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中考語文小說強化閱讀題及答案
貴州中考小說強化閱讀原文
這之前,他見到過太多次15萬元。每一次都代表著一筆不錯的生意。可是這一次不同。這一次,他沒有生意可做。他根本不打算、更沒有信心完成這單生意。他只想騙下這15萬元錢,然后,開始東躲西藏的日子。
他已經訂好了機票。他知道自己一旦跟客戶說了謊話,就將變成賊,就將開始逃離。可是他認為自己沒有別的辦法。他認為自己只能這樣做。
客戶問,這次有問題嗎?
他說,沒問題。明天早晨,您過來提貨。
這時電話響了。很突然的聲音,把他嚇了一跳。是母親打來的。上一次他和母親通電話,還是一個月前。
母親問,你還好嗎?
他說,還好。
母親說,晚上回家吃飯吧。我買了很多菜。排骨已經燉好了,晚上回回鍋就行。
他說,不了。今晚,忙……
母親問,生意不順心嗎?
他說,沒有。生意很好。剛接了一筆大單子,15萬。
母親說,那就好。晚上回來吧,你已經一個多月沒有回家吃過飯了。
他說,怕真的沒時間。
母親在那邊沉默了很久,然后,母親突然問,是不是生意不順心?
他說,沒有。剛接了一筆大單子……
母親說,你騙不過我的。上次你回家,看你唉聲嘆氣的,就知道肯定是生意遇到了麻煩。如果撐不下去了,別硬撐,回家歇一段日子……不管如何,家永遠歡迎你。
他抹一下眼睛,說,生意沒事。
母親說,我給你攢了些錢,也許能幫上你的忙。晚上你回家吃飯時,我把錢給你。
他問,多少?
母親說,5000塊。
他終于流下眼淚。今晚,他將攜15萬元巨款潛逃,母親卻將一直守在飯桌前,等他回家吃飯。為了賺錢,他在酒店里宴請生意伙伴,花掉很多個5000塊;而他的母親,為了他的公司,卻悄悄地攢下5000塊錢,并幻想用這5000塊錢,將他的公司挽救。
他握著電話,流著淚,久久說不出話來。
母親說,晚上回家吃飯吧,我等你。然后,電話掛斷了。
其實,家與公司,相距不足二十里。
他慢慢踱到窗前,看窗外的陽光。陽光下人流如織,好像所有的人都是快樂的。他想他們之所以快樂,是因為他們走在陽光里;他們之所以快樂,是因為他們心中沒有陰暗;他們之所以快樂,或許,只因為他們今天能夠回家,吃一頓母親做的晚飯。
客戶被他的樣子嚇壞了,問他,你怎么了?
他說,沒什么。
客戶說,那我先走了。錢你收好。明天一早,我來提貨。
他喊住了客戶。他說,沒有貨。我騙了你。我犯下一個無恥的錯誤,我想騙走你的15萬塊錢。
客戶愣住了,在確知他沒有開玩笑以后,客戶思考了很久。然后,客戶說,我可以等你三天。三天里,只要你能備齊貨,我還會和你做這筆生意。不過,能不能告訴我,是什么讓你放棄了瘋狂的舉動?
他說,是母親。因為母親今天晚上,會一直等我回家吃飯……
那天晚上,他真的回了家,陪母親吃了晚飯,和母親拉了很長時間的家常。第二天回來時,他帶上了母親給他的5000塊錢。他把它們存到銀行,將存單鑲在鏡框里,小心翼翼地擺放在辦公桌上,日日擦拭。
三天后,他真的做成了那筆15萬元的生意。他的公司竟然起死回生。
他并不避人。他在好幾個場合說起過這次經歷。每到這時,就會有人感嘆說,多虧了那位客戶,如果沒有他那筆15萬元的生意,如果沒有他對你的信任和寬容,你也許不會挺過來,更不可能把公司做到現在。
他點頭。他承認那位善良并寬容的客戶給了他很多。可是他認為,真正挽救自己的,是他的母親。是母親的5000塊錢,是母親的那頓晚飯,是母親的幾句問候,甚至,僅僅是母親關切的眼神。
他堅信,雖然母親不懂經商,但她永遠會是自己最后一位客戶。
貴州中考小說強化閱讀題目
(1)下列對這篇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文章標題“最后一位客戶”寓意豐富,既可指那位善良寬容,與“他”做成15萬元生意的客戶;也可指其母親,因為關鍵時刻母親給了“他”做人的資本。
B.小說善于通過對比手法來刻畫人物形象,如寫“太陽在窗外從容且溫暖地照著,他卻不停地打著寒戰”,極為巧妙地寫出“他”內心的緊張。
C.小說注重從細微處表現人物的精神狀態,如寫“他”在與客戶談生意時,電話響了,“把他嚇了一跳”,生動地寫出“他”與客戶談話非常專注。
D.客戶在“他”幾乎陷入絕境的時候無私地幫助了“他”,明知“他”公司無貨,還將那15萬塊錢放在“他”這里,給“他”以極大的信心。
E.小說的心理描細膩真實,如寫“他”在接聽母親的電話時,想到自己攜巨款潛逃后,母親卻將一直守在飯桌前,等他回家吃飯的凄傷場景,富有感染力。
(2) 小說中的“他”是一個怎樣的形象?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3)在確知“他”沒有開玩笑后,客戶經過慎重思考,決定和“他”做這筆生意。從全文看,這一情節設置有哪些好處?(6分)
(4)準備攜客戶貨款潛逃的“他”,卻突然對客戶說出自己罪惡的想法,你覺得這一情節真實嗎?請結合文章,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8分)
貴州中考小說強化閱讀答案
(1)答A項給3分,答E項給2分,答D項給1分。【解析】B項寫“太陽的溫暖”是為襯托出他內心的緊張,而不是為了比較兩者的不同,不是對比,是反襯。C項“他”被電話鈴聲嚇一跳,是反映出“他”心懷鬼胎,過于緊張的狀態。D項“三天里,只要你能備齊貨,我還會和你做這筆生意。”這句話表明的是,客戶沒有拒絕同“他”做這筆生意,但不能據此判斷客戶將15萬塊錢“放”在了“他”這里。此項敘述欠妥當。
(2)“他”是一個在生意場上曾遭挫折,幾乎陷入絕境,但在親情的感召與友情的鼓勵下醒悟、奮起,終獲成功的人。
“他”既有脆弱的一面,也有堅強的一面。面對嚴重的困難,“他”想過逃避,想破罐破摔,但親情與信任、寬容拯救了他。他險入歧途,但良知未泯。
(3) ①符合情節發展邏輯。客戶與他有較多的生意往來,對他的為人有較多的了解。況且,他已對客戶坦陳了自己罪惡的想法,接下來的生意即使不成,客戶也不會有多大損失。 ②符合人物性格。“他們合作過好多次,彼此早以兄弟相稱。”他們已有較深感情,客戶再等他三天,也算是一份信任與友誼。 ③倡導一種積極的價值觀。扶危濟困,溫暖他人,幫助他人。讓人看到社會正能量。每一點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者,酌情給分。
(4)參考答案:這一情節顯得真實。 ①母親對“他”無微不至的關心是“他”突然改變想法的關鍵。他沒有勇氣撇下對他這么關心的母親。 ②他的本質并不壞,他原本是個誠信的人,從他與這客戶幾乎成了兄弟可知。 ③他為人向善,從后來“他不避人,在好幾個場合說起過這次經歷”可知他發自內心的慶幸。(觀點2分,每一點理由2分。允許有不同答案)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據觀點明確、理由充分、論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給分。
貴州中考語文小說強化閱讀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