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麗水中考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時間:
焯杰2
閱讀理解
要提高中考文言文閱讀的得分,就要通過閱讀練習掌握文言文閱讀技巧,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浙江麗水中考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了,不敢銷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乙】范仲淹家貧,就學于南都書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經夜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其二,斷齏③數莖啖④之。留守有子同學,歸告其父,饋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敗矣,留守自訝曰:“大人聞汝清苦,遺以食物,何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蓋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饌,后日豈能復啖此粥乎!”
【注釋】①南都書舍:當時有名的書院。②釜:鍋子。③齏(jì):腌菜或醬菜。④啖:吃。⑤留守:官職名稱。
(1)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2)禮愈至
(3)日煮粥一釜
(4)饋以佳肴
2.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
A.不敢出一言以復(來) 遺以食物(把)
B.每假借于藏書之家(向) 就學于南都書舍(在)
C.俟其欣悅(他,指老師) 其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
D.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的) 輟耕之壟上(去)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1)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2)今遽享盛饌,后日豈能復啖此粥乎!
4、讀甲乙兩文,完成下表。(3分)
5、下列(1)(2)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3分)
(1)甲文的作者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你是否贊同這種從師態度?為什么?
(2)范仲淹不吃同學的父親送給他的好飯好菜。你是否贊同這種行為?為什么?
2、C
3、(1)所以我即使愚笨,終于還是有所收獲。
(2)我現在就享用豐盛的飯菜,那以后的日子怎么能吃得下這樣的粥呢!
4、(1)宋濂 (2)讀書清苦(每日吃粥 日啖二粥)不受饋贈(不食佳肴 不享盛饌) (3)家貧苦讀
5、言之成理即可。
(1)示例:贊同。學生應該虛心學習,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這既是對老師的尊敬,也是自己虛心求教的表現。
不贊同。我們要善于表達自己的疑問或想法,與老師平等的交流、溝通,這樣利于求得真知。
(2)示例:贊同。范仲淹不吃別人饋贈的好粥好菜,是因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同時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獨立人格。
不贊同。留守的饋贈是真心的,不是“嗟來之食”不應該辜負他們的一片好意。
浙江麗水中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題。(16分)【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了,不敢銷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乙】范仲淹家貧,就學于南都書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經夜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其二,斷齏③數莖啖④之。留守有子同學,歸告其父,饋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敗矣,留守自訝曰:“大人聞汝清苦,遺以食物,何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蓋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饌,后日豈能復啖此粥乎!”
【注釋】①南都書舍:當時有名的書院。②釜:鍋子。③齏(jì):腌菜或醬菜。④啖:吃。⑤留守:官職名稱。
浙江麗水中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4分)(1)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2)禮愈至
(3)日煮粥一釜
(4)饋以佳肴
2.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
A.不敢出一言以復(來) 遺以食物(把)
B.每假借于藏書之家(向) 就學于南都書舍(在)
C.俟其欣悅(他,指老師) 其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
D.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的) 輟耕之壟上(去)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1)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2)今遽享盛饌,后日豈能復啖此粥乎!
4、讀甲乙兩文,完成下表。(3分)
選文 | 主要人物(人名) | 主要內容(限8個字) | 共同點 |
甲文 | (1) | 借書抄書,從師求教 | (3) |
乙文 | 范仲淹 | (2) |
(1)甲文的作者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你是否贊同這種從師態度?為什么?
(2)范仲淹不吃同學的父親送給他的好飯好菜。你是否贊同這種行為?為什么?
浙江麗水中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1、(1)擔心 (2)周到或周全 (3)每天 (4)贈送或饋贈2、C
3、(1)所以我即使愚笨,終于還是有所收獲。
(2)我現在就享用豐盛的飯菜,那以后的日子怎么能吃得下這樣的粥呢!
4、(1)宋濂 (2)讀書清苦(每日吃粥 日啖二粥)不受饋贈(不食佳肴 不享盛饌) (3)家貧苦讀
5、言之成理即可。
(1)示例:贊同。學生應該虛心學習,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這既是對老師的尊敬,也是自己虛心求教的表現。
不贊同。我們要善于表達自己的疑問或想法,與老師平等的交流、溝通,這樣利于求得真知。
(2)示例:贊同。范仲淹不吃別人饋贈的好粥好菜,是因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同時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獨立人格。
不贊同。留守的饋贈是真心的,不是“嗟來之食”不應該辜負他們的一片好意。
浙江麗水中考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