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考傳記閱讀精選題及答案
福建中考傳記閱讀原文
如果說程先生在“有恒齋”中的學習僅僅是打好基礎的話,那么他進入金陵大學后就真正躍入學術的海洋了。在金大的四年中,他如饑似渴地吸取營養。程先生真正做到了轉益多師、博采眾長,在經學、史學、目錄學、文學批評史諸方面積累了深厚的學養,而且學到了大師們的許多治學方法。他在晚年還深情地回憶說:“諸位老師各有專長,已使我耳濡目染,枵腹日充;而因求知心切,又曾向不在金大任教,或雖任教而不曾講授某項課程的先生們請教。”
才氣橫溢的程先生贏得了正在金陵大學國學研究所讀研究生的著名才女沈祖棻的青睞,堪稱天作之合的這對夫婦,在以后的四十年中不但在詩詞寫作中有琴瑟唱和之樂,而且在學術上互收切磋之益。他與沈祖棻把自己的十多篇論文結成集子出版,取名為《古典詩歌論叢》。她在此書后記中指出:“當初我們之所以寫這一類的文章,并用這樣一些方式來研究古代作家與作品,在這些論文中,他嘗試著從各種不同的方面提出問題,并且企圖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加以解決,是因為在過去的古代文學史研究工作當中,我們感到,有一個比較普遍的和比較重要的缺點,那就是,沒有將考證和批評密切地結合起來……基于這樣的理解,我們就嘗試著一種將批評建立在考據基礎上的方法。”應該說,這種方法是貫穿他一生學術工作的精髓,是他對古代文學研究在方法論上作出的最重要的貢獻。
程先生認為學術研究的目的是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他所作的研究都帶有實證的性質,從來不發鑿空高論。例如寫于1944 年的《韓詩〈李花贈張十一署〉篇發微》,對韓詩中向稱難解的“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見桃唯見李”二句從光學的角度進行了探索,從而作出了實事求是的結論。正因為懷著解決難題的明確目的,程先生的研究成果就不是憑著一時靈感的妙手偶得,而是深思熟慮、厚積薄發的堅實結論。
程先生對陳寅恪注意到附麗于科舉的“行卷”風習與唐人小說的關系而未及深入的問題深入研究。時隔三十余年后,寫成了專著《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對這個問題交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對一個問題思考、研究長達30 年,孜孜不倦,沉研深思,終于求得比較圓滿的解決,并且只寫成一本言簡意賅的小冊子。
而正因為程先生的學術研究的目標是解決問題,因而他以一篇篇的論文,不斷地提出問題,又不斷地解決問題,從而把學術推向前進。
他認為從事古代文史的研究,一定要有通識。他還主張研究者應注意各種文體及其關系,而不宜局限于某一種樣式,認為古代文學批評和古代文學這兩類研究之間不應存在鴻溝,不應視之為兩個各不相關的學科。推而廣之,他主張文史哲相通,文學與藝術相通,古代與現代相通,東方與西方相通……正是在這種學術思想的背景中,程先生指出:“談一個問題,首先必須把它放到一定的歷史范圍內。”他又說:“如果說我有一些看法與別的先生有些不同,那是我反復看某個或某些作品又互相溝通比較分不開的。”于是,程先生研究的對象雖然往往是具體的作家、作品或文學現象,但他不是孤立地、靜止地去考察這些對象,而是把它們置于廣闊的背景中,然后得出結論來。
福建中考傳記閱讀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君碩先生設想是把傳統士大夫應當具備的的文化知識教給學生,這與當時提倡的新式教育的教學理念相契合。
B.金陵大學的學習經歷使得程先生從此走上了專治古代文史的學術道路。也正是在這里,他遇到了沈祖棻這位同甘共苦數十年的人生伴侶。
C.程千帆夫婦嘗試用一種前人都沒有用過的方法去研究古代文學,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D.他主張研究文學史一定要著眼于某一個階段,就某一具體問題提出看法再繼續向外擴展、壯大。
E.程先生的治學范圍相當廣博, 舉凡史學、古代文學、文學批評史,他都有很深透的研究,且取得了世所矚目的成就。
(2)“術業有專攻”試結合全文分析程千帆先生的學術修養的形成原因?(6分)
(3)程千帆先生終身致力于學術研究,他所提倡的治學方法是什么?(6分)
(4)評傳出自程先生的弟子莫礪鋒之作,提筆記錄恩師的點滴無不飽含追思,字句無不洋溢傾慕,試結合文本從“師道”“學習”“師生關系”三個角度任選其一,淺談你的感受。(8分)
福建中考傳記閱讀答案
(1)B(3分)E(2分)C(1分)C我們感到,有一個比較普遍的和比較重要的缺點, 那就是, 沒有將考證和批評密切地結合起來……A君碩先生不用《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等“ 俗學” 作教材D他認為從事古代文史的研究, 一定要有通識……而是把它們置于廣闊的背景中,然后得出結論來。
(2)私塾教育啟蒙;得到了良好的大學教育;個人的不懈努力。
(3)①將文學批評建立在考據基礎之上。②從各種不同的方面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講求實證,從來不發鑿空之論。③一定要有通識,主張不能孤立地靜止地看問題,應置于廣闊的背景之中。
(4)言之成理即可,但未結合文本內容直接談感受的,4分以內;正確結合文本內容的,6分以上;準確結合文本內容且語言精美的,給8分;其他情況酌情給分,但不能超過4分。
福建中考傳記閱讀精選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