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中考文言文練習題附答案
岳陽中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于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
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豸區(qū)、虎,以與炎帝戰(zhàn)于阪權泉之野,三戰(zhàn),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亂,不用帝命。于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
東至于海,登丸山,乃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雞頭。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遷徙往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wèi)。官名皆以云命,為云師。置左右大監(jiān),監(jiān)于萬國。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為多焉。獲寶鼎,迎日推策。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時播百谷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jié)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陽。高陽有圣德焉。
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
(選自《史記•五帝本紀第一》,有刪改)
岳陽中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4.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A.軒轅乃修德振兵 振:整頓
B.度四方 度:渡過
C.蚩尤作亂,不用帝命 用:聽從
D.披山通道,未嘗寧居 披:同“劈”
5.下面各句中,都是黃帝“惠民生,得民心”的原因的一組是 ( ) (3分)
①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
②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
③披山通道,未嘗寧居。
④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
⑤時播百谷草木,淳化鳥獸蟲蛾。
⑥勞勤心力耳目,節(jié)用水火材物。
A. ①②⑥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④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A.黃帝一生下就很有靈性,出生不久就會說話,幼年時聰明機敏,長大后誠實勤奮,成年以后見聞廣博,對事情的發(fā)展有先見之明。
B.軒轅所處的時代,神農氏的后代已經衰敗,軒轅修行德業(yè),整頓軍旅,研究五行之氣,種植五谷,采取一系列措施安撫民眾,這是諸侯歸順軒轅的直接原因。
C.炎帝欺壓諸侯,黃帝與他先后打了幾仗,征服了炎帝;蚩尤發(fā)動叛亂,黃帝在涿鹿郊野與蚩尤作戰(zhàn)并殺死了他。這很好地鞏固了黃帝的統(tǒng)治地位。
D.黃帝順應天地的規(guī)律,推測陰陽的變化,按照季節(jié)播種百谷草木,馴養(yǎng)鳥獸蟲豸,測定日月星辰以定歷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而自己的身心耳目卻飽受辛勞。
7、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3分)
譯文:
(2)于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3分)
譯文:
岳陽中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4、(3分) B 度:丈量
5、(3分) B (①說的是神農氏沒有力量征討相互征伐的諸侯;③寫的是黃帝征討不歸順者的艱苦卓絕的戰(zhàn)斗經歷)
6、(3分) B (因果不當,諸侯都歸順軒轅的直接原因是炎帝想進攻欺壓諸侯。)(3分)
7、(1)神農氏的后代已經衰敗,各諸侯互相攻戰(zhàn),殘害百姓,而神農氏沒有力量征討他們。(3分)
(2)于是黃帝就征調諸侯的軍隊,在涿鹿郊野與蚩尤作戰(zhàn),終于擒獲并殺死了他。(3分)
岳陽中考文言文練習題附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