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中考文言文閱讀專項題及答案
蘇州中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注〕①牝雞:母雞。②長公主:古代皇帝冊封自己的姐妹為長公主。資送:嫁妝。③大漸:病危,處于彌留之際。
蘇州中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4.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司:掌管。
B.妾以婦人,豈敢豫聞政事? 豫:參與。
C.后又密遣無忌苦求遜職。 遜:謙遜。
D.改授開府儀同三司,后意乃懌。 懌:歡喜。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妾生既無益于時/今死不可厚費/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圣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
B.妾生既無益于時/今死不可厚/費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圣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
C.妾生既無益于時/今死不可厚費/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圣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
D.妾生既無益于時/今死不可厚/費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圣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長孫皇后愛好讀書,知書達理。她謹遵禮法,受太宗禮遇。太宗想和她討論賞罰之事,她認為婦人不可參與政事,拒絕回應太宗所談話題。
B.長孫皇后謹慎自律,極力抑制外戚。她吸取漢朝呂家、霍家的前車之鑒,不愿自家兄弟子侄遍布朝廷,曾想方設法推脫了兄長的宰執之任。
C.長孫皇后為人大度,敬重正直大臣。魏征曾建言減少她親生女兒長公主的嫁妝,她不僅不生氣,還私自派遣使者賞賜魏征,表彰他的正直。
D.長孫皇后節儉樸素,反對鋪張浪費。她在世時所穿衣物所用物品,僅僅夠用就行;臨死前還向太宗表明節儉下葬之愿,不想勞費天下百姓。
7.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后所生長樂公主,太宗特所鐘愛,及將出降,敕所司資送倍于長公主。(5分)
(2)納之則俗寧,杜之則政亂,誠愿陛下詳之,則天下幸甚。(5分)
蘇州中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4.【答案】C (遜:辭讓,退讓。)
5.【答案】A (“費”指花費、浪費,當屬上,“且”是斷句標志。“大起山陵”的主語是“無道之世”而非“世(人)”。)
6.【答案】C (她女兒應是“長樂公主”;且不是“私自派遣使者”,原文為“后因請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詣徵宅以賜之。”)
7.(1)【譯文】長孫皇后所生的長樂公主,太宗特別鐘愛她,等到將要出嫁,皇帝敕令主管部門(主管官員)嫁妝比長公主多一倍。(大意2分。譯對“出降”“所司”“倍于”三處各給1分。)
7.(2)【譯文】采納忠言,百姓(社會)就會安寧;阻塞(拒絕)忠言,政事就會紊亂。衷心希望陛下清楚明白這個道理,那么天下人將幸運之極。(大意2分。譯對“俗”“杜”“詳”三處各給1分。)
蘇州中考文言文閱讀譯文
唐太宗文德順圣皇后長孫氏,長安人,是隋朝右驍衛長孫晟的女兒。長孫皇后小時候喜歡讀書,即使匆忙之中也一定遵循禮儀規則。生性樸素節儉,凡是所穿衣服所用物品,只取所需罷了。太宗很是禮遇她,常和她討論到賞罰的事情,皇后回答說:“母雞在清晨打鳴,這個家庭就要破敗。我是婦道人家,怎么敢干預聽聞國家政事呢?”太宗一定要和她說,皇后最終沒有回答他。當時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一直與太宗是布衣之交,又是輔佐太宗的開國元勛。太宗把他當做心腹,讓他在寢宮出入,準備把朝政托付給他?;屎髨詻Q不同意,經常利用機會奏報說:“我已經是皇后,尊貴已極,實在不愿兄弟子侄出現在朝廷上。漢代的呂家霍家,可以作為深刻的教訓。我只愿圣朝不要讓我的哥哥成為宰相。”太宗不聽,最終任命長孫無忌為左武侯大、吏部尚書、右仆射?;屎笥炙较伦岄L孫無忌苦苦請求辭職,太宗不得已同意了,改授長孫無忌開府儀同三司,皇后才感到歡喜。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對皇后說:“東宮器用缺少,想奏請添置。”皇后不聽,對太子說:“作為太子,所擔憂的應是品德沒有養成,美名沒有遠揚,怎么擔憂器具物品缺少呢!”皇后所生的長樂公主,太宗特別鐘愛她,等到將要出嫁的時候,皇帝命令有關部門準備的嫁妝比長公主多幾倍。魏徵勸諫說:“昔日漢明帝時,將封賞皇子,皇帝說:‘我的兒子怎么能同先帝的兒子一樣呢!’我們稱呼長公主,確是因為她比公主尊貴,感情雖有差別,道義上卻無等級區別。如果讓公主禮超過了長公主,道理上恐怕不行,希望陛下三思。”太宗退朝以后把他的話告訴了皇后,皇后嘆息說:“曾經聽說陛下重用魏徵,卻不知道其中緣故。現在聽了他的勸諫,確實是一個能用道義限制主上私情的大臣,他可以稱得上是正直社稷之臣。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果皇帝采納忠言,那么社會(百姓)就會安寧;如果皇帝拒絕忠言,那么朝政就會紊亂。衷心希望陛下清楚地明白這個道理,那將是天下幸事。”皇后因此請求派遣中使帶了五百匹帛,到魏徵家來賞賜給他。貞觀八年,皇后跟隨太宗來到九成宮,染病生命垂危。即將離世,與太宗告別說:“妾活著既然沒有對時世有益,現在死了也不能厚葬。況且葬就是藏,是想讓人看不見。自古圣賢的人,都崇尚節儉薄葬。只有無道的亂世,才大起山陵,勞動耗費天下人,被有見識的人嘲笑。只請求就著山形埋葬我,不用起墳,不用棺材,所必需的器物服飾,都用樹木泥瓦,節儉送終,這就是您不忘我了。”貞觀十年六月二十一日,皇后在立政殿過世,那時年齡三十六歲。
蘇州中考文言文閱讀專項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