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課堂筆記第三章(2)
時間:
未知2
經濟類
三、成本按可控性分類
成本按照可控性分類可分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兩類。從一個單位或部門看,凡成本的發生屬于這個單位或部門權責范圍內,能為這個單位或部門所控制的,叫做這個單位或部門可控成本。相反,若成本的發生,不屬于某一單位或部門的權責范圍內,不能為這個單位或部門加以控制的,叫做這個單位或部門的不可控成本。
學習該分類要理解成本的可控性總是相對的、有條件的,是以特定的單位、特定的時期和特定的權力層次為出發點的,成本是否可控,會隨著單位、時期和權力層次的不同而不同。在一個單位或部門不可控的成本對于另一個單位或部門則可能是可控的;同樣,在一定時期或對于基層領導來說不可控的成本在另一個時期或對于高層領導則可能是可控的。
該分類方法在責任會計中有著廣泛的用途。
四、成本按可追蹤性分類
按照生產成本能否直接計入或歸屬于各種產品即成本的可追蹤性可以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兩類。能直接計入或歸屬于各種產品成本的費用稱為直接成本;反之,不能直接計入,而必須先歸集,而后按一定標準分配計入各種產品成本的費用稱為間接成本。
這種分類方法對于正確計算產品成本有著重要的意義。
五、成本按可盤存性分類
成本的可盤存性是指一定期間內發生的成本是否計入產品成本,并作為資產結轉下期。成本按可盤存性可以分為期間成本和產品成本兩類。那些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持續期的長短成比例、其效益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逝,不能結轉到下期而應直接計入發生當期損益的成本稱為期間成本;而那些同產品的生產有著直接聯系的成本則稱為產品成本。該部分成本視產品是否銷售,分別列入損益表或資產負債表,體現為當期損益或成為結轉到下期的期末存貨的組成部分。
六、成本按經營決策的不同要求分類
成本核算是為了給經營決策提供決策相關指標,因此涉及到一些獨特的成本概念,這里一并做一簡要介紹。
1.差別成本。廣義的差別成本是指不同方案之間的預計成本的差額;狹義的差別成本是指由于生產能力利用程度不同而形成的成本差別。
2.機會成本。決策時必須從多種可供選擇的方案中選取一種最優方案,這時要把已放棄的次優方案的可計量價值看作被選取的最優方案的“機會成本”加以考慮。機會成本并非實際支出,也無需計帳,但在決策時應作為一個現實因素加以考慮。
3.邊際成本。從經濟學的觀點看,邊際成本是指成本對產量無限小變化的變動部分。但在實踐中通常指產量增減一個單位所引起的成本變動。
4.付現成本。是指在確定的某項決策方案中,需要以現金支付的成本。在經營決策中,特別是當企業的資金處于緊張狀態,支付能力受到限制的情況下,往往會選擇付現成本最低的方案來代替總成本最低的方案。
5.應負成本。它是機會成本的一種表現形式,并非企業實際支出,也無須計賬,是使用某種經濟資源的代價。這種代價在進行方案選擇時也要認真考慮。
6.重置成本。是指按照現行市場價格購買目前所持有的某項資產所需支付的成本。在定價決策時必須認真考慮重置成本。
7.沉沒成本。是指過去發生、無法收回的成本。這種成本與當前決策是無關的。
8.可避免成本與不可避免成本。可避免成本是指通過某項決策行動可改變其數額的成本。而不可避免成本是指某項決策行動不可改變其數額的成本,也就是同某一特定決策方案沒有直接聯系的成本。其發生與否并不取決于有關方案的取舍。
9.可延緩成本與不可延緩成本。某一方案已經決定要采用,但如推遲執行,對企業全局影響不大,因此,同這一方案相關聯的成本就稱為可延緩成本。反之,如果已選定的某一決策方案必須馬上實施,否則會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那么與這一方案有關的成本稱為不可延緩成本。
10.相關成本與非相關成本。相關成本是指與決策有關的未來成本。如差別成本、機會成本、應付成本、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等均屬于此類。而非相關成本則是指過去已發生、與某一特定決策方案沒有直接聯系的成本。例如,沉沒成本、不可避免成本等均屬于非相關成本。
第二節 半變動成本的分解
對半變動成本常用的分解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高低點法
高低點法是指以某一時期內的最高點產量的半變動成本與最低點產量的半變動成本之差,除以最高產量與最低產量之差,先計算出單位變動成本的值,然后再據以把半變動成本中的變動部分和固定部分分解出來的一種方法。
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單位變動成本
固定成本(a)=最高點半變動成本總額-b×最高點產量
或=最低點半變動成本總額-b×最低點產量
二、散布圖法
散布圖法,也稱布點圖法,是指將所觀察的歷史數據,在坐標紙上作圖,據以確定半變動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各占多少的一種方法。
散布圖法的基本原理是,以橫軸代表產量,縱軸代表成本,將觀察到的半變動成本數據標在坐標圖上,繪成各期的成本散布圖,然后根據目測,在各成本點之間畫出一條反映成本平均變動趨勢的直線,其與縱軸的交點即為固定成本,然后再據此計算單位變動成本。其計算公式為:
三、回歸直線法
回歸直線法,亦稱最小二乘法,它是根據若干期產量和成本的歷史資料,運用最小二乘法公式,將某項半變動成本分解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在使用該方法分解半變動成本之前,要先計算半變動成本(y)與產量(x)之間的相關系數(r),用以反映它們之間相互依存關系的密切程度。其計算公式如下:
相關系數r的取值范圍在0與±1之間,當r=0時,說明變量之間不存在依存關系;當r=+1時,說明變量之間有完全的正相關關系,也就是一個變量完全依隨另一個變量的變動而變動;當r=-1時,說明變量之間有完全的負相關關系,也就是一個變量增加或減少時,另一個變量卻相應地減少或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