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中考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
蘇州中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取材于唐·陸羽《茶經》)
鏈接材料:
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沖淡閑潔,韻高致靜。則非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矣。
(取材于宋·趙佶《大觀茶論》)
【注】①呿(qū):張口。②蠲(juān):驅出、祛除。
(二)
酒之作,尚矣。儀狄作酒醪①,杜康秫酒,豈以善釀得名?蓋抑始于此耶。
酒味甘、辛,大熱,有毒。雖可忘憂,然能作疾,所謂腐腸爛胃、潰髓蒸筋。而劉詞《養生論》:酒所以醉人者,麴糵②之氣故爾。麴糵氣消,皆化為水。昔先王言:天之命民作酒,惟祀而已。后世以酒為漿,不醉反恥,豈知百藥之長,黃帝所以治疾耶!
大率晉人嗜酒。嵇、阮之徒,尤不可一日無此。要之,酣放自肆,托于麴糵以逃世網,未必真得酒中趣爾。古之所謂得全于酒者,正不如此。是知狂藥自有妙理,豈特澆其礌磈③者耶!
大哉,酒之于世也!禮天地,事鬼神。上至縉紳,下逮閭里,詩人墨客,漁夫樵婦,無一可以缺此。投閑自放、攘襟露腹,便然酣臥于江湖之上。嗜者至于濡首敗性,失理傷生,往往屏爵棄卮,終身不復知其味者,酒復何過邪?平居無事,污樽④斗酒,發狂蕩之思,助江山之興,亦未足以知麴糵之力、稻米之功。至于流離放逐,秋聲暮雨,御魑魅于煙嵐,轉炎荒為凈土,酒之功力,其近于道耶!善乎,酒之移人也!慘舒陰陽,平治險阻,剛愎者薫然而慈仁,濡弱者感慨而激烈。與酒游者,死生驚懼交于前而不知,其視窮泰違順,特戲事爾。
(取材于宋·朱肱《酒經》)
【注】①醪(láo):濁酒。②麴糵(qū niè):酒曲,釀酒用的發酵劑。③礌磈(lěi kuǐ):此指心中塊壘或不平之氣。④污樽:鑿地以代酒器。
蘇州中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8.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伐而掇之 B. 豈以善釀得名
翼而飛 善乎,酒之移人也
C. 酒所以醉人者 D. 豈特澆其礌磈者耶
黃帝所以治疾耶 特戲事爾
9.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苦茶久食,益意思
長期飲用苦茶,有助于提高思考的能力
B.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穢吾素業?
你既然不能發揚我的品行,為什么還要浪費我平時的積蓄呢
C.后世以酒為漿,不醉反恥
后世的人們把酒當作“漿”來飲用,不喝醉反而感到羞恥
D.托于麴糵以逃世網,未必真得酒中趣爾
借酒逃避現實的束縛,未必真能體會到到酒中的意趣
10.古代的文人雅士常常既愛酒,又愛茶。下列詩句沒有表現這一特點的一項是(3分)
A.詩情茶助爽,藥力酒能宣。
B.俗人多泛酒, 誰解助茶香。
C.看風小榼三升酒,寒食深爐一碗茶。
D.泛酒煎茶俱愜當,滿前臘雪化春風。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4分)
A.作者認為漿、酒、茶這三種不同性質的飲品,對人類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B.飲茶需要沖淡平和的心境,在驚懼慌張、手足無措的時候是不能飲茶的。
C.“茶”字有三種寫法,每種寫法都表現出了“茶”作為植物的本質屬性。
D.人類釀酒的歷史非常久遠,儀狄、杜康被認為是釀酒的鼻祖,名聞天下。
E.有些人因過量飲酒而導致失去理智、傷害身體,這并不是酒本身的過錯。
12.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4分)
楚會諸侯魯趙俱獻酒于楚王魯酒薄而趙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趙趙不與吏怒乃以趙厚酒易魯薄酒奏之楚王以趙酒薄故圍邯鄲。
(取材于《淮南子》)
13.在下文方格中填寫與酒有關的語句。(任選四處)(4分)
有人說,如果能從古典文學中榨出兩種液體,一種是淚,一種就是酒。酒可以“助江山之興”,也可以宣泄情緒。蘇軾①□□□□(《前赤壁賦》),與友泛舟赤壁;范仲淹②□□□□(《蘇幕遮(碧云天)》),難解思鄉之苦;而陶淵明則③□□□□□□(《歸去來兮辭》),自得田園之樂。酒是詩的催化劑。無論是暢敘幽情的④□□□□(《蘭亭集序》),還是熱鬧酒宴上的⑤□□□□(《醉翁亭記》),即使是閨房中的⑥□□□□□□(《聲聲慢(尋尋覓覓)》),都可以催生感人至深的詩詞美文。
14.根據文(一)(含鏈接材料),概括“茶”有哪些功用。(4分)
15.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的歷史已經超過了4000年。現今社會,各種口味、各種功能的飲料層出不窮;但是,茶,仍然是很多人鐘愛的飲品。請用一個詞表達茶留給你的印象或感受,并結合閱讀積累或生活實際對這種印象或感受進行解說。(6分)
蘇州中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8.(3分)D 9.(3分)B 10. (3分)B 11(4分)AB
12. (4分)【參考答案】楚會諸侯/魯趙俱獻酒與楚王/魯酒薄而趙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趙/趙不與/吏怒/乃以趙厚酒易魯薄酒/奏之/楚王以趙酒薄/故圍邯鄲。
13.(4分)①舉酒屬客 ②酒入愁腸 ③引壺觴以自酌
④一觴一詠 ⑤觥籌交錯 ⑥三杯兩盞淡酒
14.(4分)【答案要點】解渴;解除身體不適;提神醒腦,提高思維能力;祛煩解悶,給人平和的心境。
15.(6分)【評分標準】對茶的印象或感受表達合理;聯系生活實際或閱讀積累正確、恰當;語言表達清晰。
蘇州中考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