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地理應該怎樣沖刺
1、注重地理基礎知識的復習
高考其實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難,根據近幾年高考的考察形勢來看,重要考察內容還是以基礎知識為主的,基礎知識占將近60%的比例,所以高三文科生在復習的時候還得注重基礎知識的復習。
2、注重地理基本原理、規律的復習
高三文科生在復習的時候要善于歸納地理的基本原理、規律等,并且還要熟練運用。舉個例子說明一下:等溫線的判讀題,做題的第一步是根據圖上的數據判斷出南北半球,數值由南向北遞減那就是北半球,反之就是南半球;判斷出南北半球以后,在根據等溫線的彎曲方向判斷冷暖,再分析原因,如果是因為海陸差異就要考慮季節,如果是因為洋流的影響的那就得考慮寒暖流。
3、地理復習要狠抓主干知識
高考地理在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命題的基本點是主干知識,也就是每個章節最主要的內容,然后根據主要內容進行擴展,對于細枝末節的知識點考察很少,因此高三文科生在復習的時候掌握就好,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死摳。
在這里要說明一下,地理基礎知識和細枝末節并不沖突,基礎知識是以課本為主的重要考察內容,而細枝末節則是針對某個概念進行深層次的剖析,有些地理概念只需要記住就好,并不需要讓你理解多深刻。
高考地理應該怎樣復習
1、我們應該認真閱讀地理課本,掌握課本上的所有知識。在閱讀教科書時,我們可以嘗試這樣做:閱讀課文的標題,了解地理的主要知識,在心里建立最基本的框架,然后仔細閱讀,掌握最基本的知識點;然后閱讀筆記和地圖,幫助我們理解課文。我們可以在課前和背誦期間做這件事。
2、必要時,我們可以參考地理資料,幫助我們加深對教科書地理知識的理解。
3、積極思考、注重培養空間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我們在該地區的空間定位,兩個是至關重要的。例如,面對一個經度和緯度,我們首先確保它在大陸,哪個國家,然后我們將開始認為這個國家的一些特征,如自然條件、經濟水平等。
提升高考成績的方法
1、多問
對于自己不懂的地方,要馬上就去問。不要怕麻煩,不要拖拖拉拉。問的過程中,老師也會有意無意的幫你對知識進行梳理,遠遠比自己在下面白努力有用得多。
2、作息與營養
不得不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要是身體不好,學習不在狀態,哪里來的效率呢。無論學習有多緊張,都要規定自己,按時睡覺,下午一定要抽空去跑跑步,多攝入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一日三單,要有規律。當然,我不建議去吃什么保健品來增進學習。
3、勞逸結合
可別一股腦的只知道學習,忘了休息的重要性。通常來說,人的注意力集中最長也就半個小時左右,之后再怎么學習效率都是非常低的。何不短暫的休息呢,出去活動活動,進行遠眺,呼吸呼吸新鮮空氣。這樣的學習效率反而更好。
快速提高成績竅門
1、制訂計劃,讓學習目標清晰可見,并按照所制訂的計劃合理有序的學習。
2、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把握學習的黃金時間。
3、孩子學習時,父母要督促孩子認真完成學習任務,關心照顧孩子的身體。
4、善于借力注重學習的方法,提高對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提高你的記憶力,還有理解力,這樣可以讓你學習事半功倍,而且是提高學習成績最關鍵的一點。
高考答題技巧有哪些
1、語文:寫作時間掌握在50分鐘內
寫作文的時間一定要控制在50分鐘內,并且要寫完,寧可結尾很短也不要沒有,否則會扣分。
想一個新穎的標題,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千萬別照搬話題當成標題。
語文基礎不好的同學可嘗試些短點的句子,基礎好的同學可以多多調動腦中的文章庫,使文章文采飛揚,但切不可堆積辭藻,要把握好度。
2、數學:遵循“522”原則
522原則”就是收到卷子以后,先整體閱一遍卷子,看看選擇題的前5個,填空題的前2個到3個,解答題的前2個,這些題一般都是送分題。
挑會做的題目先做,再做有一定思考時間的題目,如果感覺題目特別困難,就先不要去管,不要為一兩道題耗費太多時間,每道題平均時間控制到在1到1分半鐘左右最佳。
3、英語:作文字數要寫夠
英語考試,字數是個門檻。字數夠得話,就能得3分。
打草稿的時候,不要把全篇作文都寫到草紙上,只需寫一個大概的大綱流程,別浪費時間。有的同學已經習慣在草紙上寫作文的話,就要在考試前多加練習。寫大綱流程的時間控制到3-4分鐘。
4、化學:注意審題,表達清晰
化學科目失分主要有六個原因:審題不仔細,概念不清楚,實驗不重視,思維不敏捷,表達不清楚,書寫不規范。因此,考生審題要很仔細,不能答非所問。
5、物理:用補圖法幫助審題
物理題意理解錯,是學生失分一個較普遍的現象,建議學生在頭腦中建立活的物理情景。例如,根據題意,畫出物體運動過程中幾個關鍵狀態的情景圖,來幫助自己理解題目敘述的全過程,準確把握問題的已知條件、邊界條件、臨界條件。
6、地理:選擇題善用排除法
選擇題要注意事物的因果關系,有的試題要求你以果推因,有的是以因推果;采取排除法,逆向思考問題,比如讓你選擇正確答案,你可以排除那些有明顯錯誤的,這樣解題會更快。
解答綜合題要有整體思維。題目一般以區域地理為載體,圍繞一個中心問題,從不同側面或者事物的不同層面來設問。因此答題必須要圍繞著“在哪里”“有什么”“為什么”“做什么”才可以。
7、生物:善于從題面找線索
時間分配方面,最好前面5道選擇題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后面兩道答題留夠20分鐘以上的時間。
此外,非選擇題要從題目中找線索,如有的題目包裝得很新穎,考生容易發懵,但這樣的題目可能包含很多知識點,考生要在問題中搜索知識體系中相關的理論考點,即便試題所涉及的問題似懂非懂,只要把這個題的指向搞清楚了就不會出錯,這樣就能夠獲得評分點規定的分數。
8、政治:不留空白就能得分
會的題爭取全答對,不會的題(尤其大題),可把問題變通后再抄一遍,這樣多少能爭取到幾分,這也是政治考試的特點——只要寫了就能酌情給分,所以千萬不要在試卷上留空白,尤其是大題。
此外,最后一道大題中的最后幾問,非常易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學生是否有時間。
9、歷史:切記問什么答什么
拿到試卷后,尤其是碰到自己不會的問題時,要把試題放在事件所發生的時間背景中去思考,同時要注意,問什么答什么。千萬不要把不相關的內容寫上去,這樣往往是自己感覺不錯,結果得分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