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復習技巧
一、抓住一輪復習,全面掌握基礎知識
“能力為主導,知識為基礎”是高考永恒的話題。 高考試題無論怎樣變化,都是地理基礎知識的不同演繹和遷移,即使是綜合試題也是在基礎之上的綜合。如果基礎知識不扎實,就很容易在考試過程中遇到障礙。一輪復習正是對基礎知識進行全面盤點的階段,因此,同學們一定要重視這個階段的復習,力爭做到“當天內容及時消化,每單元知識及時鞏固”,力爭吃透每個知識點。
二、重視地圖,將地理知識落實到地圖上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高考試題也往往以地圖為切入點,近年來高考試題的采點甚至出現微觀、局部地區,這就要求同學們有很強的讀圖能力和區域定位能力。因此,同學們平時應注重讀圖、填圖、默圖、甚至描圖訓練,只有把所有的知識都落實到地圖上,才能切實提高解題能力。
三、關注時事熱點、聯系生活實際
地理時事熱點問題、生活中的地理問題都是地理學科非常關注的問題,也是歷年高考命題的理想切入點。因此我們要時刻關注這些問題,分析生活中地理事物(現象)的形成原因、提出某些問題的解決措施、了解某些工程發展的最新進展、將某些時事與相關地理知識聯系起來等。同學們平時應注意經常看報,學會發現時事中隱含的地理信息,不妨可以自編一些地理時事題與同學交流、互相考查提高。
四、學會用規范的地理語言表述
地理高考說明中要求“進行文字準確、條理清楚、邏輯嚴密的表述”。有的同學客觀性試題做得相當不錯,但進行文字表述時卻常常不能到位,不是關鍵字抓不住,就是語言邏輯出現問題,使本該得到的分丟失。關鍵在于,平時就沒有使用規范的地理語言進行記憶與表述。課本是我們學習規范地理語言的重要工具,從現在起,同學們應盡量使用課本語言進行表述和記憶,逐步形成良好的語言表述習慣。
高三復習應該注意什么
1.心不靜則思維不清晰,思維不清晰則復習沒有效率。當看了一個晚上的書之后發現自己晚上都不知道干了什么的時候肯定會感覺很郁悶,于是一個晚上的時間也就這么過去了,覺得沒有什么收獲。建議大家在開始一個學科的復習之前先靜下心認真想一想接下來需要復習那一塊,需要做多少的事情,然后認真的去做,同時需要很高的注意力,只有這樣才會有很好的效果。
2.忌毫無計劃。沒有計劃的復習一定是低效的,這在每年浩浩蕩蕩的復習大軍中有著無數失敗的教訓。所以,在高三復習的過程中,同學們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份復習計劃。每天有計劃,每周有計劃,每月有計劃。在計劃切實可行的情況下,在復習的時候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同時一定要實現自己的計劃,不然一次沒有實現,緊接著就有第二次了。
3.忌學無規律。顯然,在緊張的學習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同學們一定會發現身邊總有一些學生看上去也不是特別努力,但是成績依然很好。其實,他們就是會生活,會學習。高三的復習是非常有規律的,也就意味著高三的生活也必須要遵從學習的規律,只有結合自身實際,找到合適的生活規律去復習,效率一定會有較大的提升。
高三學好地理的技巧
1、勤于練習。高三地理始終是文科科目,所以理論知識的記憶還是學好地理的基礎。另外地理基礎打好之后,就要學會靈活運用知識,這才是目的。這就需要高三學生多做一些地理題,做的多了,理論知識自然就能靈活運用了。
2、學會用規范的地理語言表述。地理高考說明中要求“進行文字準確、條理清楚、邏輯嚴密的表述”。高三的時候一定要重點培養。有的同學客觀性試題做得相當不錯,但進行文字表述時卻常常不能到位,不是關鍵字抓不住,就是語言邏輯出現問題,使本該得到的分丟失。關鍵在于,平時就沒有使用規范的地理語言進行記憶與表述。一定要重視。
如何高效學習高考地理
一、書本。地理科的書本大體劃分為兩類,一類是文科知識較重,也就是記憶量較多的部分,例如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另一類是理科思維較重,也就是需要理解、應用較多的部分。例如自然地理,這方面往往還涉及計算。在看書本時就要注意這一特點。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在看書時要記憶和聯絡實際,注意關鍵詞句。而自然地理則應加深理解及推算的原理??磿鴷r還要注意加強空間思維的聯想,例如想象地球的轉動變化等。按照以上的規律看書,把書本的知識結成網路,這樣就能在運用時得心應手。在學習地理時,要重視概念的學習,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才能正確無誤。要把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諸如:天體、天球;恒星日、太陽日;時區、區時等。當然,概念學習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
二、練習。在熟悉書本的基礎上做練習也是需要技巧的。文科類的知識題量不需要太多,重在表達時要注意簡明和清晰,因為這部分內容往往涉及簡答題。而理科類的題目通常是難點,特別是計算的部分,做這類題可以進行專題式的訓練,對每一種型別題進行專門訓練,并在訓練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長此以往,便能收到不錯的效果。
做練習貴在精而不是多,做題是檢查書本知識的很有效方法,因此做題時不清晰或出現錯誤,立即查書并記住是很重要的。將知識整理歸納形成主干,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指用聯絡的方法來表達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論等,是把隱性的知識顯性化、視覺化,便于思考、交流與表達。它是由節點、連線組成的知識網路圖,其中節點表示概念,連線表示概念之間的聯絡,用節點和連線組成的網路知識結構表示某一個主題及其層次。
三、考試。每次考試都是檢驗知識掌握程度的好辦法。在考試中發現自己知識的缺陷后糾正是使自己進步的重要途徑,同時,也要學會從考試中摸索出重點和規律。這樣才能在以后的學習中更有針對性。如果感覺對自己有幫助,還可以去我剛開始說的那個高考狀元李曉鵬新浪部落格里仔細看一下他所講的具體的高中地理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我自己從中就受益很多。部落格里還講到其他科目的學習內容,結合了學生很具體的經驗感受,方法非常實用,我相信結合好的學習方法成績會提高的更快!
高三沖刺階段怎么復習
首先,每天具體的學習時間安排因人而異,每位同學應該自己探索最適合自己的時間安排,原則是不要每天堆砌太多的無效時間,高考不是看你總共學了多少個小時,是看你有沒有真的學懂學透知識點,所以應該是不要在犯困嚴重完全沒效率的時候勉強,這時候睡覺或是去打球也許反而會更好,關鍵不是每天堆出多少小時,而是看書的時間腦子清醒活躍,有能力做完題目對完答案至少還有能力思考、總結、聯想。
太多人花很多時間做題卻把后面的步驟扔了,那幾乎就是白費了時間,甚至會有考試碰到原題仍毫無印象、做不出來的狀況。另外要說的是,其實后面的總結反思步驟常常并不需要坐在書桌前,上學放學路上、洗澡時候這種游離狀態下反而更容易發現那些近看不容易發現的聯系。
其次,文理科應該穿插進行復習,每過兩小時就可以換一個題型或者科目,這樣不容易產生疲勞感。刷理科的時候可以經常停下來想一些有意思的問題然后自己算一算。遇到好題也仔細分析一下然后整理下來,反正就是想方設法地讓自己保持新鮮感,理科做的效率低了,就背背單詞或者做做閱讀,然后再回頭刷理科的題目,這樣的效率往往更高。
怎樣秒殺高考地理選擇題1、直選法
直選法比較適合難度較小的題目,其考查的內容大多是地理概念、成因、空間分布、特征與規律等方面的知識。這一類題目共同的特點是題干與選項之間的知識環節較 少,可以通過認真閱讀題干中的關鍵詞 語、關鍵數字等,找出 “ 限定詞 ”,明確選擇的方式、內容與范圍,運用已有的地理知識進行知識重現和 比較分析,直接選出正確答案。
2、排除法
此法常適用于地理原理、特征、分布、規律等敘述性識記類題目。因為該類題目一般具有敘述不全、半對半錯、前后不照應等特點。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并有一定的難度。排除時先將題干與選項結合推敲,利用已有的或隱含的條件去逐步排除表述有誤和不完整的選項,去偽存真。
如識記類選擇題典例:從選項入手,根據自己所掌握的地理原理和規律一邊審題一邊排除,直至得到正確選項
3、代入法
對于計算型選擇題或者地理事物關聯型選擇題,有時解答比較麻煩,就可以采用代入法,將四個選項帶入題目或者圖中進行逐一驗證,最后得出答案。
4、排序法
選擇題中經常出現按時間組合、空間組合、時空組合的題目,這類題目相對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解答此類題的基礎是掌握基本原理和規律。解題時應根據事物的發展規律和分布規律,自己先試著排序,再按題干要求與備選項進行對照,如果二者相符則為答案。
5、圖解法
對于地理學科中的無圖考圖題,圖解法是最好的解題方法。圖解法能將一些解題過程中的思考過程用簡單的圖示顯示出來,能幫助我們在答題時理清思路,避免過失性丟分。尤其在解答地理時空分布、運動規律等方面的試題時,能大大提高答題的速度和準確率。
6、優選法
解題時,有時會感到提供的四個選項都符合題目要求,難以取舍。這類試題的題目往往有 “ 最 ”“ 主 導 ”“ 主要 ”“ 第一 ”“ 核心 ”“ 直接 ”“ 間接 ”“ 根本 ” 等字眼,在做此類題目時,應抓住其關鍵詞,采用優選法進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