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中考文言文閱讀例題及答案
洛陽中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注:教讀,社學的教師。
洛陽中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則宜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 誘:引誘
B.樂嬉游而憚拘檢 憚:害怕
C.日使之漸于禮義而不苦其難 漸:接近
D.設詐飾詭以肆其頑鄙 肆:放縱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①后世記誦詞章之習起 ②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B.①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 ②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C.①若冰霜剝落,則生意蕭索 ②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D.①責其檢束而不知導之以禮 ②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王陽明認為兒童教育要多措并舉,通過吟唱詩歌激發志趣,通過學習禮儀端正儀表言行,通過勸導讀書開啟智慧,從而達到激發志意、嚴肅儀容、開發智力的目的。
B.在王陽明看,把對兒童進行“歌詩”“習禮”教育視為“不切時務”的觀點是錯誤的。他并不推崇重視道德培養的古代教育。
C.王陽明主張兒童教育要根據其年齡特點,順應他們愛嬉戲玩耍的天性,因勢利導,使他們內心愉悅,從而增強學習的興趣。
D.王陽明批評了當時的教育存在的違背規律、多施懲罰等錯誤做法,認為那樣做會導致學生厭學以致學業難成。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分)
(1)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4分)
譯文:
(2)凡此皆所以順導其志意,調理其性情,潛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頑。(4分)
譯文:
(3)毋輒因時俗之言,改廢其繩墨,庶成“蒙以養正”之功矣。(4分)
譯文:
洛陽中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10.A(誘:引導)
11.C均為連詞,相當于“那么”“就”;A①結構助詞的②代詞,這些; B①第三人稱代詞“他們”②第一人稱代詞“自己”;D①連詞,表轉折②連詞,表遞進。
12.B錯在“不推崇重視道德培養的古代教育”。
13.(1)就像草木剛開始發芽時,如果使它舒展暢快(地生長)就能枝繁葉茂,如果摧殘它阻止它(生長)就會枯萎。(“舒暢”1分,“摧撓”1分,句意1分)
(2)所有這些都是用順應引導他們的思想志向,調教他們的性格,暗中消除他們的鄙俗,不知不覺改變他們的粗魯愚頑。(“凡此”1分,“所以”1分,“調理”1分,“潛消”1分)
(3)不要總是因為世俗的言論就更改廢棄我的規矩,希望可以成就“蒙以養正”的功效了。(“輒”1分,“因”1分,“繩墨”1分,“庶”1分)
洛陽中考文言文閱讀例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