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中考文言文練習試題及答案
宜賓中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宜賓中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乃以百騎奔于唐 以:率領
B.莊宗屏人問延孝梁事 屏:屏退,使……隱退
C.而忠臣勇士皆見疏斥 見:用在動詞前,譯成“我”
D.知友謙被難 被:遭受
5.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蜀平延孝/功為多左廂馬步軍都指揮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見重于郭崇韜/崇韜有軍事/獨召璋與計議/而不問延孝/延孝大怒/讓璋曰
B.蜀平/延孝功為多/左廂馬步軍都指揮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見/重于郭崇韜/崇韜有軍事/獨召璋與計議/而不問延孝/延孝大怒讓/璋曰
C.蜀平/延孝功為多左廂/馬步軍都指揮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見重于郭崇韜/崇韜有軍/事獨召璋與計議而不問延孝/延孝大怒/讓璋曰
D.蜀平/延孝功為多/左廂馬步軍都指揮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見重于郭崇韜/崇韜有軍事/獨召璋與計議/而不問延孝/延孝大怒/讓璋曰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康延孝熟諳兵法,審時度勢,向莊宗分析后梁的弊端,并為其出謀劃策,堪稱后唐滅梁的功臣。
B.康延孝性情暴躁,以軍功多自居,當位在其下的董璋受到郭崇韜的重用時,他大為不滿,責備董璋并威脅要將其斬首。
C.康延孝洞察力極強,先是因見梁末帝重用群小而預知其必亡,又因莊宗殺害朱友謙并滅其族推測自己也將在劫難逃而公開謀反。
D.康延孝背梁投唐開啟新的人生,獻計滅梁、征蜀立功更是他人生的輝煌,后因不滿朱友謙無罪被殺,進駐蜀地稱王,兵敗被擒,最后被官宦殺害。
7.把文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臣請待其既分,以鐵騎五千自鄆趣汴,出其不意,搗其空虛,不旬日,天下定矣。(5分)
⑵繼岌班師,命延孝以萬二千人為殿,行至武連,聞朱友謙無罪見殺。(5分)
宜賓中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4.【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次為B級(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被.
【思路點撥】這類題的解題步驟:第一步,審題。看要求是選正確的還是選不正確的。第二步,對有把握的選項迅速作出判斷。第三步,借助方法,主攻難點。
5.【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文言閱讀與斷句的能力,能力層級為E級(運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 D 解析:結合語境,分析大意,劃分斷句。
【思路點撥】這里可根據實詞斷句法。即在讀懂全文,了解所點斷文章的大致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找名詞與動詞來組句,先斷開能斷的句子。如果是敘述性的文章,就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節;若有人物對話,就要弄清誰與誰對話,講的什么話。如是說理性文章,則要弄明白談了哪些問題,表明了怎樣的觀點。同現代漢語語法一樣,古文中的主語、賓語一般是名詞(代詞),謂語多是動詞,主語、謂語與賓語是句子的主干,而謂語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謂語動詞,分析動詞與它前后詞語之間的關系,就能正確斷句。
6.【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能力層次為C(分析綜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沒有稱王。
【思路點撥】此類題一般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選項按原文順序,依次對內容進行分析、概括,其中一個錯誤項的錯誤設置有隱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體正確的前提下設置一些與原文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內容、詞語。做題時要仔細推敲,認真比對。此類題目選擇肢中設錯類型可分為信息錯位、錯解詞語、強加因果(或因果倒置)、無中生有、顛倒是非將文中未然的信息說成必然等。解題時考生應審準題干,依文索義,正確分析。
7.【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層次為B級(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1)請陛下等到他們分散開,以五千鐵騎從鄆城逼近汴,出其不意,直搗他的空虛之處,不需要十天,天下可安定了。
(2)繼岌出征回朝,命令延孝用一萬二千人殿后,走到武連,聽說朱友謙無罪而被殺。
解析:(1)關鍵詞:“既分”已經分開;“趣”逼近;“旬日”十天;各1分,句意明確,句子通順。
(2)“班師”出征回朝;“殿”殿后;“見”表被動;句意明確,句子通順。
【思路點撥】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宜賓中考文言文閱讀專練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