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中考文言文訓練題及答案
宜昌中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宜昌中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B.世頗謂偃蹇不偶 偃蹇:驕橫,傲慢。
C.鞏視之泊如也 泊如:恬淡無欲貌。
D.斟酌于司馬遷、韓愈 斟酌:仔細地比較。
5.下列各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出通判越州/歲饑/度常平不足贍/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
B.出通判越州/歲饑/度常平不足/贍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
C.出通判越州/歲饑/度常平不足贍/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
D.出通判越州/歲饑/度常平不足贍/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曾鞏機敏強識,年少有才。數百字的文章,他讀完就能脫口成誦;十二歲試著寫成《六論》,言辭奇偉,由此聲名聞于四方。
B.曾鞏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齊州時,以鏟除奸盜作為根本任務,既調動百姓參與,又善待自首的盜賊,于是州內安定。
C.曾鞏愛護百姓,不謀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時,他事先做好供應軍隊的準備,不擾民;做福州知州時,他不許官府與民爭利。
D.曾鞏面對災情,處理得法。遇荒災時他估計倉儲不足救濟,勸富人就近賣糧給災民;江西大疫,他命縣鎮、驛站備藥待需。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他吏暴誅亟斂,民不堪。鞏先期區處猝集,師去,市里不知。
(2)鞏俾其徒相推擇,識諸籍,以次補之。
宜昌中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4.B
5.D
6.A
7.(1)其他的官吏(借此機會)橫征暴斂(急于斂財),百姓難以忍受。曾鞏則事先(提前)籌劃安排(分別處理)部隊突然聚集時的吃住問題,軍隊離開,城鄉的百姓都不知道。(暴誅亟斂、堪、區處、市里各1分,句意1分。共5分)(2)曾鞏讓僧徒們互相選擇、推薦擔任主守的人,將推選的人記錄在冊,按照次序補缺。(俾、推擇、識、以次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宜昌中考文言文閱讀譯文
曾鞏,字子固,建昌郡南豐縣人。他從小就機智敏銳,數百字文章能脫口成誦。十二歲時,曾寫《六論》,提筆立成,文辭很有氣魄。剛到二十歲,名聲已傳播到四方。歐陽修看到他的文章,認為很是奇異。考中嘉祐二年進士。出京擔任越州通判,當年收成不好,曾鞏估計常平倉的糧食不夠來救濟百姓,而分處四方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邑求得救濟。于是他告訴下屬各縣,勸說富人自行按實情報告糧食數目,共有十五萬石,讓他們按著比常平倉稍高一些的糧價賣給貧民。百姓得以方便地買到糧食,又不出家鄉,而且糧食有余。曾鞏又讓官府借給農民種子,讓他們隨秋季的賦稅一起償還,使得農事沒有耽誤。
任齊州知州,他治理政務以痛恨邪惡、嚴打盜賊為根本。章邱有百姓在鄉村里聚眾結伙,號稱“霸王社”,殺人劫財,劫奪囚徒,沒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鞏調配了31個人,讓百姓組成保伍,讓他們查看、偵察盜賊的行蹤,有盜賊就擊鼓傳遞消息,相互援助,每次出動都能將盜賊擒獲。有一個名叫葛友的人,他到官府自首。曾鞏就招待他吃喝,送給他衣帽,給他配備了車馬和隨從,載著賞給他的錢財,讓他四處夸耀。盜賊聽說了這件事,大多出來自首。從此,齊州的人們連院門都不用關閉就可以安睡了。
河北發派百姓疏通黃河,從其他各路征調民力,齊州應當出民夫兩萬人。各縣起初按照戶籍,讓三個男丁出一個夫役,曾鞏搜括了隱瞞和遺漏的戶口,使之達到了九人派出一個,從而節省了好幾倍的費用。調到洪州。適逢江西當年瘟疫大流行,曾鞏命令各縣鎮、驛站,都儲存藥物以備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難不能養活自己的,就招來住在官舍,供應給他們飲食衣被等用品,分派醫生給他們治病,把他們醫治的效果記載下來,以多寡分出成績的優劣。朝廷的軍隊征討安南,所經過的州要準備上萬人所需的物資。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機會橫征暴斂,百姓難以忍受。曾鞏則事先(提前)分別處理(籌劃安排)部隊突然聚集時的吃住問題,軍隊離開,城鄉的百姓都不知道。加直龍圖閣、任福州知州。南劍州將樂地方的盜匪廖恩被赦免向官府投降,余下的部屬潰散以后又糾合在一起,暗地里結成團伙,遍及各個州,一個尤其兇殘暴虐的盜匪根本不聽招降,當地百姓非常恐懼。曾鞏設計謀抓住了他,接著相繼出來自首的有二百多人。福州佛寺很多,僧侶認為佛寺的富饒有利可圖,爭著想做寺院主持,行賄之事公然進行。曾鞏讓僧徒們共同推選主持,將推選的人記錄在冊,按次序補缺。在官府公開張貼文告,拒絕私下贈謝,來杜絕身邊人竊取賄賂的弊端。福州沒有職田,官府每年用賣園圃蔬菜來增加薪俸,太守自己收入常常三四十萬。曾鞏說:“太守與民爭利,怎么可以?”就停止了這種做法,后來的官員也不再這樣獲取收入了。調任明州、亳州、滄州知州。曾鞏負有才名,長期任地方官,社會上不少人認為他命運不濟,時運不佳。這一時期,朝廷的一批后輩晚生出人頭地,曾鞏對此看得很淡泊。他被任命為中書舍人。幾個月以后,因母喪離職。又過了幾個月,曾鞏也去世了,終年六十五歲。曾鞏寫文章,引古論今,縱橫捭闔,而且越寫越好。他的寫作以“六經”為本,借鑒司馬遷、韓愈,當時善于寫文章的人,很少能超過他的。
宜昌中考文言文訓練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