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命題說明(2)
時間:
未知2
經濟類
二、考試內容(各章節的重點內容)
本課程的考試內容與考核目標以課程考試大綱為標準。
本課程內容共計十二章,其中重點是第一章、第二章前三節、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除第二、五節)、第七章前三節、第八章;次重點是第六章第二節與第五節、第七章后四節、第九章;其余為一般內容。
第一章為本課程導論,重點在市場信息、市場調查、市場預測、經營決策的基本概念、特點、作用及相互關系。
第二章至第五章介紹了市場調查的知識,是本課程的重要內容。除了第二章第四節和第三章可作一般了解之外,其余內容都應重點掌握。
第六章至第九章介紹市場預測知識,也是本課程的重要內容。第六章除第二節與第五節相對次要外,其余各節的內容都要求重點掌握。第七章的重點是第一節質的分析的客觀必要性、第二節中的集合經營與管理人員意見法、第三節中的專家小組法,其余為次重點。第八章的重點是第一節時間序列分析法的特點與時間序列的變動類型、第三節中的算術移動平均法、第四節中的一次指數平滑法、第五節中的直線趨勢延伸法、第六節季節指數預測模型。第九章的重點是第一節、第二節的全部內容。
第十章至第十二章介紹經營決策知識。第十章所介紹的經營決策的地位、作用、結構、種類、步驟、原則等基礎知識都是本章要求重點掌握的內容。第十一章的重點是第一節,其余各節主要要求識記各種決策方法的基本概念、特征、決策準則并領會其基本思路。第十二章重點是掌握本課程考試大綱要求識記、領會相關內容。
三、考試命題的原則
1.命題標準
“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是市場營銷專業(獨立本科段)開設的一門專業必考課程。命題標準參照全日制普通高校同專業、同課程的本科結業水平,并體現自學考試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的特點。在題量上保證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夠在規定的考核時間內完成全部試題,并有適當的時間對答案進行檢查。
2.考試依據和范圍
以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2000年1月頒布的《市場調查與預測自學考試大綱》為依據,以《市場調查與預測》(車禮、胡玉立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第二版)教材為命題范圍。
3.知識與能力的關系
學習“市場調查與預測”,需要有一些必備的相關知識,如數學、統計學、市場營銷學及一定的經濟學知識等。學習“市場調查與預測”,要注重對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方法的掌握。命題中,要體現既考核應考者系統掌握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程度,又要突出本課程知識的應用特征,在大綱要求范圍內編制適當的綜合應用試題,以考核應考者運用本課程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試題應能全面而正確地反映應考者對本課程基本內容掌握和應用的程度,識記、理解、簡單應用、綜合應用的比例適當,難度適中。
4.重點與覆蓋面的關系
根據大綱對本課程的基本要求,著重于本課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考核。考核內容覆蓋教材各章,但“第二篇市場調查”、“第三篇 市場預測”中的重點章節應為命題的重點,“第四篇 經營決策”為本課程的非重點內容。重點章節的權重比例大一些,次重點章節的權重比例小一些,一般章節的分數為適中。單章考核分數不超過總分的20%.
四、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考試形式
“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評分采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線。
2.試卷內容結構
試卷內容以第一章、第二章(除第四節)、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除第二、五節)、第七章前三節、第八章為重點考核內容,以第六章第二節與第五節、第七章后四節、第九章為次重點考核內容, 其它章節均為一般考核內容。重點、次重點和一般考核內容所占比例約為60:30:10.《市場調查與預測自學考試大綱》已明確不列為考核內容的不作試卷內容。
3.試卷能力結構
能力考核分為“識記”、“理解”、“簡單應用”和“綜合應用”四個層次,考核不同能力層次的試題在試卷中的分數比例為:“識記”占20%左右、“理解”占35%左右、“簡單應用”占35%左右、“綜合應用”占10%左右。
4.試卷的難度結構
試題的難度分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難”和“難”四個層次,不同難度的試題在試卷中的分數比例為:“容易”占20%左右,“中等偏易”占35%左右,“中等偏難”占30%左右,“難”占15%左右。
5.試卷的題型結構
本課程考試采用的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計算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