲水
對腸道,尤其大腸是糞便堆積的地方有好處。多飲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縮短糞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減少毒素的吸收,溶解水溶性的毒素。最好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溫開水。此外清晨飲水還能降低血液粘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2、每周吃兩天素食
給腸胃休息的機會。因為過多的油膩或刺激性食物,會在新陳代謝中產生大量毒素,造成腸胃的巨大負擔。
3、多吃新鮮和有機食品
少吃加工食品、速食品和清涼飲料,因為其中含有較多防腐劑、色素。
4、在日常飲食中控制鹽分的攝入
過多的鹽會導致閉尿、閉汗,引起體內水分堆積。如果你一向口味偏重,可以試試用芹菜等含有天然咸味的蔬菜替代食鹽。
5、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
如維生素C、E等抗氧化劑,以幫助消除體內的自由基。
最適合過冬的十種食物
1、鱸魚
鱸魚含有豐富的、易消化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2、尼克酸、鈣、磷、鉀、銅、鐵、硒等。中醫認為鱸魚性溫味甘,有健脾胃、補肝腎、止咳化痰的作用。冬天,鱸魚肥腴可人,肉白如雪,魚肉細膩,是最好的品鱸魚季節。
2、黑木耳
黑木耳含較多的微量元素、維生素B1、B2、胡蘿卜素、甘露糖、戊糖、木糖、卵磷脂、腦磷脂、鈣、鐵等,有防止血液凝結、心腦血管疾病、大便干結的作用。中醫認為黑木耳性平味甘,有補氣、益智、生血功效,對貧血、腰腿酸軟、肢體麻木有效。
3、黑豆
黑豆是各種豆類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比豬腿肉多一倍還有余。它含有的脂肪主要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人體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占50%,還有磷脂、大豆黃酮、生物素,所以吃黑豆沒有引起高血脂之虞,還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中醫認為,黑豆性平味甘,有潤腸補血的功能。
4、黃豆芽
黃豆芽是大豆在水中浸泡發芽的產物,在這個過程中,自身酶的作用下,大豆中蛋白質結構變得疏松,蛋白質的消化率和生物效價提高,維生素B1、B2、C的含量以及水溶性纖維素量增加,成為理想的高營養蔬菜。
5、大豆
大豆的營養成分比較齊全,其中蛋白質是“完全蛋白質”,含賴氨酸較高,能彌補糧食中賴氨酸的不足。它既可當蔬菜,又可代替糧食,冬天吃大豆特別有益。中醫認為,大豆味甘,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的功效。
6、牛奶
牛奶是人體營養素的最好來源之一,蛋白質中含有人體9種必需氨基酸;脂肪的顆粒小,呈高度分散狀態,所以消化率高;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它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抑制腐敗菌的生長。中醫認為,牛奶味甘平,有補虛養身、生津潤腸、消渴等作用。冬天我們需特別注意補鈣,而牛奶中的鈣不僅豐富,而且容易吸收。
7、香菇
香菇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50多種酶及游離氨基酸、膽堿、腺嘌呤、麥角甾醇及香菇多糖,有抑制體內合成膽固醇,促進膽固醇分解和排出,防止血脂升高的功效。
8、狗肉
狗肉含有較多的牛磺酸、多肽,而脂肪很少。中醫認為,狗肉性溫,有補氣溫腎、助陽散寒之功效,對腰痛、畏寒、四肢冰冷、夜間多尿、增添熱量有很好的作用。
9、羊肉
冬季補陽當推羊肉。羊肉具有強身、補血、暖身、補腎、壯陽、生肌、健力、抵御風寒之功效,能改善中老年人身體虛弱、陽氣不足、畏寒無力的癥狀。羊肉能補血虛,可治療女性氣血兩虧、形體消瘦。羊肉也有助于潤膚養顏、烏須黑發。羊肉還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有保護胃壁、幫助消化的功能。羊肉一般的人都可以吃。需要注意的是羊肉屬大熱之品,火大的人或有上火癥狀的人不宜食用,流感、急性腸炎病人、高血壓病人忌食。
10、花生
性味甘、平,可健脾和胃、潤肺化痰、益氣止血,用于脾虛消瘦、食少乏力、干咳少痰、產后乳汁不足等癥。花生中的脂肪可使肝內膽固醇分解為膽汁酸,促進排泄,從而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用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看過“適合過冬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