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文言文閱讀試題含答案翻譯
安徽中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朱震引疾告去,時趙鼎去位,張浚獨相,于是召安國,俾以內祠兼侍讀,而上章薦焞,謂其所學所養有大過人者,乞令江州守臣疾速津送至國門。復以疾辭,上曰:“焞可謂恬退矣。”詔以秘書郎兼說書,趣起之,焞始入見就職。資善堂翊善朱震疾亟,薦焞自代。上指奏牘曰:“震亦薦焞代資善之職,但焞微聵,恐教兒費力爾。”未幾,稱疾在告,除權禮部侍郎兼侍講。時金人遣張通古、蕭哲來議和,焞上疏又移書秦檜言:“今之上策莫如自治自治之要內則進君子而遠小人外則賞當功而罰當罪使主上孝弟通于神明道德成于安強,勿以小智孑義而圖大功,不勝幸甚。”疏及書皆不報,于是焞固辭新命。
秦檜當國,得求去之疏,遂不復留。十二年,卒。
當是時,學于程頤之門者固多君子,然求質直弘毅、實體力行若焞者蓋鮮。頤嘗以“魯”許之,且曰:“我死,而不失其正者尹氏子也。”
安徽中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16.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尚可以干祿乎哉 干:求取
B.種師道薦焞德行可備勸講 勸:勸勉
C.門人舁置山谷中而免 舁:抬著
D.除權禮部侍郎兼侍講 除:免除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作文祭頤而后行 吾嘗跂而望矣
B.不知汝以祿養 雖董之以嚴刑
C.頤嘗以“魯”許之 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D.學于程頤之門者固多君子 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洛陽人尹焞年少時師事程頤,他德行高尚、正直剛毅,終身不參加科舉考試。士大夫們都推崇仰慕他。
B.當時從學于程頤的固然有很多君子,程頤認為尹焞無論學問修養還是實踐上均勝人一籌,因此對尹焞寄托了極高的希望。
C.文中對尹焞母親形象的刻畫,點墨不多,卻言簡義豐,一句話中就可看出她作為母親對兒子的鼓勵支持。
D.文章通過對人物正面言行的刻畫,他人舉薦的側面烘托,多角度地表現了尹焞的才華,識時事明進退,淡泊名利的個性。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今之上策莫如自治自治之要內則進君子而遠小人外則賞當功而罰當罪使主上孝弟通于神明道德成于安強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7分)
①詔以秘書郎兼說書,趣起之,焞始入見就職(4分)
②然求質直弘毅、實體力行若焞者蓋鮮(3分)
安徽中考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16.D(除:授予職位)
17.B(介詞,用。A連詞,表承接/連詞,表修飾;C,代詞,他,指代尹焞/結構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D,介詞,在,向/介詞,表示被動)
18.A(原文“少師事程頤,嘗應舉”與“終身不參加科舉考試”矛盾)
19.今之上策,莫如自治。自治之要,內則進君子而遠小人,外則賞當功而罰當罪,使主上孝弟通于神明,道德成于安強
20.①下詔讓他做秘書郎兼說書,急速起用他,尹焞才入朝進見就職。(得分點:“以”“趣”“ 始”,句子通順1分)
②然而要找像尹焞這樣正直剛毅、身體力行的人卻少有。(得分點:“求”“鮮”,定語后置句型需譯出)
安徽中考文言文閱讀翻譯
尹焞字彥明,一字德充,世代都是洛陽人。年少時師事程頤,曾參加進士考試,打開試題,上有誅殺元祐黨人的議題,尹焞:“哎,這樣還可以憑借這求得侍 祿嗎!”沒答題就走了出來,告訴程頤說:“我不再參加進士考試了。”程頤說:“你有母親在。”尹焞回去稟告他的母親,母親說:“我指望你安分守己來贍養 我,但不指望你當官用俸祿來孝順我。”從此他終身不再參加科舉考試。程頤死后,尹焞在洛陽聚徒講學,沒有悼念喪者或慰問病者的事就不出門,士大夫們都推崇 仰慕他。
靖康初年,種師道推薦說尹焞德行高尚可以安置在皇帝身邊以備勸勉講論,皇帝將他召到京城,但不想留下他,賜號為和靖處士。第二年,金兵攻陷洛陽,尹 焞全家被害,尹焞死而復生,弟子們將他抬著放到山谷中才免于一死。紹興四年,停留在涪州,開辟了三畏齋來居住,周圍的人都不認識他。侍讀范沖舉薦尹焞代替 自己,授為左宣教郎,充任崇政殿說書,尹焞稱病辭謝。范沖奏請贈給尹焞五百金作為路費,派遣漕臣奉召到涪州親自請行。六年,他才開始上路,寫文章祭拜程頤 之后才走。
朱震稱病求去,這時趙鼎已經離任,張浚獨自做宰相,于是召來胡安國,讓他擔任內祠之職兼任侍讀,又上章舉薦尹焞,稱說他的學問修養有遠超時人的地方,請求下令江洲的守臣迅速將他送到京城。尹焞又一次稱病辭謝,皇帝說:“尹焞可說是安于退讓啊。”下詔讓他做秘書郎兼說書,急速起用他,尹焞才入朝進見 就職。資善堂翊善朱震病情加重,推舉尹焞代替自己資善堂的職務,皇帝指著奏書說:“朱震也推薦尹焞代替自己資善堂的職務,只是尹焞稍微有點耳聾,恐怕教育 諸兒感到吃力。”不久,尹焞稱病告假,授予禮部侍郎兼侍講,這是金派遣張通古、蕭哲前來議和,尹焞上疏又給秦檜寫信說:“現在的上策,是自己圖治。自己圖 治的要領,在內要進用君子并且罷黜小人,對外要賞賜應當獎賞的人并且懲罰應當治罪的人,使皇帝的孝悌之心通達于神明,賢明的道德造就國家安定強盛,不要用 瑣屑細小的智慧和道義來圖謀大的功業,那么將不勝幸運。”他的上疏和信都未獲回報,于是尹焞堅決辭卻了新的任命。
秦檜執掌國政,得到了尹焞求去的上疏,于是不再挽留。十二年,尹焞去世。
當時,從學于程頤的固然有很多君子,然而要找像尹焞這樣正直剛毅、身體力行的人卻少有。程頤曾經用“魯”來稱許他,而且說:“我死之后,不失正道的是尹氏之子啊!”
安徽中考文言文閱讀試題含答案翻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