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健康飲食常識 養(yǎng)生飲食的注意要點
春季健康飲食常識
春季來臨,飲食應多吃些甜味,少吃點酸味,這樣可以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中醫(yī)認為,五味入五臟,酸入肝,甘入脾,多甜少酸有助于脾臟的消化功能,因此春季飲食調養(yǎng)應多選甘溫食物,如大棗、山藥、土豆等。
『 宜多吃補充津液和清熱解郁的食物 』
漫長冬季導致體內郁熱,為了御寒人們蓋厚重的被子,有些人還喜歡喝酒御寒,因此體內蓄積了較多郁熱,輕者可以頭昏煩悶,重者可形成內臟疾病。消除郁熱可多吃些清除郁熱的食物,如海帶綠豆湯。
『 早春多補充能量和蛋白質 』
早春氣候仍然寒冷,人體需要消耗一定能量來維持御寒功能,因此營養(yǎng)結構應以高熱量為主,選用黃豆、芝麻、花生、核桃等物可及時補充能量。
『 多吃辛溫補食物 』
春季吃一些有溫補作用的食品有助于增強人體抵抗力,抵抗風邪對人體的侵襲,抵抗初春風寒,驅散體表風寒邪氣,如韭、蒜、蔥等。
總的來說,人們如果想要讓自己在春季時節(jié)能夠健康飲食的話,對于本文所提到的春季飲食可遵循的三點原則,就需要大家去認真的進行了解并且牢記于心,同時,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合理的搭配自己的飲食。
養(yǎng)生飲食的五個注意要點
1、多吃主食少吃副食
春天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反復無常,人體免疫力和防御功能極易下降,誘發(fā)感冒等疾病。此時如果多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增強體魄,還容易消化,保護腸胃。
2、多吃蔬菜少吃水果
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有疏通血管和腸道的特殊功能,肝和心都喜歡它,蔬菜能幫助肝臟盡快實現蛋白質、糖類、脂肪代謝。而水果多數生冷食物,吃太多容易損傷脾胃。
3、多吃乳制品少吃肉類
牛奶等乳制品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是我們補充營養(yǎng)的首選。而一般肉類中的膽固醇都是非常高的,因此,春季過多的吃肉類則是容易發(fā)胖的。
4、多喝水少吃油膩食物
季節(jié)更替帶來多風、干燥的氣候,加劇了身體水分的流失。春季其實也容易導致上火,進而引發(fā)頭痛、便秘、體重增加等癥狀。建議每天清晨起來,喝點蜂蜜水,將有助于清洗腸道,排毒祛火。
5、多吃彩色食物少吃口味單調食物
在人體中,五臟各有所愛,如心愛紅、苦;肝愛綠、酸;腎愛黑、咸;肺愛辣、白;脾愛黃、甜。人們在飲食中,應當照顧到各臟器的愛好。
春季養(yǎng)生小常識
1、養(yǎng)陽
春夏季節(jié)是大自然氣溫上升、陽氣逐漸旺盛之時,此時養(yǎng)生宜側重于養(yǎng)陽才能順應季節(jié)變化。根據春天里人體陽氣生發(fā)的特點,可選擇平補和清補飲食,如選用溫性食物進補。平補的飲食適合于正常人和體弱的人,如蕎麥、薏苡仁、豆?jié){、綠豆及蘋果、芝麻、核桃等。清補的飲食是指用食性偏涼的食物熬煮的飲食,如梨、藕、薺菜、百合等。
2、養(yǎng)陰
陰虛者及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宜在春天發(fā)作,飲食上可采用蜂蜜療法,將蜂蜜隔水蒸熟于飯前空腹服用,每日100毫升,分3次服用;或用牛奶250毫升,煮開后調入蜂蜜50克,白芨6克,調勻后飲用。這些均有養(yǎng)陰益胃之功效。陰虛內熱體質者,可選大米粥、赤豆粥、蓮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大甜大膩、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
3、養(yǎng)腦
春天,肝陽上亢的人易頭痛、眩暈,這就是祖國醫(yī)學所說“春氣者諸病在頭”的原因。其飲食防治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頻頻飲之。另外,還可用用芹菜250克,紅棗10枚,水煎代茶飲。
4、養(yǎng)脾
祖國醫(yī)學還認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這是因為春季為肝氣旺之時,肝氣旺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現脾胃虛弱之癥,而多吃酸味食物會使肝陽偏亢,故春季飲食調養(yǎng)宜選辛、甘溫之品,忌酸澀,應多食用蔬菜以及山野菜等。
5、養(yǎng)腎
春天氣候舒爽,是腎功能不佳患者養(yǎng)腎與調理的好時機,此時服用強腎配方與固腎藥膳,對腎功能損害初期的療效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調理,飲食以清淡甘味為主。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苡仁、黃瓜及香瓜等。
看過“養(yǎng)生飲食的注意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