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中考現代文閱讀訓練題及答案
佛山中考現代文閱讀原文
文化的傳遞,必須是一種歷史過程,所有文化都必須是積累的,沒有積累,沒有超越生死、時空的這種積累,文化就不可能存在。
從“個人和群體”的角度理解文化,“文化”就是在“社會”這種群體形勢下,把歷史上眾多個體的、有限的生命的經驗積累起來,變成一種社會共有的精神、思想、知識財富,又以各種方式保存在今天一個個活著的個體的生活、思想、態(tài)度、行為中,成為一種超越個體的東西。當一個新的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時,這套文化傳統(tǒng)已經存在了,這個新的生命體就直接生活在其中,接受這種由很多人在很長時間里逐步創(chuàng)造、積累的文化,所以文化具有歷史性。
文化的歷史性是廣義的,不僅具體的知識和技能是在歷史長河中積累傳承的,更深層、更抽象的很多東西,比如認識問題的方法、思維方式、人生態(tài)度等,也同樣是隨文化傳承的。進一步說,文化的傳承,也同樣包含了“社會”的傳承。一個社會基本的結構,夫妻、父母、社區(qū)結構,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先人傳下來的,是晚輩向長輩、后人向前人學來的。學習,繼承中不斷有修正和創(chuàng)新,但只有在繼承中才可能有創(chuàng)新。沒有一個社會結構是完全憑空構建的,它總是要基于前一個社會結構,繼承其中的某些要素,在此基礎上建立新的東西。比如,即使像美國這樣一個“人造”的國家,其社會結構也不是從美國建立時突然開始的,而是來自歐洲的移民從歐洲移植過去的,實際上是歐洲文化的延伸和變體。
佛山中考現代文閱讀題目
12.下列關于“文化”的說法,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5分)
A.如果沒有人的群體性,文化就不會得以保存和傳遞。
B.在文化傳遞中,古人所使用的信息載體和今人所使用的信息載體是相同的。
C.歐洲的“文藝復興”和美國社會結構的構建,其文化傳承的具體方式是不同的。
D.一個人可以“不朽”,因為有文化的作用;一個社會可以不死,因為有文化的存在。
E.文化是社會共有的精神、思想和知識財富,與個體的人生經驗、感受無關。
13.下列推斷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現代社會每個個體的思想和行為,都會受到前人思想的影響。
B.一個國家失傳的史料,有可能在其他國家的文獻中找到。
C.傳統(tǒng)的宣紙生產工藝,既是前人生產經驗的總結,也體現了前人對客觀世界的認知。
D.盡管社會面貌已有了巨大的變化,但在社會基本的結構上,我們今天與唐代并沒有什么不同。
14.文化為什么“具有歷史性”,請結合本文回答。(4分)
15.下面這段話說明了文中什么觀點?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1994年,上海博物館獲得一批戰(zhàn)國楚竹簡,其內容涉及大量古籍,很多是以前未曾見過的。比如《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三)》中收錄的《恒先》,是一部完整的戰(zhàn)國道家佚作,它的出現為道家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道家思想。
佛山中考現代文閱讀答案
12.【解析:選B和E。B項認為信息載體是相同的錯誤。第1段“由于各種信息載體(石刻、竹筒、書本、磁帶、光盤等)的存在,”E項認為與個體的人生經驗、感受無關錯誤,第5段介紹“又以各種方式保存在今天一個個活著的個體的生活、思想、態(tài)度、行為中,成為一種超越個體的東西。”】
13.【解析:選D。第6段認為“一個社會基本的結構,夫妻、父母、社區(qū)結構,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先人傳下來的,是晚輩向長輩、后人向前人學來的。”同時也認為“學習,繼承中不斷有修正和創(chuàng)新”,因此我們今天與唐代仍有不同的】
14.【解析:①人的群體性形成文化傳承,文化把經驗積累成共有的精神、思想、知識財富、又以各種方式保存在每個個體中,新的生命來到世界上,文化傳統(tǒng)已然存在②社會結構總是基于前一個社會結構,繼承其中的某些要素方可建立】
15.【解析:①人和人可以跨越時間、空間的障礙,進行交流和學習,分享知識和經驗②由于各種信息載體(石刻、竹筒、書本、磁帶、光盤等)的存在,人們可以把在世記錄下來,儲存起來,留給后人,這樣,即使一個社會真的消失了,一個文化中斷了,但后來的社會,其他文明活著的人可以從那些很久以前死去的人那里學習各種知識】
佛山中考現代文閱讀訓練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