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學專業解讀簡介
新聞學專業解讀簡介
新聞學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文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該專業學科主要以文學、政治學和社會學為學科基礎,同時又與哲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心理學和歷史學等學科密切相關。專業具有較強的政治性,要求學生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和正確的政治立場。同時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與融合性,要求教學能緊跟傳媒實踐的快速發展,學生掌握扎實的新聞傳播知識,能夠勝任未來新聞傳播相關行業的工作。
學科地位
新聞 傳播活動之源可以追溯到人類社會活動之初,人類在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中產生了相互間傳遞信息的需要,通過交流信息了解社會生活中發生的變化。當這種信息的交流越來越具有社會化特點的時候,新聞事業就產生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越來越依賴信息的交流,新聞事業對人類社會就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新聞傳播活動從原始的口頭傳播到文字的手抄和印刷傳播、無線電廣播和電視廣播,已成為21世紀人類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社會生活條件。
如同歷史上印刷、無線電廣播和電視廣播等技術上的進步給新聞傳播產業帶來的沖擊與變革,互聯網的興起也嚴重沖擊了傳統新聞產業和企業的生態,甚至危及了一些全球知名的新聞機構的生存,迫使整個產業開始進入新一輪轉型期。在新聞內容的制作和表現形式方面,多媒體技術已經開始扮演重要角色,在新聞內容傳播方面,寬帶網絡技術也已經占據重要地位。這些技術進步都給新聞學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活動提出了許多新挑戰,也已經有許多新成果在發揮積極的進步作用。與此相應地,有專家提出了網絡新聞學的概念,并建立了一定的理論體系。
新聞學專業就業前景
新聞學是文科專業中開設院校數量最多的專業之一。
以往只有老牌的綜合性大學中文系開辦,現在則是遍地開花。
不少高校認為設置新聞專業是"投資小、見效快",相繼增設新聞傳播專業,一些新辦的民營高校、獨立學院,也紛紛設立,導致新聞專業畢業生規模空前龐大。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高校中開設新聞學類本科專業的有400多個,在校就讀人數超過10萬人。新聞學成為名副其實的熱門專業。
然而,與此同時,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提出了"控制規模,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增進效益"的方針,為了減輕政府財政負擔,整頓新聞出版秩序,削減停辦了一批報刊。
據有關資料顯示,全國近年來先后停辦報刊共677種,其中削減、停辦的多以行業報、地市報為主。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新聞媒體將維持現有規模,數量上不會有大的增長。
我國新聞媒體目前的數量大體上控制在:報紙2200多種;期刊8000多種;廣播電臺、電視臺、有線電視臺各約1000個;主要新聞網站300多家。
隨著網絡媒體的發展,新聞專業出現了兩個就業新方向。
一是輿情分析,各級政府部門對網絡輿論很重視,不少部門和企業都需要招聘輿情分析和企業、政務自媒體的工作人員;
二是新媒體,目前以微信公眾號為代表的各類新媒體平臺有幾十個,新媒體創業型企業數量更大,新增崗位很可觀。
新聞學主要課程
新聞學主要課程有: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中外新聞史、新聞倫理學、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新聞編輯、新聞評論、新聞攝影、音視頻節目制作、新媒體導論、新聞媒介經營與管理、現代漢語、基礎寫作、普通話、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等。
新聞學專業就業方向
新聞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對口的方向有三個:新聞業(包括專業媒體及一些單位的新聞宣傳部門)、公關業和廣告業,就業領域很寬。除媒體內容生產崗位之外,新聞學專業學生還適合廣告、公關、傳播、高校、企業宣傳、政府宣傳等崗位的工作。電視節目編導也是很多畢業生理想工作,近年綜藝節目尤其是真人秀節目爆紅,電視播、編、采人才緊缺。
線下刊物編輯比如雜志編輯等也是不錯的選擇,雜志編輯需要具備一些廣告知識,最好還要有旅游、培訓、房產、裝潢建材、餐飲娛樂行業等工作經驗。最終沒有從事媒體行業的畢業生,一部分成了企業或政府的公關、策劃人員,從事公關宣傳工作,還有一部分優秀畢業生成為了高校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