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中考現代文訓練題及答案
石家莊中考現代文閱讀原文
錢穆就是其中的一員。
在好友陳夢家的鼓勵和一再要求下,錢穆答應撰寫一本通史。這 就是后來著名的《國史大綱》。
錢穆的弟子嚴耕望曾說:“近六十年來,中國史壇甚為興盛,名家大師輩出。論根底深厚,著作宏富,不只先生一人。但先生才氣磅礴,識力深透,文筆勁悍,幾無可倫比。”
《國史大綱》出版后, 錢穆在重慶等地進行了多場演講,闡揚傳統文化,激勵軍民抗戰士氣,聲譽日高。嚴耕望感嘆,“國家多難,書生報國,此為典范,更非一般史家所能并論。”
任教燕園
1929年,顧頡剛回到家鄉蘇州,拜訪了當時為蘇州中學國文教師的錢穆,借去了錢穆正在撰寫的《先秦諸子系年》手稿。回家讀了之后,顧頡剛認為,錢穆已經不適合再在中學教書了,便推薦他到中山大學任教,可惜未能成行。
1930年,錢穆到燕京大學任國文講師,剛進學校,他就展現出了強烈的“中國意識”。有一次,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設宴招待新同事,錢穆以初來乍到的身份,向校長進言:我一向聽說,燕京大學是教會大學里中國文化程度最高的,現在看來是徒有其名,因為我一進校門就看到M樓,S樓,所謂的中國文化在哪里呢,建議改用中國名字。
滿座為之默然。后來,燕京大學召開會議討論,最后 采納了錢穆的建議,把M樓改為穆樓,S樓改為適樓,其他建筑以此類推。至于校園里那個景色秀麗的湖該用哪 個名字,大家爭論不休,最后錢穆定為“未名湖”——1949年后,燕京大學被撤銷,北京大學遷到燕大,自那以后,未名湖成為北大的代稱。
傳統人物
錢穆對自己的要求,是做一名“傳統人物”,確切來說,是做一名中國傳統人物。
在北大,錢穆和胡適的課是最受學生歡迎的,其中一個吸引點就是兩人的觀點往往相反。胡適批判傳統文化,錢穆則推揚傳統文化的價值。
錢穆毫不客氣地表達對胡適的不認同。一次,商務印書館約請胡適編寫一本中學國文教材,胡適邀請錢穆合寫。錢穆拒絕了,明確告訴胡適:“你我關于中國文學的意見迥異,如果各寫一本書讓讀者比對著來讀,那樣會對讀者有益,但合寫一本則不行。”
大致來說,抗戰之前,錢穆還是與主流學派保持了和而不同的狀態。日本人全面侵華的槍聲響起,錢穆終于爆發,開始嚴厲批評新風氣。對菲薄傳統風氣的深憂,遍見于錢穆抗戰后所著的書中。在20世紀的學人中,我們很難看到第二個人,像他這樣不厭其煩地勸人要多讀中國書、要做一個中國人。這也成了他身上一大爭議點所在。
1986年6月,錢穆在素書樓結束了一生的教學生涯,媒體 蜂擁而至,關注這位耆宿的告別杏壇之作。錢穆對在場的學生說:“或許再過十年二十年,我的姓名都被人遺忘了。現在哪人再講梁任公?……照這樣子,將無歷史可講。……求新求變,那真是值得驚心動魄的。”
爭議聲中,這位老人的溫厚與深憂,往往被低估。
集大成者
抗戰前,李埏入讀北京師范大學,恰逢在北大任教的錢穆過來兼課。在上大學前,李埏已經讀過《史記》、《漢書》、《資治通鑒》,背過不少秦漢文章。當時他認 為自己還有些基礎,不料聽了錢穆幾節課下來,不禁悵然若失,“我簡直是一張白紙啊!過去的讀書,那算是什么讀書呢?過去知道的東西,只不過是一小堆雜亂無 章的故事而已。”
世人嘗道錢穆讀書之勤、著述之豐,然而他的天分同樣不容忽略。龔鵬程認為,錢穆先生天資過人,“他注《公孫龍子》只花了7天,寫《莊子纂箋》也只費了兩個月,這都不是普通人能辦到的事。錢先生給人的印象是苦學成名,他也從不炫耀,其實如此捷才,可謂并世無兩。”
石家莊中考現代文閱讀題目
A.錢穆的學生嚴耕望認為老師在抗戰時期弘揚民族精神,是知識分子的典范。其他的史學家都比不上他。
B.顧頡剛在看了錢穆的手稿后,曾經推薦他去中山大學任教,主要原因是他認為錢穆不能勝任中學的要求。
C.錢穆剛剛到燕大任教,就建議更改學校大樓的名字,他為燕京大學命名的“未名湖”,后來成為了北大的名勝。
D.錢穆雖然一直要求自己做一名中國傳統人物,但因他保持著溫煦的處世態度,所以一直和主流學派保持了和而不同的態度。
E.除了苦學的態度之外,龔鵬程認為,錢穆的天分也不容忽視,這一點從他為《公孫龍子》作注就能看出來。
(2)文章開篇寫錢偉長的故事,有什么作用?(6分)
(3)作為一名集大成的學者,錢穆能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文章舉例說明。(6分)
(4)在如何看待新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問題上,有人認為錢穆的做法是充滿矛盾和爭議的,這種矛盾和爭議在錢穆身上是如何具體體現的?你又是如何看待這種爭議的?請結合文章簡要分析。(8分)
石家莊中考現代文閱讀答案
(1)選E給3分,選C給2分,選B給1分;答A、D不給分(A項,原文強調“一般的”史學家比不上他;B項,原因有誤,顧頡剛是認為錢穆的才華教中學有些屈才;D項,錢穆是在抗戰之前和主流保持和而不同的態度。)
(2)①內容上:開篇寫錢偉長的事情,屬于側面描寫,錢偉長的古文功底深厚,體現了錢穆對他的影響與熏陶,側面襯托了錢穆的學問之深。②結構上:引出傳主 錢穆,和下文的正面描寫相呼應,從不同角度塑造人物,豐富傳主形象。③藝術效果上:錢偉長的故事也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吸引讀者。(每點2分)
(3)①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態度。堅持傳統文化,也學習新文化。②對傳統文化的堅持或深憂。《國史大綱》出版后,錢穆在重慶等地進行了多場演講,闡揚傳統文化;后來對菲薄傳統風氣的深憂。③愛國,有強烈的民族使命感。抗戰時寫出《國史大綱 》,并進行多場演講,激勵軍民抗戰士氣。④天分高,能力出眾。從嚴耕望和龔鵬程的評價來看。(每一點概括原因1分,結合文章1分;四點答出任意三點即可,其他答勤奮、溫厚的態度、敢于挑戰權威等結合文章正確也給1分)
(4)①錢穆的爭議體現在他一方面堅持弘揚傳統文化,批判新文化;另一方面又不是一個守舊的人。前一點體現在他對胡適的態度上,后一點則可以從余英時對他的評價中看到。②事實上,這種爭議恰恰證明了錢穆是一個學貫中西古今,兼容并蓄的集大成者。③無論是在他的時代,還是在現代,我們每一個人在治學或做事方 面都應該廣泛地接納各種觀點,有堅持,有揚棄,做到和而不同。(答出爭議并結合文章事例給4分,具體是堅持傳統1分,事例1分;學習新文化1分,事例1分;評價有明確的觀點或立場即支持或反對錢穆2分,講述道理2分)
石家莊中考現代文訓練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