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考語文閱讀題及答案
廣州中考語文閱讀原文
為什么諸葛亮會有先見之明呢?是不是因為他懂得天文地理,熟悉陰陽五行,甚至于真的會呼風喚雨,驅使六丁六甲之類的天兵天將,簡直像神仙一樣的呢?當然不是。他之所以會有先見之明,主要還是因為他平素注意調查研究各種情況,熟悉各地山川形勢、道路里程、民情風俗等等,并且有豐富的知識,對于政治、經濟、歷史的背景了如指掌。如果缺乏這些條件,任何先見之明就都不過是吹牛而已。
但是,諸葛亮的先見之明也不宜過分加以夸大。實際上,他并非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事情都有先見之明。誤用馬謖以致失守街亭,這不是缺乏先見之明嗎?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我們評論古人,如果提出這樣的要求,也未免太苛求了吧!說一句公平話,在千變萬化的新事物面前,我們也不必過分強調事前的諸葛亮,寧可多一些事后的諸葛亮,倒也不壞。問題就要看我們對于事后的諸葛亮,究竟應該如何看?常常可以聽見,有些人把事后諸葛亮當做了一種諷刺。如果對于那種光在旁邊說風涼話,臨事毫無主張,事后就哇啦哇啦的人,諷刺是應該的。否則,就是不應該的。因為諸葛亮的先見之明,無不是從無數次事后研究各種經驗教訓中得來的。有許多事情,在它們沒有發生的時候,根本無法預斷它們是什么樣子;只有當它們已經發生了,至少是已經露出了萌芽之后,才有可能對它們進行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做出某些判斷,估計它們的發展前途。
因此,應該承認,在這種意義上,事后的諸葛亮還是有用處的。由事后的諸葛亮到事前的諸葛亮,這是一個正常的必經的認識過程。
只有帶汁的諸葛亮是最要不得的。這個名目見于岳飛的孫子岳珂的《程史》第十五卷《郭倪自比諸葛亮》的一條記載中。據稱“郭棣帥淮東,倪從焉。……議論自負,莫敢近之。一日,持扇題其上曰: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蓋意以孔明自許。……后屢敗,倪自度不復振,對客泣數行。時彭法傳師為法曹,好謔,適在座,謂人曰,此帶汁諸葛亮也。傳者莫不拊掌。”
像郭倪這種帶汁的諸葛亮,簡直令人發笑,也令人作嘔。然而,這也證明,冒充諸葛亮,假裝諸葛亮是嚇不住人的,總會有一天要原形畢露,被天下人所恥笑。
廣州中考語文閱讀題目
1.下列說法,與原文不相符的一項是( )(3分)
A.一般人對諸葛亮有好感,但不是所有的人都熱愛他、崇拜他。
B.在民間流傳的故事中,比較多的是以諸葛亮為譏嘲諷刺的對象。
C.知識豐富、善于調查研究,這是諸葛亮能多謀善斷的條件。
D. “事后諸葛亮”如果善于反思是有可能成為“事前諸葛亮”的。
2.下列的說法,屬于作者觀點的一項是( ) (3分)
A.諸葛亮這個人物在歷史學家、文學家的筆下是有區別的。
B.諸葛亮享有先見之明的美譽,是人們喜歡他而想象出來的。
C.諸葛亮不能作為智慧的化身,因為他誤用馬謖使街亭失守。
D.在千變萬化的新事物面前,“事后諸葛亮”常因多嘴而壞事。
3.下面兩個句子中“諸葛亮”的意思一樣嗎?請解釋。(4 分)
①談起諸葛亮,一般人對他大概都有好感。
②我現在并不打算來談論這些,而只想另外談談三種諸葛亮。
4.文中“帶汁的諸葛亮”有哪些特點?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4 分)
5.有專家認為:“讀書時,如果能從作者的身份、立場、角度考慮作品的觀點,我們會得到更多。”請運用文中的例子,談談你對這句話的認識。(4 分)
廣州中考語文閱讀答案
1、B
2、A
3、兩個“諸葛亮”不一樣:
①指存在于人們設想中,并被人們當作先知先覺、多謀善斷的歷史人物。
②指學習、效仿諸葛亮的后人。
4、(1)過于高傲自負,使旁人難以親近。
(2)自以為是,遇到失敗就消極落淚。
5、我認為作者的身份、立場對于創設作品人物具有極大影響。陳壽是西晉史學家,因此更注重于對史實的真實記錄,在他的《三國志》中,諸葛亮精于政務但謀略一般;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文學作品,為了突出人物形象,表現故事的曲折離奇,他筆下的諸葛亮神機妙算,文韜武略;甚至在京劇“借東風”中,為了舞臺效果,諸葛亮的形象更為夸張,簡直無所不能。因此,在分析文學作品時,如果從作者的身份、立場等背景進行分析,結論能夠更全面客觀。
廣州中考語文閱讀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