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地理怎樣復習比較好
這個中心就是主干。結合高考來看,近幾年的文綜試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規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對地理學科主干知識的考查。對這些主干知識的復習,學生要準確地理解其內涵和外延。搞清每個知識點的來龍去脈、適用范圍和條件;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個知識點。還要對重點知識進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識間的橫向關系和縱向聯系,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框架,形成知識網絡圖。
2、地理知識整合能力
復習時精讀課本,歸納地理知識之間內在邏輯聯系,提高知識遷移速度。如氣候知識,就可根據氣候的具體分布、氣候的主要特點、影響氣候的成因、各種氣候類型的判斷、氣候對工農業的影響、氣候資源的利用與評價這一線索進行知識串聯;也可利用區域圖對中國各分區之間、中國某區域與世界某區域之間氣候資源的利用等進行對比聯系;還可對各大洲相同的氣候類型進行影響因素的逐一對比等。
高考地理如何復習好
1、抓一輪復習,全面掌握基礎知識
“能力為本,知識為本”是高考永恒的話題。無論高考題如何變化,都是對基礎地理知識的不同解讀和遷移,甚至綜合考題都是基于綜合的。如果基礎知識不扎實,很容易在考試過程中遇到障礙。復習是全面盤點基礎知識的階段。因此,學生在這個階段一定要注意復習,力求做到“及時消化一天的內容,及時鞏固地理每個單元的知識”,努力把每一個知識點都弄明白。
2、重視地圖,在地圖上落實地理知識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高考題往往以地圖為起點。近年來,高考題的征集甚至出現了微觀和局部,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地圖閱讀能力和區域定位能力。因此,學生要注意閱讀、填空、默讀、甚至畫圖的訓練。只有把所有的知識都放在地圖上,他們才能有效地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3、關注時事熱點,接觸生活現實
地理熱點、時事、生活中的地理問題,都是地理學科非常關心的問題,也是歷年高考命題的理想切入點。因此,我們必須時刻關注這些問題,分析生活中地理事物(現象)形成的原因,提出解決某些問題的方法,了解某些項目的最新進展,并將某些時事與相關的事件聯系起來。地理知識。學生應注意經常閱讀報紙,學會發現時事隱含的地理信息。不妨寫一些地理時事題,與同學交流,互相檢討提高。
關于高考地理沖刺的方法
1、 熟悉區域位置
要利用高考復習時間對一些重要區域進行系統地梳理。包括重要經緯線穿越的地區、重要的運河海峽、世界重要的國家、中國各個分區、一年來的熱點區域等。注意它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和人文地理特征(工業、農業的分布成因、城市、港口和交通等方面)
2、 熟記知識模塊
即掌握某種知識的大的方面或一般規律。如農業區位因素,要知道其主要包括氣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場、交通、政策、技術等;區域地理的設問與答題一般是“在哪里?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等。
因為高考地理沖刺階段時間不多,不可能再進行全面、系統地復習,只能梳理一下主干線條。有了這些知識模塊后,就可以進行知識遷移和實際應用,但不要機械的遷移和簡單的照搬,要注意結合具體的區域實際,對相應的知識要點進行甄別。
3、 細心查漏補缺
高考地理復習雖然有一般的規律,但具體到每一位學生,又有很大差異,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你必須找自己出的薄弱點,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重點復習。找薄弱點的最好方法是整理以前的作業、練習,進行歸類,分析哪些方面問題最大,如區域定位方面的、地球運動方面的,知識模塊方面的、答題規范方面的等等,然后針對性地強化訓練。值得指出的是,在薄弱部分要多化些時間和精力,其他方面也是要兼顧到的,不能厚此不顧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