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筆記串講辛亥革命
(1)20世紀初,中國民族危機的加深,社會矛盾的激化。
(2)清末“新政”的破產(主要內容:改革官制,整頓吏治;改革兵制,訓練新軍;改革學制,提倡新學;獎勵工商,興辦實業)。
(3)清政府的預備立憲,“皇族內閣”的成立。
(4)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形成。
2.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活動
[單選、多選](1)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階級基礎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
[單選、多選](2)興中會的成立。1905年近代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政黨中國同盟會成立,以《民報》為機關報,并確立革命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資產階級革命派以著書立說作為宣傳與組織工作。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鄒容的《革命軍》,陳天華的《警世鐘》、《猛回頭》。
3.三民主義學說
[多選、簡答]三民主義學說包括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
?、倜褡逯髁x內容: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诿駲嘀髁x內容:“創立民國”,即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
③民生主義內容:“平均地權”。
[多選、簡答、論述]4.資產階級同改良派的辯論
(1)圍繞三民主義(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要不要推翻帝制、實行共和,要不要進行社會革命)進行論戰。
(2)意義:
①論戰劃清了革命與改良的界限,使人們清楚地認識到實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參加到革命的行列。
②論戰使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和三民主義思想得到了更加廣泛的傳播,促進了革命力量的壯大,為推翻清朝統治的革命斗爭奠定了思想基礎。
(3)階級局限性和歷史局限性:
?、俑锩晌茨苷J清帝國主義的本質,不僅不敢旗幟鮮明地提出反帝口號,反而希望爭取帝國主義的支持。
?、诟锩赏A粼趯γ裰髦贫鹊男问嚼斫馍?,缺乏對民主建政的深入認識,其方案也不十分具體和具有可操作性。
?、鄹锩晌茨馨淹恋刂贫雀母锖头磳Ψ饨ㄖ髁x聯系起來,從而無法真正解決農民土地問題。
筆記串講二:辛亥革命的勝利與失敗
1.封建帝制的覆滅和中華民國的建立
(1)各地武裝起義和保路風潮。
[單選]①其中影響最大的是1911年4月27日的廣州起義,史稱黃花崗起義。
[單選]②保路風潮以四川最為激烈。這是一場事關民族權益和個人利益的運動。
[單選、簡答](2)武昌起義與各地響應
隨著革命形勢的成熟,湖北新軍中的共進會和文學社決定在武昌舉行起義。1911年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第一槍,武昌起義引來了全國響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爆發了各種各樣的武裝起義和群眾自發斗爭,清政府的統治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在中國延續了兩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終于覆滅。
(3)中華民國的建立。
[單選]①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這是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革命政權。南京臨時政府的各項政策措施集中體現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愿望。“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典。
[簡答]②《臨時約法》的基本內容
“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而“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治權”;設國務,作為政府首腦;內閣輔佐臨時大總統作為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設法院,行使司法權;設參議院為立法機關,行使立法權,參議院有彈劾大總統和國務員的權利;中華民國國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財產、集會、結社、出版、言論等自由,享有請愿、陳述、考試、選舉與被選舉等民主權利。
[單選]③《臨時約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廢除了兩千年來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確認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政治制度。
[多選、簡答、論述]2.辛亥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1)它推翻了清王朝,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
(2)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創立了中華民國;
(3)開啟了思想進步和民族覺醒的大門;
(4)促使社會風氣的新變化;
(5)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
[多選、簡答、論述]3.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及教訓
(1)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在于資產階級革命派自身的軟弱性。表現為:①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②沒有充分發動和依靠民眾;③沒有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
(2)它的失敗表明,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民族資產階級不可能領導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最后勝利。
4.北洋軍閥的統治和反對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
[多選、簡答、論述](1)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
?、僭谡紊?,北洋政府實行軍閥官僚的專制統治。一方面,大力擴充軍隊,建立特務、警察系統,剝奪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各種政治權利,任意逮捕、殺害革命黨人和無辜民眾。另一方面,毀棄辛亥革命過程中孫中山苦心締造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
②在經濟上,北洋政府竭力維護帝國主義、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的利益。
?、墼谖幕枷敕矫?,北洋政府尊孔復古。
[多選、簡答、論述](2)資產階級革命派對革命果實的捍衛
?、侔l動“二次革命”,反對袁世凱對民主制度的摧殘。
②組織中華革命黨,反對袁世凱專制統治。
③發動護國戰爭,反對袁世凱稱帝。
?、馨l動第一次護法運動,反對段祺瑞破壞《臨時約法》、拒絕恢復國會。
⑤發動第二次護法運動。第二次護法戰爭的失敗,標志著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