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發芽的種子閱讀題與答案解讀
沒有發芽的種子閱讀原文 |
沒有發芽的種子閱讀題目 |
沒有發芽的種子閱讀答案解析 |
閱讀的方法 |
閱讀題的答題技巧 |
沒有發芽的種子閱讀原文:
⑤在我的期盼和澆灌中,喇叭花的幼苗一天天長高了。它的枝蔓那么快就爬滿了陽臺,真令人驚訝!它的花不只開滿了我的花園和陽臺,而且也彌漫浸透了我生命的空間——我一有空就站在花蔓下,一任那落英像春雨一樣灑在我的頭上。鄰居們也都來欣賞參觀我的花兒,而且連連稱贊說:真好看真好看喲。有個朋友還拿起照相機拍了照片,刊登在了當地的報紙上……
⑥一天,女兒突然從抽屜里翻出一個小信封說:這里面是什么,沒用的話我扔了?我一看,說:那是沒種完的喇叭花種子,放下,扔什么。她說:今年已經有新種子了,還要它干什么……盡礙事兒,我扔了。說著順手丟進了垃圾簍。
⑦我的心突然隨著那花種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⑧看著那些被丟棄的花種子,我不斷地質問自己,為什么那么粗心?是我,把那幾粒可憐的種子一生最燦爛的時刻錯過了!是我這個劊子手,把它們永遠永遠地埋沒在抽屜和黑暗里了。此后好多天,一到陽臺上,看見那些開得天真爛漫的小花,我心里總是不由自主地彌漫起一股淡淡的憂傷。我想起了許許多多我幼時的夙愿,也想起了一個個已經被我淡忘了多年的理想……我不知道人世間又有多少個美麗的夢想,就像那幾粒還沒來得及發芽開放的喇叭花種子被永遠地湮沒無聲了呢。
返回目錄
沒有發芽的種子閱讀題目:
1、文章以“沒有發芽的種子”為標題有哪些含義?(4分)
2、第①段側重描述散步時的心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4分)
3、結合語境品味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表達效果。(4分)
⑴我就呆在了那一片開滿鮮花的墻頭前。
⑵我的心突然隨著那花種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4、文章圍繞“喇叭花”(種子)寫了哪幾件事,請簡要概括。(4分)
5、文章最后抒發了作者什么情感?給你怎樣的感悟?(4分)
返回目錄
沒有發芽的種子閱讀答案解析:
1、①沒有種完遺忘在抽屜里的喇叭花種子。(2分)②幼時的夙愿,淡忘了多年的理想。(2分)
(說明:每點2分,第①點只答“沒有種完”或“遺忘”給1分)
2、散步時的心情是松弛和愉快的,一些不起眼的事物都可以觸動自己,引發自己的感慨;(2分)為下面寫喇叭花做了鋪墊。(2分)(說明:只答“鋪墊”,沒有具體說明只給1分)
3、⑴“呆”字是神態描寫,表現了作者對喇叭花的驚訝和癡迷。(2分)
⑵“揪”字是心理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女兒丟棄喇叭花種子的心痛之情。(2分)
4、①我被喇叭花吸引,②回憶兒時見到喇叭花開放時的情景,③撿拾喇叭花種子,④在陽臺上栽種喇叭花,⑤女兒丟棄我遺忘的喇叭花種子。(說明:答出一點給1分,答出四點給滿分)
5、深深地自責(內疚),淡淡的憂傷。(2分)不要忘記自己的理想(夢想)要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夢想)。(2分)
返回目錄
閱讀的方法
第一種是信息式閱讀法。這類閱讀的目的只是為了了解情況。我們閱讀報紙、廣告、說明書等屬于這種閱讀方法。對于大多數這類資料,讀者應該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讀法,眼睛像電子掃描一樣地在文字間快速瀏覽,及時捕捉自己所需的內容,舍棄無關的部分。任何人想及時了解當前形勢或者研究某一段歷史,速讀法是不可少的,然而,是否需要中斷、精讀或停頓下來稍加思考,視所讀的材料而定。
第二種是文學作品閱讀法。文學作品除了內容之外,還有修辭和韻律上的意義。因此閱讀時應該非常緩慢,自己能聽到其中每一個詞的聲音,嘴唇沒動,是因為偷懶。例如讀“壓力”這個詞時,喉部肌肉應同時運動。閱讀詩詞更要注意聽到聲音,即使是一行詩中漏掉了一個音節,照樣也能聽得出來。閱讀散文要注意它的韻律,聆聽詞句前后的聲音,還需要從隱喻或詞與詞之間的組合中獲取自己的感知。文學家的作品,唯有充分運用這種接受語言的能力,才能汲取他們的聰明才智、想象能力和寫作技巧。這種依賴耳聽—一通過眼睛接受文字信號,將它們轉譯成聲音,到達喉嚨,然后加以理解的閱讀方法,最終同我們的臆想能力相關。
第三種是經典著作閱讀法,這種方法用來閱讀哲學、經濟、軍事和古典著作。閱讀這些著作要象讀文學作品一樣的慢,但讀者的眼睛經常離開書本,對書中的一字一句都細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從而理解其中的深奧的哲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經典著作閱讀法閱讀文學作品,往往容易忽略文學作品的特色,以 使讀者自己鉆進所謂文學觀念史的牛角尖中去。
返回目錄
閱讀題的答題技巧
1、做高中語文閱讀題首先找要素。
閱讀敘事性散文,必須掌握記敘的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通過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變性質來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對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對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準。
2、其次做高中語文閱讀題要理順序。
敘事散文以敘述和描寫為基本表達方式,閱讀時,應注意研究記敘的順序(順敘、插敘、倒敘),研究文章怎樣過渡和照應,如何開頭和結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抓線索。
線索是情節發展的脈絡,線索的作用在于聯系事件和場面,貫串情節。一篇文章以什么為線索,是由文章的中心決定的。根據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為線,以事為線;可以以人為線,以情為線;也可以以時間為線,以地點為線。總之,凡能貫串繁多材料,體現材料間內在聯系,有利于中心、事件、活動的,都可以作為文章的線索。把握文章的線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內容、結構以及所表現的中心思想,讀起來整體感更強。
4、品情感。
抒情散文著重表現的生活感受,喜怒哀樂都包含在字里行間。抒情散文常常抒寫的感情歷程,表達心靈之聲,因此,高中語文閱讀時首先要把握住的感情脈搏。即使是敘事散文,由于文中所寫的人物大多是所接觸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休戚相關、患難與共的莫逆之交,因而也常常在人物的描寫、事件的記敘中融注深切而獨特的情感。
5、析哲理。
高中語文閱讀散文的抒情,總是在敘事、詠物的基礎上進行,常說的見物思情就是這個道理。在文中所抒發的情感,往往是對生活的高度認識,即思想的升華。它傳達著的心聲,給人以啟迪,仔細品味,都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尤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閱讀時,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過關鍵詞句(段)去體味所寄寓的道理。在抒情的語文閱讀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隱含在以下諸方面:
①文中的警句
②篇末的結束語;
③神話、傳說、典故的類比
④象征
⑤“物”的形象
散文的閱讀方法其實是很多的,只要適合自己的,就一定是好的。
返回目錄