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文言文閱讀練習試題及答案
安徽中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祐在膠東九年,遷齊相,大梁冀表為長史。及冀誣奏太尉李固,祐聞而請見,與冀爭之,不聽,冀怒而起入室,祐亦徑去。冀遂出祐為河間相,因自免歸家,不復仕,躬灌園蔬,以經書教授。年九十八卒。
注:①薏苡:一種禾本科植物。② 嗇夫:農夫。
安徽中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今大人逾越五嶺遠/在海濱其/俗誠陋/然舊多珍怪/上為國家所疑/下為權戚所望/此書若成則/載之兼兩
B.今大人逾越五嶺/遠在海濱/其俗誠陋/然舊多珍怪/上為國家所疑/下為權戚所望/此書若成/則載之兼兩
C.今大人逾越五嶺/遠在海濱其/俗誠陋/然舊多珍怪上/為國家所疑下/為權戚所望/此書若成/則載之兼兩
D.今大人逾越五嶺遠/在海濱/其俗誠陋/然舊多珍怪上/為國家所疑/下為權戚所望/此書若成/則載之兼兩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字,古人幼時命名,成人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系。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是出于禮貌和尊敬。
B.太守,是郡守的尊稱。漢景帝更名為太守,為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除治民、進賢、決訟、檢奸外,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
C.孝廉,是秦始皇時設立的察舉考試以任用官員的一種科目。孝廉是“孝順親長,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也變成明朝、清朝對舉人的雅稱。
D.殺青,古人在竹簡上寫字,用火烤去竹簡的水分,以便書寫和防蟲蛀,這道工序稱為殺青。后來泛指書籍定稿。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吳佑十二歲時就跟隨父親到任所生活,在勸諫父親停止烤簡刻書這件事上,他表現出了成人一般的沉穩與遠見。
B.吳佑父親去世后,安于清貧自立,邊放豬邊吟誦經書,不為人言所動。后與黃真一起被舉薦為孝廉并被人稱贊為清廉有節操。
C.吳佑后升遷為膠東侯相,他為政仁慈清簡,率先垂范。遇到打官司的百姓,有時到鄉里親自調解。
D.吳佑堅守志節,大梁冀曾上表推薦他任長史,但當梁冀誣奏太尉李固時,吳佑就前去與之爭辯。后被調出任河間相,辭官回鄉耕讀。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卿二千石子而自業賤事,縱子無恥,奈先君何?
(2)民有爭訴者,輒閉門自責,然后斷其訟,以道譬之。
安徽中考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4.B
5.C
6.B
7.
(1)你是兩千石官員的兒子卻做這樣下賤的事,就算你不覺得羞恥,又怎么對得起你去世的父親呢?(得分點,“二千石”“業”“無恥”“奈……何”)
(2)百姓有到官府打官司的,他總是先閉門自責,然后再審斷訴訟,用道理開導他們。(得分點:“爭訟”“輒”“譬”)
安徽中考文言文閱讀練習試題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