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考傳記閱讀訓練題及答案
廣東中考傳記閱讀原文
時間是1932年“一.二八”事變期間,商務印書館被日機投彈焚毀,東方圖書館遭日本浪人縱火。紙灰飄到與商務印書館隔了半個上海的張元濟寓所,這位商務的董事長望著長空,不禁潸然淚下。后來,張元濟編纂《涵芬樓燼余書錄》,在序中表示,取“燼余”兩字,意在“志痛”。
敵人的言行證明了商務印書館的價值。侵華日軍海軍陸戰隊司令鹽澤幸一曾經說:“燒毀閘北幾條街,一年半年就可恢復。只有把商務印書館這個中國最重要的文化機關焚毀了,它則永遠不能恢復。”
然而,張元濟在給胡適的信中明確傳遞了商務復興的決心:“商務印書館誠如來書,未必不可恢復。平地尚可為山,況所覆者尤不止于一簣。設竟從此澌滅,未免太為日本人所輕。”
事實是,創建于1897年的商務印書館,無論是在遭此劫難之前,還是經過劫后復興,一直是近代中國最大最重要的出版文化機構。由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涵芬樓發展而成的東方圖書館,藏書逾50萬冊,為當時全國圖書館藏書量之冠,涵芬樓更是藏有大量善本珍籍。商務印書館在中國現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更如同現代學術史上的北京大學一般。
張元濟和商務印書館,在某種意義上說,幾乎可以畫等號。從1902年進入商務起,從編譯所所長、經理、監理到董事長,正如葉圣陶所評價的,張元濟“把商務看成是他的終生事業”。
張元濟與商務創始人之一夏瑞芳約定,“吾輩當以扶助教育為己任”,并曾在詩中寫道:“昌明教育生平愿,故向書林努力來”。他的這一抱負,使得商務印書館成為1949年之前中國最重要的教材出版機構,并且是奠定中國現代教育體系的主要力量之一。
康有為贊譽“譯才并世數嚴林”,而嚴復的譯著(包括《天演論》再版)和林紓翻譯的外國小說,大多是在張元濟主持下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
張元濟在商務印書館完成了工程浩大的古籍整理工作,得到民國學術界、出版界的極高推崇。《四部叢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續古逸叢書》等,都是由他親自選擇版本、整理校勘后付印的。
張元濟的人生可謂傳奇。他于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中進士,點為翰林。1898年,朝中大臣保薦,稱康有為、張元濟等為“維新救時之才”,光緒帝遂在頤和園召見了二人。
1949年9月,毛澤東邀張元濟同游天壇。當晚,他對兒子張樹年說:“我活到耄耋之年,見過光緒,見過袁世凱,見過孫中山,見過蔣介石,今天又見了毛澤東。”
由于被認定是“大老板”,張元濟在1927年曾被一伙綁匪劫持了整整6天。6天中,他陸續作了10首絕句,脫險后編定為《盜窟十詩》,分送友朋。其中寫到“鄰家笑語”、“池塘鴨子”,自認為是在“領略天趣”。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商務印書館老編輯、對館史素有研究的陳應年慨嘆:“今天中國的出版界,沒有一家能跟當年的商務相比!”
一位對中國出版史研究頗深的學者,參觀建在海鹽的張元濟圖書館后留言:“張元濟不可追。”
廣東中考傳記閱讀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張元濟一生見過中國五個“第一號人物”,其地位和聲望使商務印書館在政權更迭的年代里能夠很好地生存。
B.在張元濟的主持下,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大量的嚴復翻譯的著作和林紓翻譯的外國小說,對此康有為大加贊譽。
C.張元濟志在“昌明教育”,使商務印書館成為了中國最重要的教材出版機構和奠定新中國現代教育體系的中堅力量。
D.張元濟所寫的《盜窟十詩》中“鄰家笑語”“池塘鴨子”等詩句,表現了他被綁架時身歷險境而不畏懼的鎮定自若。
E.張元濟以出版推動教育,續寫中華民族的文明。嗜書、尋書、藏書、編書、出書,寫就了他“不可追”的一生。
(2)文章為什么著力描寫商務印書館被日本投彈焚毀的悲壯一幕?(6分)
(3)文中說“張元濟和商務印書館,在某種意義上說,幾乎可以畫等號”,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張元濟對商務印書館的貢獻。(6分)
(4)張元濟在經營商務印書館時是如何處理“義”與“利”的關系的?這種做法有何現實意義?請結合材料探究。(8分)
廣東中考傳記閱讀答案
(1)答E給3分,答D給2分,答A給1分,答B、C不給分。(E項分析全面準確,得3分。D項分析正確,得2分。A項“其地位和聲望使商務印書館在政權更迭的年代里能夠很好地生存”的說法欠嚴謹,得1分。B項說法錯誤,康有為大加贊譽的是嚴復和林紓,而不是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這二人的書。C項說法錯誤,原文有“1949年之前”的時間限定。
(2))①引出下文對張元濟潸然淚下的場景的描寫,表現了他對商務印書館化為灰燼的痛心。
②渲染了一種悲壯氛圍,體現了張元濟復興商務印書館的難度、決心和貢獻之大。
③表現日軍焚毀商務印書館的險惡用心,突出館在中國文化教育界的重要地位。(每點2分)
(3)①使商務印書館由一個印刷為主的小作坊成為解放前中國最重要的教材出版機構,為奠定中國現代教育體系作出了貢獻。
②建立涵芬樓,搜羅舊書,經過20年謀劃,收藏的古籍善本在全國首屈一指;在此基礎上還建成了向公眾開放的東方圖書館。
③整理古籍,由他親自選擇版本、整理校勘后付印的《四部叢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得到了民國學術界、出版界的極高推崇。
④引進西學,嚴復的譯著和林紓翻譯的外國小說,大多是在張元濟主持下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
⑤張元濟的經營理念和謹慎操持使商務印書館在半個世紀的風雨中得以生存發展。(答對1點得1分,2點得2分,3點得4分,4點得6分)
(4))張元濟主持商務印書館,其經營理念為“文化本位”和“在商言商”,做到了“義”與“利”相結合。他秉持普及教育、開啟民智、傳承文化之思想,以出版為陣地,引進西學,整理古籍,為近現代中國的思想文化和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不諱談“利”字,使商務印書館的發展得到了經濟上的保障,成為解放前中國最大的出版企業。(4分)
這種做法仍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出版社要“義”字當頭,要有文化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事實上,真正的好書還是有市場需求的。企業考慮贏利很正常,因為“利”能保障其正常運轉和發展。但不應只考慮“利”,不能唯利是圖,而應義利兼顧,將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這樣企業才能健康發展,社會也會更加美好。(4分)
廣東中考傳記閱讀訓練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