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財務成本管理真題及答案(2)
三、計算題(本題型共5題。每小題8分,本題型共40分。答案中的金額有小數 點的保留兩位小數,小數點兩位后四舍五入)
1. 甲公司因為城市改造將辦公樓搬遷至郊區,地鐵將于10個月后開通至辦公地 點,公司行政部門提出自行購買一臺大巴車的方案,具體如下:
自行購買一臺大巴車,需付360000元的車價,假定為月末購入下月初立即投入使用。稅法規定的使用年限為5年,凈殘值率5%。另外,需付給司機工資每月6000元, 油費12000元,停車費2000元。10個月后大巴車的變現價值260000元。
如果租賃,每月租金30000元.
每月資本成本1%,所得稅率25%。
(1) 求自行購買方案的平均每月折舊抵稅額,10個月后大巴車變現的凈流入;
(2) 自購方案的月平均成本,自購方案與租賃方案哪個好并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及解析】
(1) 每月折舊抵稅額=360000x (1 -5%) / (5x12) xO. 25 =1425 元
稅后付現成本=(2000 + 12000 + 6000) x0. 75 = 20000 x0. 75 = 15000 元
變現時賬面價值=360000 - 360000 x 95% x 10/ (5 x 12)
= 303000 元
變現價值=260000元
變現損失抵稅=(303000-260000) = 10750 元
變現凈流入=260000 + 10750 = 270750 元
(2) 凈現值=-360000 + (- 15000 + 1425) x (P/A, 1%, 10) + 270750 x (P/F, 1% , 10)
=-3600000 - 13575 x 9. 4713 +270750 x 0. 9053
=-243462. 92 元
自購方案的月平均成本=243462. 92/ (P/A, 1%, 10) =25705.33元
租賃方案月稅后成本=30000 xO. 75 =22500元
故選擇租賃方案。
2. 甲公司一個鋰電池項目準備投產,該公司目前資本結構(負債/股東權益)為 30/70,債權人要求的報酬率為9%。
(1) 準備采用發行債券的方式募集資金,市面上有一種10年到期的政府債券,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6%,剛剛過付息日,目前市價為1120元。
(2) 鋰電池行業的代表公司為乙和丙。乙公司的β權益為1.5,資本結構(負債/ 股東權益)為40/60;丙公司的β權益1.54,資本結構為(負債/股東權益)50/50; 所得稅率為25% ,市場風險溢價7%。
(1) 求無風險市場利率;
(2) 利用相對價值法,計算行業的代表公司的β資產、甲公司的β權益及平均加權成本。
【參考答案及解析】
(1) 60 x (P/A, i, 10),+1000x (P/F, i, 10) =1120
設i為4%,則等于1162. 25
設i為5%,則等于1077.20
用內插法,結果為4. 50%
(2) 乙公司的β資產= 1.5/ (1+ (1 -25%) 40/60) =1
丙公司的β 資產= 1.54/ (1 + (1 -25%) 50/50) =0.88
行業的代表公司的β資產=(1+0.88) /2=0.94
甲公司的β權益=0.94x (1 + (1 -25%) 30/70) =1.24
甲公司的權益資本成本=4. 50% +1.24x7% =13. 18%
加權平均成本= 13. 18% x70%+9% x (1 -25%) x30% =11.25%
3. B公司是一家生產企業,其財務分析采用改進的管理用財務報表分析體系。該公司2010年改進的管理用財務報表相關數據如下:
項目 | 2010年 |
資產負債表項目(年末數) | |
凈負債 | 600 |
股東權益 | 2400 |
凈經營資產 | 3000 |
利潤表項目(年度數) | |
銷售收入 | 3000 |
稅后經營凈利潤 | 540 |
減:稅后利息費用 | 36 |
凈利潤 | 504 |
行業平均水平的相關數據如下:
凈經營資產凈利潤 | 稅后利息率 | 凈財務杠桿 | 權益凈利率 |
19.5% | 5.25% | 40% | 25.2% |
要求:
(1) 假設B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的年末金額可以代表全年平均水平,根據以上資料,計算有關數據并填入下面表格,不需寫出計算過程。
財務比率 | 2010年 |
凈經營資產凈利潤 | |
稅后利息率 | |
經營差異率 | |
凈財務杠桿 | |
杠桿貢獻率 | |
權益凈利率 |
(2) 利用因素分析法,按照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后利息率、凈財務杠桿的順序,定量分析2010年權益凈利率各驅動因素相比行業平均水平對其影響程度(以百分數表示)。
【參考答案及解析】
(1)
財務比率 | 2010年 |
凈經營資產凈利潤 | 18% |
稅后利息率 | 6% |
經營差異率 | 12% |
凈財務杠桿 | 25% |
杠桿貢獻率 | 3% |
權益凈利率 | 21% |
(2)行業平均水平權益凈利率= 19. 5%+ (19.5% -5.25%) x40% =25.2%
替換凈經營資產凈利率= 18% + (18%-5.25%) x40% =23. 1%
替換凈利息率= 18%+ (18% -6%)x40% =22.8%
替換凈財務杠桿= 18%+ (18% -6%)x25% =21%
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的影響=23. 1% -25. 2% = -2. 1%
凈利息率的影響=22.8%-23.1%=-0.3%
凈財務杠桿的影響=21%-22.8%=-1.8%
4.甲公司設有鍋爐和供電兩個輔助生產車間,鍋爐車間的成本按熱力蒸汽噸數分配,供電車間的成本按電力度數分配。熱力蒸汽的計劃分配率為3.5元/噸,電力的計劃分配率為0.6元/度。甲公司2011年度有關輔助生產成本資料如下:
鍋爐 | 供電 | |
待分配付費用 | 60000元 | 100000元 |
勞務量 | 12500噸 | 125000度 |
鍋爐 | 75000度 | |
供電 | 2500噸 | |
生產車間 | 10000噸 | 100000度 |
管理部門 | 2500噸 | 25000度 |
(1) 采用直接法、交互法、計劃法對輔助費用進行分配。將結果填入以下表格, 不需要寫出計算過程。
直接法:
鍋爐 | 供電 | 總計 | |
待分配費用 | |||
生產車間 | |||
管理部門 |
交互法:
鍋爐 | 供電 | 總計 | |
待分配費用 | |||
生產車間 | |||
管理部門 |
計劃法:
輔助生產車間名稱 | 鍋爐 | 供電 | 合計 | ||
待分配成本 | |||||
提供勞務數量 | |||||
計劃單位成本 | |||||
輔助生產車間 | 鍋爐 | 耗用數量 | |||
分配金額 | |||||
供電 | 耗用數量 | ||||
分配金額 | |||||
生產車間 | 耗用數量 | ||||
分配金額 | |||||
管理部門 | 耗用數量 | ||||
分配金額 | |||||
按計劃成本分配合計 | |||||
輔助生產實際成本 | |||||
輔助生產成本差異 |
(2)比較三種方法的優缺點,并判斷該公司采用哪種方法合適(英語作答加5分)。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直接法:
鍋爐 | 供電 | 總計 | |
待分配費用 | 60000 | 100000 | 160000 |
生產車間 | 48000 | 80000 | 128000 |
管理部門 | 12000 | 20000 | 32000 |
交互法:
鍋爐 | 供電 | 總計 | |
待分配費用 | 87500 | 72500 | 160000 |
生產車間 | 70000 | 58000 | 128000 |
管理部門 | 17500 | 14500 | 32000 |
計劃法:
輔助生產車間名稱 | 鍋爐 | 供電 | 合計 | ||
待分配成本 | 60000元 | 100000元 | 160000元 | ||
提供勞務數量 | 12500噸 | 125000度 | |||
計劃單位成本 | 3.5元 | 0.6元 | |||
輔助生產車間 | 鍋爐 | 耗用數量 | 75000度 | ||
分配金額 | 45000元 | 45000元 | |||
供電 | 耗用數量 | 2500噸 | |||
分配金額 | 8750元 | 8750元 | |||
生產車間 | 耗用數量 | 10000噸 | 100000度 | ||
分配金額 | 35000元 | 60000元 | 95000元 | ||
管理部門 | 耗用數量 | 2500噸 | 25000度 | ||
分配金額 | 8750元 | 15000元 | 23750元 | ||
按計劃成本分配合計 | 52500元 | 120000元 | 172500元 | ||
輔助生產實際成本 | 105000元 | 108750元 | 213750元 | ||
輔助生產成本差異 | 52500元 | -11250元 | 41250元 |
(2) 直接分配法,由于各輔助生產費用只是對外分配,計算工作簡便。當輔助生 產車間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量差異較大時,分配結果往往與實際不符。因此,這種分配方法只適宜在輔助生產內部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不多、不進行費用的交互分配對輔助生產成本和產品制造成本影響不大的情況下采用。
交互分配法,是對各輔助生產車間的成本費用進行兩次分配。輔助生產內部相互 提供產品或勞務全都進行了交互分配,從而提高了分配結果的正確性。但各輔助生產費用要計算兩個單位成本(費用分配率),進行兩次分配,因而增加了計算工作量。
計劃分配法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單位的成本,便于分清各單位的經濟責任。但 成本分配不夠準確,適用于輔助生產勞務計劃單位成本比較準確的企業。
由于輔助生產車間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量差異較大,因此不適合直接分配法。由 于輔助生產成本差異較大,計劃單位成本不夠準確,因此不適合計劃分配法。綜上所述,該公司采用交互分配法更為合適。
5. 某企業每年需使用某種零件720件,可以選擇外地供貨商甲和本地供貨商乙提供,兩種方案的相關信息如下:
方案一:由外地供貨商甲供貨。
該零件的單價為3000元,每個零件的運費為100元,單位儲存變動成本為200元,每次訂貨的成本為500元。從發出訂單到貨物到達需要10天時間。
外地供貨可能發生延遲交貨,延遲的時間和概率如下:
到貨延遲天數 | 0 | 1 | 2 |
概率 | 0.8 | 0.15 | 0.05 |
缺貨成本為每件200元。建立保險儲備時,最小增量為每日使用量。
方案二:由本地供貨商乙供貨。
該零件的單價為3300元,每個零件的運費為20元,單位儲存變動成本為200元,每次訂貨的成本為100元。發出訂單當日貨物即可到達。但是每天只能提供10件。
(1) 存貨法計算經濟訂貨量,含保險儲備的相關總成本,方案一總成本;
(2) 計算方案二的經濟訂貨量,方案二總成本;
(3) 比較兩種方案,應該采用哪種?
【參考答案及解析】
(1) 每日使用量=720/360 =2
設經濟訂貨量為Q,則訂貨量相關成本=500 x720/Q+Q/2x 200 當Q =60時,訂貨量相關成本最小,為12000元
當保險儲備=0時,保險儲備相關成本=(2x0. 15 +4x0. 05) x200x12 = 1200
當保險儲備=2時,保險儲備相關成本=(2 x 0.05) x200x 12 + 2 x 200 = 640
當保險儲備=4時,保險儲備相關成本=4x200 =800
最優保險儲備為2
方案一的總成本=720 x (3000 + 100) +12000+640 =2244640 元
(2) 每日使用量=720/360 =2
設經濟訂貨量為Q,則訂貨量相關成本=100 x720/Q+Q/2x 200
當Q =30時,訂貨量相關成本最小,為4800元
方案二總成本=720x (3300+20) + 4800 = 2395200 元
(2)方案一的成本小于方案二的成本,應該選擇方案一。
四、綜合題(本題型共1小題,共15分。答案中的金額用人民幣萬元表示,有小 數點的保留兩位小數,小數點兩位后四舍五入)
ABC公司是一家商業企業,主要從事商品批發業務,有關資料如下:
資料1:該公司2011年、2012年(基期)的財務報表數據如下:
資產負債表: (單位:萬元)
項目 | 2011年 | 2012年 |
貨幣資金 | 18000 | 22500 |
應收賬款 | 120000 | 150000 |
存貨 | 180000 | 225000 |
其他流動資產 | 60000 | 75000 |
流動資產合計 | 378000 | 472500 |
固定資產凈值 | 414000 | 517500 |
長期資產合計 | 414000 | 517500 |
資產總計 | 792000 | 990000 |
短期借款 | 66000 | 82500 |
應付賬款 | 48000 | 60000 |
其他應付款 | 84000 | 105000 |
流動負債合計 | 198000 | 247500 |
長期借款 | 132000 | 165000 |
負債合計 | 330000 | 412500 |
股本 | 330000 | 412500 |
未分配利潤 | 132000 | 165000 |
股東權益合計 | 462000 | 577500 |
負債及股東權益總計 | 792000 | 990000 |
利潤表: (單位:萬元)
項目 | 2011年 | 2012年 |
一.營業收入 | 1600000 | 2000000 |
減:營業成本 | 800000 | 1000000 |
銷售和管理費用(不含折舊攤銷 | 320000 | 400000 |
折舊 | 9600 | 14000 |
財務費用 | 15840 | 19800 |
二.營業利潤 | 454560 | 566200 |
加:營業外收入 | 0 | 0 |
減:營業外支出 | 0 | 0 |
三.利潤總額 | 454560 | 566200 |
減;所得稅(30%) | 136368 | 169860 |
四.凈利潤 | 318192 | 396340 |
資料2:公司預計2013年銷售收入增長率會降低6%,并且可以持續,公司經營營 運資本占銷售收入的比不變,凈投資資本中凈負債比重保持不變,稅后利息率保持2012年的水平不變,預計稅后經營利潤、資本支出、折舊攤銷的增長率將保持與銷售增長率一致。
資料3:假設報表中“貨幣資金”全部為經營資產,“應收賬款”不收取利息, “應收賬款”等短期應付項目不支付利息,財務費用全部為利息費用。
資料4:公司股票的β系數為2,證券市場的無風險收益率為7%,證券市場的平 均風險溢價率為5% 。
要求:
(1) 計算2013年凈經營資產、凈金融負債、稅后經營利潤;
(2) 預計從2014年開始進入穩定增長期,每年實體現金流量的增長率為6%,要 求利用現金流量折現法確定公司目前(2012年年末)的實體價值和股權價值。
【參考答案及解析】
(2)①2013年凈經營資產:
2012 年經營營運資本=472500 - 60000 - 105000 = 307500 (萬元)
2013年經營營運資本=2013年銷售收入x經營營運資本占收人的比=307500 x(1 +6%) =325950 (萬元)
2013年經營營運資本增加=2013年經營營運資本-2012年經營營運資本=325950-307500 = 18450 (萬元)
2012年資本支出=長期資產凈值變動+折舊攤銷=(517500 -414000)+14000=117500 (萬元)
2013 年資本支出=117500 x (1 +6%) =124550 (萬元)
2013 年折舊攤銷=14000 x (1 +6%) =14840 (萬元)
2013年凈經營資產凈投資=資本支出+經營營運資本增加-折舊攤銷=124550 + 18450 - 14840 = 128160 (萬元)
2013年凈經營資產=2012年凈經營資產+2013年凈經營資產凈投資=(307500 + 517500) +128160=953160 (萬元)
② 2012 年凈負債=82500 + 165000 =247500 (萬元)
2012 年凈經營資產=990000- (412500 -247500) =825000 (萬元)
2013年凈金融負債=2013年凈經營資產x負債比率=953160 x 247500/825000 = 285948 (萬元)
③2012年稅后經營利潤=凈利潤+稅后利息=396340 + 19800 x (1 - 30% )= 410200 (萬元)
2013年稅后經營利潤=410200 x (1 +6% ) =434812 (萬元)
(2) 2013年是提現金流量=稅后經營利潤-凈經營資產凈投資=434812 - 128160 = 306652 (萬元)。
股權資本成本=7% +2 x5%=17%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5. 6% x30% +17% x70% =13.58%
企業實體價值=306652/ (13. 58% -6%) =4045540.9 (萬元)
股權價值=企業實體價值-凈債務價值=4045540. 9 - 247500 = 3798040. 9 (萬元)
猜你感興趣:
1.2017年注冊會計師考試財務成本練習題及答案
2.2017年注冊會計師考試財務成本練習題附答案
3.2017年注冊會計師考試財務成本練習題帶答案
4.注冊會計師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