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中考現代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長沙中考現代文閱讀原文
梅宗悄悄進了屋,掀開被子,那枕頭仍沒見著。一個鐘后,爹打著哈欠入了房。半個鐘后,如雷的鼾聲響起。梅宗又一次潛進去,看到爹頭下墊著一個梅花枕。輕輕一摸,硬硬的,想抽出換上一個備好的枕頭,爹轉了個身,嘴里噴出濃烈的酒味。這老古董,睡前還喝米酒,醉過去就別醒來了!
梅宗早就估摸爹的枕是個值錢的古董,裹在外面的那層布繡著“喜鵲登梅圖”,至于里面,從沒見過。白天偷偷去找,總不見蹤影。晚上墊在爹頭下,誰也動不了歪心思。
沒辦法,近水解不了渴,只能汲遠水。那年元宵,電視臺記者扛著攝像機在潁川村的陳氏圍龍祖屋拍一檔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目。人群圍個水泄不通,上廳一盞華美碩大的梅花燈在梅鶴老人的唱喏聲中緩緩升起,攝像機和眾人的眼睛流光回轉。梅鶴老人講開了一個老掌故:上古洪荒,先祖拖家帶口輾轉南遷,跋山涉水途經潁川村這山旮旯。疲累的先祖在一株老梅樹下歇息,剛好飛來喜鵲歡欣鳴唱。一先祖說,喜上眉梢,我們就在這里安家吧!眾人覺得這是個好兆頭,便放下行李在潁川村開基肇業!
村里每有年輕人出村闖蕩,梅鶴老人必定要送他一盞小梅花燈,說,記著,先祖歷經千辛萬苦開天辟地,梅花燈照著你闖出一條路來!在年輕人眼里,梅鶴老人是灑滿陽光的老古董。
節目播出后據說很轟動。那位幾千萬的饒老板就是懷著虔敬之心出現在梅鶴老人家門口的。他提著貴重禮品,說,老人家,你的梅花燈讓我大開眼界啊,這是民間藝術精品,幫我扎一個掛家里,讓子孫們永遠銘記客家精神!梅鶴老人一眼就看出來了,這人別有用心。果然,饒老板曲里拐彎地說,我請人勘探過了,祖屋背那座山富含稀土,開個礦轉眼就能變金山,一噸稀土賣三四十萬吶,咁大一座山少說也有幾千噸稀土!開了礦,全村就得搬遷,窮山溝沒啥留戀的,我出一千萬在城郊建個移民村,你們就成半個城里人了!
饒老板知道,潁川村里的大事村長說了不算,得他老子點頭。梅宗也在旁邊攛掇,爹,山空著是一堆土,開發了就是一堆金!梅鶴老人吼道,你知道那土能長多少綠樹嗎?能蔭庇多少子孫嗎?那座山是我們的祖山,誰也別想動!
說著把饒老板的XO禮盒提到門外,饒老板沒挪步,說,生意不成情意在,你老人家就笑納吧!梅鶴老人火了,從門背攫出一把破掃帚猛趕。
梅鶴老人品咂著自釀米酒,說,什么XO,X是筷子,O是肉丸,狗日的,伸出銀筷子就想把咱潁川村的肉丸夾走,沒門!
幾年后,下游的凌江水庫加固擴容,政府勒令地勢低洼的潁川村全村遷移。
移民前,在外闖蕩的年輕人都回了村。那天凌晨卻突然傳出噩耗,梅鶴老人吃下一瓶安眠藥與世長辭!很快村民都涌進了老人的院子。滿臉是淚的村長從爹頭下移出那個梅花枕,打開枕套,卻是兩本新修的族譜!紙上全是毛筆小楷: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村里哪位老人壽終正寢,享年多少,葬于祖山之南;哪家孩子出生,起名某某;某年哪家年輕人在深圳由打工仔發展成地產老板……
奠禮上,梅宗在靈位前斟了三杯XO,蠟燭猝然傾倒,杯里的酒全灑了。一村民說,你爹喜歡喝米酒!送葬隊伍排了幾里長,年輕人個個手提梅花燈,照亮了梅鶴老人去天堂的路……
長沙中考現代文閱讀題目
(1)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 )(5分)
A.小說中有關先祖落戶潁川村的老掌故的描寫,運用比喻、雙關的手法,生動傳神地交代了先祖選址的原因,引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B.“每有年青人出村闖蕩,梅鶴老人必定要送他一盞小梅花燈”的描寫,表明梅鶴老人思想開放,支持年青人出外闖蕩,因為留在家鄉只會忍受貧窮。
C.小說結尾寫到梅宗在爹的靈位前斟三杯XO,村民提醒他“你爹喜歡喝米酒”,表明村民比梅宗更關注老人的喜好,更理解老人的精神。
D.小說運用懸念和照應寫作手法,如開篇寫梅宗潛進爹的屋里找尋梅花枕無果,結尾處交代老爹死后梅宗發現梅花枕內竟然是兩本新修的族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給人震撼。
E.梅鶴老人趕老板出門,拒絕對祖山的開發;政府征地勒令全村遷移,梅鶴老人以死明志,表達對祖業的忠誠,令人感佩,也讓我們思考經濟發展與傳統文化留存的矛盾問題。
(2)小說多次寫到“梅花燈”,它在情節和人物塑造方面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3)小說中的梅鶴老人這一形象有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4)小說以村民為梅鶴老人送葬作為結尾,有何深刻含意?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長沙中考現代文閱讀答案
(1)答E給3分,答D給2分,答A給1分;答B、C不給分。(A.沒有運用“比喻”手法,而“喜上眉梢”是雙關手法。B.“因為留在家鄉只會忍受貧窮”有誤,原因是老人肯定年輕人的闖蕩精神。C.“表明村民比梅宗更關注老人的喜好,更理解老人的精神”有誤,只是說明梅宗忘了祖宗,被利益沖昏了頭腦。)
(2)在情節方面,“梅花燈”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如梅鶴老人酷愛扎梅花燈,老人慕名前來尋商機遭拒;老人送梅花燈給出村闖蕩的年輕人;政府勒令全村搬遷,老人以死明志,年輕人提梅花燈為他送行。(3分)在人物塑造方面,它對突出梅鶴老人的鮮明形象也有重要作用。如梅鶴老人愛扎梅花燈,體現了他對民族傳統工藝的堅守。(3分)
(3)①梅鶴老人繼承了客家人艱苦創業的傳統,對傳承本族文化有責任心和使命感。②對故土充滿眷念甚至到了與之共存忘的地步。③對后輩關心愛護,鼓勵年輕后輩出外闖蕩。(每點2分,言之成理即可。)
(4)①村民們的自發送葬行為,表明村民對梅鶴老人以死明志和安土重遷的情結的理解和敬重。②送葬中梅宗的行為與村民的提醒構成對比,預示著后輩人對老人精神的背棄和不理解,使小說結尾意味深長。③搬遷令下,梅鶴老人選擇自殺,送葬隊伍幾里長,提醒讀者反思當代社會追求經濟發展的方式。④小說以送葬終篇,主題表達顯得言而未盡,懸而未決,留給讀者多角度解讀的空間,這也正是小說的魅力所在。(從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小說主旨、技巧效果等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每點2分。)
長沙中考現代文閱讀習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