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學的專業好不好就業
新聞學的專業好不好就業篇1
新聞學是文科專業中開設院校數量最多的專業之一。
以往只有老牌的綜合性大學中文系開辦,現在則是遍地開花。
不少高校認為設置新聞專業是"投資小、見效快",相繼增設新聞傳播專業,一些新辦的民營高校、獨立學院,也紛紛設立,導致新聞專業畢業生規模空前龐大。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高校中開設新聞學類本科專業的有400多個,在校就讀人數超過10萬人。新聞學成為名副其實的熱門專業。
然而,與此同時,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提出了"控制規模,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增進效益"的方針,為了減輕政府財政負擔,整頓新聞出版秩序,削減停辦了一批報刊。
據有關資料顯示,全國近年來先后停辦報刊共677種,其中削減、停辦的多以行業報、地市報為主。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新聞媒體將維持現有規模,數量上不會有大的增長。
我國新聞媒體目前的數量大體上控制在:報紙2200多種;期刊8000多種;廣播電臺、電視臺、有線電視臺各約1000個;主要新聞網站300多家。
隨著網絡媒體的發展,新聞專業出現了兩個就業新方向。
一是輿情分析,各級政府部門對網絡輿論很重視,不少部門和企業都需要招聘輿情分析和企業、政務自媒體的工作人員;
二是新媒體,目前以微信公眾號為代表的各類新媒體平臺有幾十個,新媒體創業型企業數量更大,新增崗位很可觀。
新聞學的專業好不好就業篇2
新聞學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文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該專業學科主要以文學、政治學和社會學為學科基礎,同時又與哲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心理學和歷史學等學科密切相關。專業具有較強的政治性,要求學生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和正確的政治立場。同時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與融合性,要求教學能緊跟傳媒實踐的快速發展,學生掌握扎實的新聞傳播知識,能夠勝任未來新聞傳播相關行業的工作。
新聞學專業旨在培養能夠在各類媒體從事新聞采訪、寫作、編輯、評論、攝影等新聞實務以及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新聞宣傳的復合型人才。
新聞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對口的方向有三個:新聞業(包括專業媒體及一些單位的新聞宣傳部門)、公關業和廣告業,就業領域很寬。
新聞學的專業好不好就業篇3
中國人民大學(排名第1)、中國傳媒大學(排名第2)、復旦大學(排名第3)、華中科技大學(排名第4)、清華大學(排名第5)、上海交通大學(排名第6)、武漢大學(排名第7)、暨南大學(排名第8)、北京大學(排名第9)、華東師范大學(排名第10)。
新聞學的專業好不好就業篇4
主干學科:新聞傳播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初級實習、畢業實習等,一般安排30周。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廣播電視新聞學基本理論和寬廣的文化科學知識,能在廣播電視新聞宣傳部門,從事編輯、采訪、節日主持與管理等工作的新聞傳播學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新聞學、廣播電視學、以及與廣播電視有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廣播電視新聞采訪、寫作、編導、播音、節日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廣播電視節日策劃、編輯、采訪、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新聞學的專業好不好就業篇5
新聞學的錄取分數往往比正常本科線高出數十分,這樣的分數也體現出了新聞人才的素質之高。業內人士普遍看好,未來幾年我國的新聞傳播業將會快速蓬勃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較大。
但是,入世后,市場競爭加劇,國內的新聞傳播業迅速整合。同時,這方面人才的“門檻”也會逐漸提高,只有那些具備一定專業基礎以及良好外語優勢的國際化新聞人才才被看好。然而近幾年來,新聞學專業的就業率近幾年并不高。就連在北京,廣州,上海,武漢這樣媒體行業發達的地區,新聞專業的就業率也呈下降趨勢。但近年媒體企業更偏向于招募非新聞類專業的專長人才,比如做經濟節目的是經濟專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